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宗威专利>正文

传统住宅楼用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52969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9 2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统住宅楼用电梯,包括电机以及卷扬机,还包括第一导向轨道、第一滚轮、缆绳、承载组件、第二导向轨道以及两个第二滚轮;所述第一导向轨道和第二导向轨道均沿平行于扶手墙的斜度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缆绳绕设在卷扬机上并与承载组件固定连接,以牵引所述承载组件上升或下降;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分别固定在所述承载组件上,其中,所述第一滚轮沿所述第一导向轨道可往复滚动,所述第二滚轮彼此间隔设置,并沿所述第二导向轨道可往复滚动。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原有的楼梯安装第一和第二导向轨道,通过第一和第二滚轮实现承载组件稳定的上行和下行,无需对原有的楼梯拆除改建;该种结构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传统住宅楼用电梯
技术介绍
在改革开放以来,建造了无数的传统住宅楼。传统住宅楼通常为6?7层,甚至较高的住宅楼可高达8层或9层。然而,这些住宅楼通常没有电梯,使得居住在高层的人们,尤其是老弱病残者上下楼梯十分不便。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对传统住宅楼进行拆除和改建;然而,拆除和改建往往会引起用户之间的矛盾,且改建的困难很大,需要很高的成本,不符合实际。此外,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一种分段式电梯,然而该种电梯每层楼均需要两套电机,其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传统住宅楼用电梯,该种电梯无需拆除改建,并不会影响楼梯的原有结构,成本较低,且方便高楼层的人们上下楼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传统住宅楼用电梯,包括电机以及卷扬机,还包括第一导向轨道、第一滚轮、缆绳、承载组件、第二导向轨道以及两个第二滚轮;所述第一导向轨道和第二导向轨道均沿平行于扶手墙的斜度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缆绳绕设在卷扬机上并与承载组件固定连接,以牵引所述承载组件上升或下降;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分别固定在所述承载组件上,其中,所述第一滚轮沿所述第一导向轨道可往复滚动,两个所述第二滚轮沿平行于所述第二导向轨道的方向彼此间隔设置,并沿所述第二导向轨道可往复滚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扶手墙顶部设有滚轮固定件;所述第一滚轮可滚动地设置在所述滚轮固定件上,且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一导向轨道配合以使所述第一滚轮沿所述第一导向轨道可滚动。优选地,所述滚轮固定件由扁钢经过三次折弯形成;其中,所述滚轮固定件上靠近所述扶手墙外侧的一侧的折弯口安装和钩挂有所述第一滚轮;所述滚轮固定件的另一侧与所述承载组件固定连接。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支架和承载板;其中,所述承载支架与所述滚轮固定件固定连接,且所述承载板与所述承载支架铰接,以使所述承载板可放下成水平或收起;所述承载支架上还设有扶手。优选地,每一所述第二滚轮均对应设有滚轮支架;每一所述滚轮支架均安装在所述承载支架和所述扶手墙内侧之间,且每一所述第二滚轮通过滚轮轴可滚动地安装于所述滚轮支架上。优选地,所述第二滚轮为胶轮,且所述第二导向轨道为胶轮滚动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扶手墙上安装有U形的轨道固定架,所述轨道固定架的开口倒扣在所述扶手墙上;所述第一导向轨道固定在所述轨道固定架的顶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轨道固定架顶端还固定有缆绳安装组件;其中,所述缆绳安装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轨道固定架顶部的轮盘固定板,以及安装在所述轮盘固定板上的轮盘;所述缆绳绕设在所述轮盘上。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统住宅楼用电梯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电机工作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串联的空气开关和熔断器,还包括上行控制开关、下行控制开关以及停止控制开关;其中,所述上行控制开关和第一交流接触器并联,且所述上行控制开关和所述第一交流接触器均与第二常闭触点串联;所述下行控制开关和第二交流接触器并联,且所述下行控制开关和所述第二交流接触器均与第一常闭触点串联。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统住宅楼用电梯还包括安全锁紧机构,所述安全锁紧机构与所述停止控制开关串联。实施本技术的传统住宅楼用电梯,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原有的楼梯安装第一导向轨道和第二导向轨道,通过分别在对应的第一导向轨道和第二导向轨道上可滚动的第一滚轮和两个第二滚轮来构成三点结构,以实现承载组件稳定的上行和下行,而无需对原有的楼梯进行拆除改建;此外,该种结构所需电机功率小,成本较低。【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传统住宅楼用电梯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传统住宅楼用电梯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控制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传统住宅楼用电梯。如图1所示,该传统住宅楼用电梯100包括电机(未不出)、卷扬机(未不出)、第一导向轨道120、第一滚轮160、缆绳140、承载组件170、第二导向轨道180以及两个第二滚轮190。第一导向轨道120和第二导向轨道180均沿平行于扶手墙200的斜度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且间隔设置。缆绳140绕设在卷扬机上,其从楼层的最高层一直延伸至最底层,进而反向回到卷扬机。该缆绳140还与承载组件170固定连接,以牵引承载组件170上升或下降。第一滚轮160和第二滚轮190分别固定在承载组件170上;其中,第一滚轮160沿第一导向轨道120可往复滚动;两个第二滚轮190沿平行于第二导向轨道180的方向彼此间隔设置,并沿第二导向轨道180可往复滚动。因此,第一滚轮160和两个第二滚轮190之间构成三点结构,牵引承载组件170平稳地升降。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仅包含有一套电机。该电机和卷扬机分别安装在楼层的最高层上。其中,电机用于为卷扬机提供动力,通过该电机的正转或反转控制卷扬机正转或反转,从而使绕设在卷扬机上的缆绳140收拢或释放,进而牵引承载组件170上升或下降。在本实施例中,该电梯还包括减速器,该减速器分别与电机和卷扬机传动连接。其中,该电机、减速器以及卷扬机的型号可根据所要承载的重力来选择。具体参见图2-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在扶手墙200上安装有U形的轨道固定架110。该U形轨道固定架110的开口倒扣在扶手墙200上,且轨道固定架110相对的两侧通过固定件,例如螺栓或轴栓锁紧在扶手墙200上。该轨道固定架110优选为金属夹板,并优选为铁或不锈钢夹板。在本实施例中,该轨道固定架110的形状和尺寸主要根据扶手墙200的形状和尺寸来设计,例如该轨道固定架110可以为平板状。本技术在此对该轨道固定架110的形状和尺寸并不做具体限定。第一导向轨道120沿平行于扶手墙200的斜度方向延伸,并固定于该扶手墙200上。具体地,该第一导向轨道120沿着扶手墙200从楼层的最高层一直延伸到最低层,且第一导向轨道120固定在U形轨道固定架110的顶端,从而固定在扶手墙200上。该第一导向轨道120优选为金属导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轨道120下端通过支撑杆(未标号)焊接在轨道固定架110的顶部上。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导向轨道120具有三个支撑杆(未示出),以通过三个支撑杆将第一导向轨道120更稳定地支撑在扶手墙200上。在轨道固定架110顶端还进一步固定有缆绳安装组件130。其中,该缆绳安装组件130包括固定在轨道固定架110顶部的轮盘固定板131以及安装在该轮盘固定板131上的轮盘132。其中,该轮盘固定板131优选为角钢,其一侧与第一导向轨道120下端的支撑杆之间彼此焊接固定。而轮盘132例如通过螺栓轴栓固定在轮盘固定板131上,以供缆绳140绕设。缆绳140绕设在卷扬机上,并从楼层的最高层一直延伸至最底层,进而反向回到卷扬机。该缆绳140还与承载组件1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统住宅楼用电梯,包括电机以及卷扬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向轨道、第一滚轮、缆绳、承载组件、第二导向轨道以及两个第二滚轮;所述第一导向轨道和第二导向轨道均沿平行于扶手墙的斜度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缆绳绕设在卷扬机上并与承载组件固定连接,以牵引所述承载组件上升或下降;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分别固定在所述承载组件上,其中,所述第一滚轮沿所述第一导向轨道可往复滚动,两个所述第二滚轮沿平行于所述第二导向轨道的方向彼此间隔设置,并沿所述第二导向轨道可往复滚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威
申请(专利权)人:李宗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