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1619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2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加热仓,所述加热仓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加热仓设置有加热部,所述加热部中间设置有总通水管,所述通水管周边分布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周边分布设置有甲通水管和乙通水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现有技术中损耗的热能回收利用,使这部分热能使用在加热功能上,极大地提升加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电加热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能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水加热设备层出不穷。旨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带来高效的使用需求。近年来,市面上的水加热电器设备渗透各个领域,例如:电热水器,电热水龙头,即热是电热水器,热泵等设备。常用的电加热体包含压缩机加热、镍合金加热管、陶瓷加热管、钛加热管、铜发热管等等。这些常用的加热体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热效率偏低,导致加热体变大,产品整体尺寸变大;或者会导致加热体结构复杂,进而整体结构复杂。这样会带来制造成本及安全性防护成本提升,最后产品售价偏高或产品安全性能偏低。水流在加热设备中加热的时候,因为设计及材料方面的原因,会有部分的热能损耗,常见的做法是用隔热材料封闭加热体,来减少热能的损耗。这样除了增加大量的成本及制造难度,并不能很好的控制热能的损耗。因此现在市场上需要一种设备,能够减少热能的损耗,将热能尽可能地利用到加热的功能上,使其加热效率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热能回收装置,能够将现有技术中损耗的热能回收利用,使这部分热能使用在加热功能上,极大地提升加热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加热仓,所述加热仓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加热仓设置有加热部,所述加热部中间设置有总通水管,所述通水管周边分布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周边分布设置有甲通水管和乙通水管。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甲通水管的底端与所述进水管相连,所述甲通水管的顶端和所述乙通水管的顶端相连,所述乙通水管的底端和所述加热管的底端相连,所述加热管的的顶端和所述通水管的顶端相连,所述甲通水管和所述进水管均与所述加热部相接触。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甲通水管和所述乙通水管交错排列设置。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总通水管底端连接有出水管。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进水管处设置有温度测量探头。本技术能够将现有技术中损耗的热能回收利用,使这部分热能使用在加热功能上,极大地提升加热效率,节约资源和能耗,保护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加热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I内设置有加热仓,所述加热仓连接有进水管11,所述加热仓设置有加热部2,所述加热部2中间设置有总通水管6,所述通水管6周边分布设置有加热管5,所述加热管5周边分布设置有甲通水管3和乙通水管4。通过这样设置,可以将加热管5产生的热能最大化利用,加热管5除了加热内部的水流之外,其向外部扩散的热能,被甲通水管3和乙通水管4吸收。甲通水管3和乙通水管4中通过的是来自进水管11将要被加热管5加热的水。这样,就能够使得甲通水管3和乙通水管4中的水,进行预热操作。而甲通水管3和乙通水管4中的水也能够带走加热管5外部的热量,使其温度不会过高,防止其烧毁。目前市场上的加热管,均没有设置降温装置和回收热能装置。既浪费了能量,又使得加热管5的寿命降低。所述甲通水管3的底端与所述进水管11相连,所述甲通水管3的顶端和所述乙通水管4的顶端相连,所述乙通水管4的底端和所述加热管5的底端相连,所述加热管5的的顶端和所述通水管6的顶端相连,所述甲通水管3和所述进水管11均与所述加热部2相接触。这样设置,就将加热部2内部的管路互相连通起来,使得整个加热部2内部的水能够流畅流通。这样设置,使得将要进入加热管5加热的水,得到完全预热。并且,这个水也是最大程度上带走了加热管5的热能。这样设置,使得本装置的热能传递效率大大的提升了。所述甲通水管3和所述乙通水管4交错排列设置。这样设置,能够更好的吸收加热管5的热能。所述总通水管6底端连接有出水管12。所述进水管11处设置有温度测量探头。设置有温度测量探头,可以检测进水管11进来的水温,当水温达到要求的时候,本装置就可以暂停工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精确水流温度检测装置,可用于游泳池的水加热。将游泳池的水,从进水管11进入到加热仓,再通入到加热部2,在加热部2加热之后,最后通过出水管12回到游泳池中。一直进行以上的循环,直到游泳池中的水温达到要求水温,本专利技术才停止工作。加热管5处于加热工作中,其温度会非常的高,为了避免这个高温,损坏加热管5自身以及本装置的其他零件,需要将加热管5的温度控制在一个稳定的范围。添加一些额外的结构当然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就导致了加热管5的温度,不能够最大化利用。而本装置这样设置,在加热管5外部设置甲通水管3和乙通水管4,在其中通入将要被加热的水。这样,既能够将加热管5外部的热能吸收,防止其外表面的温度过高,损坏其他其他零件,还能够将需要加热的水进行预热,最大化的利用了能量。这也就提高了本装置的热转化效率。本技术加热体采用纳米级加热管,加热体热转化效率高达98%左右;本技术通过水路的合理优化,将热能损耗降到最低,使设备热转化效率高达96%左右;本技术体积小,结构明晰,制造简单,成本低;本技术不会对操作人员产生影响,操作非常方便。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能够将现有技术中损耗的热能回收利用,使这部分热能使用在加热功能上,极大地提升加热效率,节约资源和能耗,保护环境。【主权项】1.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I)内设置有加热仓,所述加热仓连接有进水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仓设置有加热部(2),所述加热部(2)中间设置有总通水管(6),所述通水管(6)周边分布设置有加热管(5),所述加热管(5)周边分布设置有甲通水管(3)和乙通水管(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通水管(3)的底端与所述进水管(11)相连,所述甲通水管(3)的顶端和所述乙通水管(4)的顶端相连,所述乙通水管(4)的底端和所述加热管(5)的底端相连,所述加热管(5)的的顶端和所述通水管(6)的顶端相连,所述甲通水管(3)和所述进水管(11)均与所述加热部(2)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通水管(3)和所述乙通水管(4)交错排列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通水管(6)底端连接有出水管(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1)处设置有温度测量探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加热仓,所述加热仓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加热仓设置有加热部,所述加热部中间设置有总通水管,所述通水管周边分布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周边分布设置有甲通水管和乙通水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够将现有技术中损耗的热能回收利用,使这部分热能使用在加热功能上,极大地提升加热效率。【IPC分类】F24H9-00, F24H9-20, F24H1-10【公开号】CN204513733【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加热仓,所述加热仓连接有进水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仓设置有加热部(2),所述加热部(2)中间设置有总通水管(6),所述通水管(6)周边分布设置有加热管(5),所述加热管(5)周边分布设置有甲通水管(3)和乙通水管(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鑫李飞陈嘉斌缴文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图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