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欧阳红梅专利>正文

稻田捕虫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22337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3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稻田捕虫机器人,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用于防治水稻主要害虫的稻田捕虫的机器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浮体(1)、设置在所述浮体(1)上的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电源(2)、若干个马达(3)及风扇(4),所述稻田捕虫机器人还包括与所述马达(3)传动连接的扫虫刷(5),所述风扇(4)设置在所述扫虫刷(5)的侧方,所述风扇(4)的后方还设置有收虫网(6),捕虫时,所述扫虫刷(5)发生转动,所述风扇(4)将惊飞的害虫收集到所述收虫网(6)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作物捕虫设备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稻田捕虫的机器人。
技术介绍
稻飞虱种类很多,但造成严重灾害的主要是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早、中、晚稻都能受其危害。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繁殖迅速,造成严重影响,危害水稻损失一般为10-20%,严重危害损失40-60%,甚至绝收,是当前水稻主要毁灭性害虫。在防治方面,目前还是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栽培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方法,其中最为常用的就是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又叫农药防治,是用化学药剂的毒性来防治病虫害。农药具有高效、速效、使用方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但使用不当可对植物产生药害,引起人畜中毒,杀伤有益微生物,导致病原物产生抗药性,农药的高残留还可造成环境污染。而物理防治是利用简单工具和各种物理因素,如光、热、电、温度、湿度和放射能、声波等防治病虫害的措施,包括最原始、最简单的徒手捕杀或清除。物理防治较化学防治具有不会污染环境的优点,但有效率低的不足。因此,在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如何提高物理防治的效率是目前急需研宄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使用效果好、用于防治水稻主要害虫的稻田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稻田捕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稻田捕虫机器人包括浮体(1)、设置在所述浮体(1)上的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电源(2)、若干个马达(3)及风扇(4),所述稻田捕虫机器人还包括与所述马达(3)传动连接的扫虫刷(5),所述风扇(4)设置在所述扫虫刷(5)的侧方,所述风扇(4)的后方还设置有收虫网(6),捕虫时,所述扫虫刷(5)发生转动,所述风扇(4)将惊飞的害虫收集到所述收虫网(6)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红梅陈振龙张辉清廖慕轩黄志革
申请(专利权)人:欧阳红梅陈振龙张辉清廖慕轩黄志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