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叶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50717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7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固定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固定百叶片的百叶框,通过镜像设置的上百叶框与下端百叶框实现百叶与玻璃幕墙的无缝固定,百叶框包括互相连接的大L形框和小L形框,即小L形框的竖框临近末端与大L形框的竖框末端连接,该百叶框结构简单,连接可靠,不会因型材截面变形产生裂变,也无需增加垫块,大大减少铝型材的使用量,节约安装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固定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固定百叶片的百叶框
技术介绍
传统的玻璃幕墙百叶框采用工字钢,即通过工字钢将百叶与玻璃幕墙端的横竖龙骨固定于一体。而实际工程中发现,采用工字钢与横竖龙骨连接时,如果不添加垫块,工字钢很容易因型材截面的变化而产生裂缝,导致连接结构不牢靠。为确保百叶框不产生裂缝,通常需要在百叶框与龙骨接触处垫设铝方管,浪费大量的铝型材,且施工工艺复杂,亦影响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百叶框,可实现玻璃幕墙百叶的稳固连接,提高了百叶的安装效率,节约施工工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百叶框,包括上端百叶框和下端百叶框,上端百叶框与下端百叶框镜像设置,其特征在于:该百叶框包括互相连接的大L形框和小L形框,且大L形框位于小L形框的内侧,大L形框顺时针旋转90°放置,即大L形框的底框竖直向下,大L形框的底框安装于百叶的靠室内一侧;大L形框的竖框水平放置,且大L形框的竖框安装于百叶的上部;小L形框顺时针旋转108°放置,即小L形框的底框水平放置,底框朝向室内一侧,底框上端设置有胶缝,内部填充有连接玻璃幕墙的耐候密封胶;小L形框的竖框竖直放置,小L形框的竖框安装于百叶靠室外一侧,并与百叶靠室外一侧的外边缘接触连接,小L形框的竖框临近末端与大L形框的竖框末端连接。优选的是,所述大L形框的底框与竖框的长度比例为67:25,小L形框的底框与竖框的长度比例为3:2,且大L形框的底框与小L形的底框的长度比例为67:30,大L形框的竖框的长度与百叶的宽度一致。优选的是,所述下端百叶框的小L形框的竖框靠室外一侧设有将存留于百叶中的水滴排出至室外的导流孔。优选的是,所述大L形框的竖框通过铝合金角码与百叶上部固定。优选的是,所述大L形框的底框通过铝合金角码与百叶靠室内一侧固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镜像设置的上百叶框与下端百叶框实现百叶与玻璃幕墙的无缝固定,百叶框包括互相连接的大L形框和小L形框,即小L形框的竖框临近末端与大L形框的竖框末端连接,,该百叶框结构简单,连接可靠,不会因型材截面变形产生裂变,也无需增加垫块,大大减少铝型材的使用量,节约安装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百叶框结构示意图;图2为百叶框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百叶框安装侧视图。其中,I大L形框;2小L形框;3百叶;4铝合金角码;5耐候密封胶;6玻璃幕墙;7导流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3,一种百叶框,安装于百叶的上下两端,用于实现玻璃幕墙百叶与横竖龙骨的可靠连接,该百叶框的具体结构为,以上端百叶框为例:包括互相连接的大L形框I和小L形框2,且大L形框I位于小L形框2的内侧。其中大L形框I顺时针旋转90°放置,即大L形框I的底框竖直向下,且底框靠近室内一侧,大L形框I的竖框水平放置,大L形框I的竖框的长度与百叶3的宽度一致;小L形框2顺时针旋转108°放置,即小L形框2的底框水平放置,且底框朝向室内一侧,小L形框2的竖框竖直放置,且小L形框2的竖框临近末端与大L形框I的竖框末端连接。其中,大L形框I的竖框安装于百叶3的上部,且通过铝合金角码4将两者固定。大L形框I的底框安装于百叶3的靠室内一侧,并通过铝合金角码4将两者固定。小L形框2的竖框安装于百叶3靠室外一侧,并与百叶3靠室外一侧的外边缘接触连接。小L形框2的底框上端设置有胶缝,并通过内部填充的耐候密封胶5实现底框与玻璃幕墙6的连接固定。大L形框I的底框与竖框的长度比例为67:25,小L形框2的底框与竖框的长度比例为3:2,且大L形框I的底框与小L形框2的底框的长度比例为67:30。下端百叶框与上端百叶框的结构镜像设置,两者的结构组成基本相同,区别之处在于:下端百叶框的小L形框的竖框靠室外一侧设有导流孔7,用以将存留于百叶3中的水滴及时排出至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增强百叶框的排水能力,导流孔7可设置为多个,且导流孔7的形状可为任意形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附图只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结构组成并不一定是实施本技术所必须的。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百叶框,包括上端百叶框和下端百叶框,上端百叶框与下端百叶框镜像设置,其特征在于:该百叶框包括互相连接的大L形框和小L形框,且大L形框位于小L形框的内侦牝大L形框顺时针旋转90°放置,即大L形框的底框竖直向下,大L形框的底框安装于百叶的靠室内一侧;大L形框的竖框水平放置,且大L形框的竖框安装于百叶的上部;小L形框顺时针旋转108°放置,即小L形框的底框水平放置,底框朝向室内一侧,底框上端设置有胶缝,内部填充有连接玻璃幕墙的耐候密封胶;小L形框的竖框竖直放置,小L形框的竖框安装于百叶靠室外一侧,并与百叶靠室外一侧的外边缘接触连接,小L形框的竖框临近末端与大L形框的竖框末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大L形框的底框与竖框的长度比例为67:25,小L形框的底框与竖框的长度比例为3:2,且大L形框的底框与小L形框的底框的长度比例为67:30,大L形框的竖框的长度与百叶的宽度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百叶框的小L形框的竖框靠室外一侧设有将存留于百叶中的水滴排出至室外的导流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大L形框的竖框通过铝合金角码与百叶上部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大L形框的底框通过铝合金角码与百叶靠室内一侧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固定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固定百叶片的百叶框,通过镜像设置的上百叶框与下端百叶框实现百叶与玻璃幕墙的无缝固定,百叶框包括互相连接的大L形框和小L形框,即小L形框的竖框临近末端与大L形框的竖框末端连接,该百叶框结构简单,连接可靠,不会因型材截面变形产生裂变,也无需增加垫块,大大减少铝型材的使用量,节约安装成本。【IPC分类】E06B1-58, E06B1-02, E04B2-88, E06B7-14【公开号】CN204531867【申请号】CN201520195973【专利技术人】贾杨, 姜燕妮, 李辉, 杨苏春, 李兆龙 【申请人】青岛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5日【申请日】2015年4月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百叶框,包括上端百叶框和下端百叶框,上端百叶框与下端百叶框镜像设置,其特征在于:该百叶框包括互相连接的大L形框和小L形框,且大L形框位于小L形框的内侧,大L形框顺时针旋转90°放置,即大L形框的底框竖直向下,大L形框的底框安装于百叶的靠室内一侧;大L形框的竖框水平放置,且大L形框的竖框安装于百叶的上部;小L形框顺时针旋转108°放置,即小L形框的底框水平放置,底框朝向室内一侧,底框上端设置有胶缝,内部填充有连接玻璃幕墙的耐候密封胶;小L形框的竖框竖直放置,小L形框的竖框安装于百叶靠室外一侧,并与百叶靠室外一侧的外边缘接触连接,小L形框的竖框临近末端与大L形框的竖框末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杨姜燕妮李辉杨苏春李兆龙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