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永富专利>正文

三轮车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6294 阅读:3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载货或载人的三轮车的车厢,它的厢架和护栏均用角钢焊接而成,车厢的上口边及车门的两竖边均有压条将车厢板固定在厢架上。同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强度高,载物放置平稳,坐人亦觉舒适。(*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载货或载人的三轮自行车。习用的三轮车的车厢均用圆形钢条焊接成厢架及护栏,白铁皮作成的车厢板固定在厢架上,因其车厢板的上口边绕在厢架上口边的钢条上,在使用过程中因震动而易发生松脱现象,且厢架的上口边和护栏用圆形钢条作成而不平整,放东西在护栏上时不稳定,座人在护栏上时不舒服。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强度高且护栏上表面平整的三轮车车厢。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轮车车厢,包括厢架1及固定其上的金属车厢板8,固定于厢架1的上口面两侧且与厢架1的上口面在同一平面的护栏2及车厢后方的厢门3,固定于厢架1的上口面两侧的前后挂耳(4、9)及固定在厢门3两侧的用来与挂耳配合开闭厢门3的挂钩5,上端焊接在护栏2下面而下端焊接在厢架1上的护栏支撑杆7,其特征在于,车厢上口边及厢门的两竖边均用压条6将车厢板8固定在厢架1上,厢架1的上下口边及四角立柱均用角钢焊接而成。本技术由于用压条将车厢板的各口边固定在厢架上,大大提高了其强度,解决了车厢板松脱的问题,同时用角钢焊接而成的厢架及护栏使厢架的上口边和护栏的上表面均由角钢的一边构成一个平面,放东西稳定性好,座人亦觉舒适,完全能达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还可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说明书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本技术不限于此实施例。在这个实施例中,附图说明图1是它的厢门关闭时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A-A视图,图3是图1的B-B视图,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厢门关闭时从车门方向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左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厢架1及固定其上的白铁皮车厢板8,固定于厢架1的上口面两侧且与厢架1的上口面在同一平面的护栏2及车厢后方的厢门3,前后挂耳4、9及固定在厢门3两侧的用来与挂耳配合开关厢门3的两个挂钩5,厢门3关闭时挂钩5挂在前挂耳4上,厢门3打开时挂钩5可挂于后挂耳9上而使厢门3与车厢底面在同一平面上,护栏支撑杆7的上端焊接于护栏2下面而下端焊接于厢架1上,车厢上口边及厢门3的两竖边均用压条6将白铁皮车厢板8固定在厢架1上,厢架1的上口边及护栏2的边框用25角钢焊接而成,厢架1的下口边用30角钢焊接而成,厢架四角的立柱可选用25角钢,亦可选用30角钢。底面的白铁皮车厢板8与厢架1之间可有木板作成的支承板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轮车车厢,包括厢架(1)及固定其上的金属车厢板(8),固定于厢架(1)的上口面两侧上的前后挂耳(4、9)及固定在厢门(3)两侧上的用来与挂耳配合开闭厢门(3)的挂钩(5),固定在厢架(1)上口面两侧且与厢架(1)的上口面在同一平面的护栏(2)及车厢后方的厢门(3),上端焊接在护栏(2)下面而下端焊接在厢架(1)上的护栏支撑杆(7),其特征在于,车厢上口边及厢门(3)的两竖边均用压条(6)将车厢板(8)固定在厢架(1)上;所述厢架(1)的上下口边及四角立柱均用角钢焊接而成;所述护栏(2)的边框亦为角钢焊接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轮车车厢,包括厢架(1)及固定其上的金属车厢板(8),固定于厢架(1)的上口面两侧上的前后挂耳(4、9)及固定在厢门(3)两侧上的用来与挂耳配合开闭厢门(3)的挂钩(5),固定在厢架(1)上口面两侧且与厢架(1)的上口面在同一平面的护栏(2)及车厢后方的厢门(3),上端焊接在护栏(2)下面而下端焊接在厢架(1)上的护栏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永富
申请(专利权)人:邓永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