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材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4511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7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线材检测设备,线材具有外周缘,线材检测设备包括:一线材输送装置以及至少二照明摄影装置。线材输送装置在输送线材移动;各照明摄影装置环绕线材的外周缘配设,每一照明摄影装置包含彼此相对的光源和摄影机,各光源分别对线材的外周缘的相异位置照明而形成多个照明区域,各摄影机则跟随各光源而分别对各照明区域摄影。借此,能避免以肉眼直接检视线材,具有不伤眼睛、准确性高以及检测速度快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线材的检测,特别涉及用以检测外表是否有破损的一种线材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关于线材外表的检测,现有的做法都是以肉眼仔细检视线材的外表是否存在例如孔或洞等的破损。然而,这种以肉眼检视线材外表是否存在破损的做法,常会因为检视员一时漏看,或因为眼睛疲劳等因素,导致有检视不全的情形,相对造成质量无法提升的问题。遑论为了清楚看到线材的外表,都会加强照明,导致检视员必须在高亮度的刺眼环境里不断以肉眼检视,从而对眼睛形成伤害,早为人所垢病已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材检测设备,能避免以肉眼直接检视线材,具有不伤眼睛、准确性高以及检测速度快等功效。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线材检测设备,线材具有外周缘,该线材检测设备包括:一线材输送装置,输送所述线材移动;以及至少二照明摄影装置,环绕所述线材的外周缘配设,每一该照明摄影装置包含彼此相对的一光源和一摄影机,各该光源分别对所述线材的外周缘的相异位置照明而形成至少二照明区域,各该摄影机分别和各该光源一起连动,各该摄影机并分别对各该照明区域摄影(即各该摄影机跟随各该光源而分别对各该照明区域摄影)。其中,每一该照明摄影装置的该光源开设有一穿孔,该摄影机具有对应于该穿孔位置的一镜头,各该摄影机的该镜头对应各该穿孔位置分别对各该照明区域摄影(即各该摄影机的该镜头通过各该穿孔而分别对各该照明区域摄影)。其中,每一该照明摄影装置的该光源和该摄影机彼此形成一直线。其中,每一该照明摄影装置还包含一载体,该光源和该摄影机则皆设置于该载体。其中,该光源为一环形光源。其中,还包括一环形框架,该环形框架对应所述线材的外周缘环绕,至少二该照明摄影装置则设置于该环形框架的相异位置。其中,其中的照明摄影装置为三个。其中,该线材输送装置包含一送线器和一收线器,所述线材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该送线器与该收线器之间。其中,还包括一分析处理装置,至少二该照明摄影装置电性连接于该分析处理装置而传输所摄影的影像,该分析处理装置则分析并处理所传输过来的影像。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功效:能避免以肉眼直接检视线材是否存在破损,具有不伤眼睛、准确性高以及检测速度快等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照明摄影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依据图1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包含线材输送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附图标记:1:环形框架11:中空部2:照明摄影装置21:载体211:立部22:光源221:穿孔23:摄影机231:镜头3:线材输送装置31:送线器32:收线器4:分析处理装置41:显示器42:分析处理器W:线材Wl:外周缘【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和
技术实现思路
,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线材检测设备,如图1所示,主要为利用机器检测线材W的外周缘Wl是否存在例如孔或洞等的破损,从而避免再以肉眼进行检视。如图1、图2、图3和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如图5所示则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本技术线材检测设备包括:至少二照明摄影装置2以及一线材输送装置3 (见图4),于本实施例中则以还包括一环形框架I为例进行说明,且照明摄影装置2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其中,所述线材W具有360度环绕的外周缘W1,因此须利用多个照明摄影装置2分别对外周缘Wl的不同部分进行照明并摄影。线材输送装置3为用以输送线材W在一方向上移动。线材输送装置3有多种型式,于本实施例中则以包含有一送线器31和一收线器32为例进行说明,线材W的两端则分别连接于送线器31与收线器32之间。其中,线材W原卷绕于送线器31,利用送线器31的送线动作或\及收线器32的收线动作,以将线材W —步一步卷收于收线器32。环形框架I具有一中空部11且立设于送线器31与收线器32之间,线材W则穿过环形框架I的中空部11,以使环形框架I能对应线材W的外周缘Wl环绕。各照明摄影装置2环绕配设于线材W的外周缘Wl,且各照明摄影装置2皆与线材W相距一段距离。各照明摄影装置2的配设方式有多种,于本实施例中,则以将各照明摄影装置2配设于环形框架I为例进行说明,如图所示,二照明摄影装置2分别配设于环形框架I的左、右相对位置。每一照明摄影装置2包含彼此相对的一光源22和一摄影机23,于本实施例中则以还包含一载体21为例进行说明。光源22为开设有一穿孔221的环形光源,摄影机23则具有对应于穿孔221位置的一镜头231。光源22和摄影机23皆设置于载体21,载体21立设有二立部211,光源22则固定于二立部211,使摄影机23的镜头231能与光源22的穿孔221形成一直线,如此以使镜头231能通过穿孔221而对线材W进行准确性的摄影。各光源22分别对线材W的外周缘Wl的不同位置照明而形成二照明区域(图中未示),各摄影机23则跟随各光源22而分别对各照明区域摄影,换言之,每一照明摄影装置2都能够照明在什么位置就对什么位置摄影。设若光源22的照明角度为150度,如此一来,分别配设于线材W左、右相对侧的二光源22,将会一起涵盖到线材W的外周缘Wl的360度中的300度,因此,照明及摄影的涵盖范围较为基本(还未完整涵盖到全部的360度),但已足供使用。具体而言,本第一实施例还包括一分析处理装置4,分析处理装置4包含一分析处理器42,于本实施例中则以还包含电性连接于分析处理器42的一显示器41为例进行说明。前述各照明摄影装置2电性连接于分析处理装置4,以将照明摄影装置2所摄影的影像传输给分析处理器42,分析处理器42除将影像显示于显示器41,还能分析并处理所传输过来的影像,使分析处理器42能据以分析并判断影像中的线材W是否存在例如孔或洞等的破损,如此以能完全取代以肉眼检视的现有做法。如图5所示的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本第二实施例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差异仅在第二实施例的照明摄影装置2数量较第一实施例为多。本第二实施例的照明摄影装置2的数量以三个为例进行说明,但不以此为限。各照明摄影装置2分别配设于环形框架I上,配设方式则例如分别配设于环形框架I的左侧、右侧和上侧,并再调整左、右两侧的照明摄影装置2对应于线材W的角度(见图5),就能实现完整涵盖到线材W的外周缘Wl全部的360度。综上所述,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功效:能避免以肉眼直接检视线材W是否存在破损,具有不伤眼睛、准确性高以及检测速度快等功效。此外,本技术还具有其它功效:借由环形框架I环绕于线材W,以使架设于环形框架I上的各照明摄影装置2,都能以线材W为中心而环绕,从而利于对线材W的外周缘Wl同时摄影。借由光源22为环形光源,且摄影机23的镜头231通过光源22的穿孔221进行摄影,以达到准确性摄影的效果,也就是:每一照明摄影装置2都能够照明在什么位置就对什么位置摄影。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材检测设备,线材具有外周缘,其特征在于,该线材检测设备包括:输送所述线材移动的一线材输送装置;以及至少二照明摄影装置,环绕所述线材的外周缘配设,每一该照明摄影装置包含彼此相对的一光源和一摄影机,各该光源分别对所述线材的外周缘的相异位置照明而形成至少二照明区域,各该摄影机分别和各该光源一起连动,各该摄影机并分别对各该照明区域摄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至宏盧彦利
申请(专利权)人:万旭电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