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玉龙专利>正文

带气筒的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6165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气筒的自行车,它借助普通自行车的车身之后斜管(位于车座下面)作为一个充气气筒,而在车座内设置一个可使其向后翻转的旋动机构。打气时,只要将自行车支好,使车座向后翻转,露出打气的手柄,即可手动充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自行车和气筒连成一体,使用方便,结构紧凑,不仅可为本车打气,亦可为其他车辆等充气。此外,已出厂的自行车也可方便地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原理进行改装。(*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无轨陆用车辆,特别涉及自行车辆。自行车轮胎需经常充气,一般可使用气筒进行人工充气,或用压缩空气自动充入,后者方便,省力。但人们在外出途中,特别是夜晚,有时因车胎没气,附近又找不到气筒或打气的场所而深感不便。即使自己备有气筒,随身携带也并不方便。市场上也曾出现过装备气筒的自行车,但有损于车子外观,很快被淘汰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气筒的自行车,它不必利用外界设备或装置进行充气,而由人工依靠车辆自身来完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将普通自行车的车身之后斜管(即位于车座下面的后斜管)改装成一个充气气筒,它包括一个能在管内上下移动的可调长度的压缩杆,位于所述斜管底部的密封装置,以及侧向出气咀等。其中所述压缩杆的上、下二端分别装有手柄和皮碗。同时,在车座的弹簧下端安装一个可使车座改变位置的旋动机构。使用时只要将自行车支好,然后移开车座,露出打气的手柄,即可手动充气。本技术系将自行车和气筒连成一体,使用方便,结构紧凑。由于气筒内径较小,且行程适中,所以打气省力,手感轻松,不但可以为本车充气,也可为别的车辆或其他需充气的物体打气。此外,已出厂的自行车亦可方便地按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气筒的自行车,它包括车身,与车身相连接的前、后轮,位于车身后上方,并与之连结的车座,以及车身前部的手把等,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之后斜管构成的个充气气筒,它包括一个能在管内上下移动的压缩杆,分别与压缩杆上、下二端相连接的手柄2和皮碗23,位于所述斜管下端的密封装置,以及侧向出气咀18;所说的车座内有一个旋动机构,它包括与车座弹簧15和车座上、下支架12,13活动连接的二根短轴10,以及与所述短轴相连的支架联杆1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带气筒的自行车,它包括车身,与车身相连接的前、后轮,位于车身后上方,并与之连结的车座,以及车身前部的手把等,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之后斜管构成的个充气气筒,它包括一个能在管内上下移动的压缩杆,分别与压缩杆上、下二端相连接的手柄2和皮碗23,位于所述斜管下端的密封装置,以及侧向出气咀18;所说的车座内有一个旋动机构,它包括与车座弹簧15和车座上、下支架12,13活动连接的二根短轴10,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常玉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