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小板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6251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2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小板收集装置,所述血小板收集装置包括三通导管、常温血小板袋和白膜袋,所述三通导管的两个出口端分别与常温血小板袋的输血小板口和白膜袋的输血小板口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血小板收集装置解决了血站使用普通塑料血袋制备的血小板不能长期保存的问题,当普通塑料血袋需要制备血小板时,通过将白膜层转移到白膜袋内再分离得到血小板保存到常温血小板袋中,这就不存在浪费血源和耗材的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生产成本较低且血站使用方便灵活,能够实现长时间保存血小板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能够长时间保存手工血小板的血小板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血小板临床运用的增加,手工制备血小板也发展迅猛。手工制备血小板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耗材中,一是普通塑料血袋,但是通过普通塑料血袋制备出来的血小板的保存时间很短(不超过24小时),这就导致血小板制备和血小板制品检验的整个过程受到时间的极大限制,特别是会给血液制备部门的人员带来很大的时间压力;二是带有能够常温保存血小板的常温血小板袋的塑料血袋,这样制备出来的血小板可以转移到常温血小板袋内保存,保存时间可达5?7天,这种带常温血小板袋的塑料血袋大大延长了血小板的保存时限,给临床使用带来了大大的便利,但是由于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利用无偿献血的血液来收集血小板,因此血液可能存在个体差异而导致无法制备血小板,也即会存在使用带常温血小板袋的塑料血袋采血后却无法制备血小板的情况,由于这种带常温血小板袋的塑料血袋的成本较高,如果采集了血液却又无法制备血小板,就造成了很大的成本和材料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存在浪费血源和耗材的问题,并且能够灵活使用和长时间保存血小板的血小板收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血小板收集装置,所述血小板收集装置包括三通导管、常温血小板袋和白膜袋,所述三通导管的两个出口端分别与常温血小板袋的输血小板口和白膜袋的输血小板口密封连接。根据本技术的血小板收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三通导管包括第一导管、Y型三通、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第一导管的出口端与Y型三通的输入口连接,Y型三通的两个输出口分别与第二导管的入口端和第三导管的入口端连接。根据本技术的血小板收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常温血小板袋和白膜袋还分别包括至少一个输血口。根据本技术的血小板收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输血口上设置有输血口密封件。根据本技术的血小板收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血小板收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上的止流夹。根据本技术的血小板收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三通导管的入口端与富含血小板的白膜层源无菌接驳。根据本技术的血小板收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血小板收集装置是无菌且整体密封的。根据本技术的血小板收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常温血小板袋的容量为400ml,所述白膜袋的容量为100ml。本技术的血小板收集装置解决了血站使用普通塑料血袋制备的血小板不能长期保存的问题,当普通塑料血袋需要制备血小板时,通过将白膜层转移到白膜袋内再分离得到血小板保存到常温血小板袋中,这就不存在浪费血源和耗材的问题;并且,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生产成本较低且血站使用方便灵活,能够实现长时间保存血小板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血小板收集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三通导管、11-第一导管、12-Y型三通、13-第二导管、14-第三导管、20-常温血小板袋、21-常温血小板袋的输血小板口、22-常温血小板袋的输血口、30-白膜袋、31-白膜袋的输血小板口、32-白膜袋的输血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血小板收集装置。图1是本技术的血小板收集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血小板收集装置包括三通导管10、常温血小板袋20和白膜袋30,其中,三通导管10的两个出口端分别与常温血小板袋的输血小板口 21和白膜袋的输血小板口 31密封连接。具体地,三通导管10的入口端与富含血小板的白膜层源无菌接驳,以将白膜层引入本技术的血小板收集装置中进行血小板的分离和保存。其中,人体血液经过抗凝处理后称为全血,而全血离心后主要分为三层,自上而下依次为血浆层、白膜层和红细胞层,白膜层主要包括富含血小板区、富含淋巴细胞区、富含单核细胞区和富含粒细胞区,由于这些有形细胞比重接近,因此均聚集在白膜层。临床上通常是对分离得到的白膜层进行血小板的分离和收集处理。常温血小板袋20是能够常温保存血小板的盛装袋,白膜袋30是用于保存白膜层的盛装袋,这两个组件均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结构、材质和方法制成,本技术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制。例如,可以用高频焊接或热结合的方式制得常温血小板袋20和白膜袋30 ;此外,为了方便使用和输出血小板,常温血小板袋20和白膜袋30还分别包括至少一个输血口,输血口上还可以设置有输血口密封件。如图1所示,常温血小板袋20包括两个常温血小板袋的输血口 21,白膜袋30包括一个白膜袋的输血口 31,但本技术不限于此。根据本技术,三通导管10可以是一体形成的整体结构,也可以是拼装而成的分体结构。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三通导管10包括第一导管11、Y型三通12、第二导管13和第三导管14,其中,第一导管11的出口端与Y型三通12的输入口连接,Y型三通12的两个输出口分别与第二导管13的入口端和第三导管14的入口端连接,由此拼接成三通导管10。为了便于控制和操作,本技术的血小板收集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血小板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小板收集装置包括三通导管、常温血小板袋和白膜袋,所述三通导管的两个出口端分别与常温血小板袋的输血小板口和白膜袋的输血小板口密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勤刘太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