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废水的混凝缺氧好氧综合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81498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2 17:51
一种混合废水的混凝缺氧好氧综合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混凝沉淀池、前端反应池、缺氧池、好氧池、污泥活化池和二沉池;调节池与混凝沉淀池通过提升泵连接,混凝沉淀池、前端反应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依次连接,污泥活化池与好氧池连接;调节池内设置有曝气器;混凝沉淀池包括混凝区和沉淀区,混凝区的进水口端设有药剂投放口;前端反应区和缺氧池内设有搅拌器,好氧池内设有曝气器;缺氧池与好氧池之间设置有混合液回流管,混合液回流管上连接有回流泵;二沉池与前端反应池之间设置有污泥回流渠。该系统运行管理方便,运行成本低,出水水质稳定,能够高效削减混合废水中COD、氨氮和总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废水的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混杂的混合废水中S2_、Cr3+、COD、BOD5、氨氮和总氮浓度高,并含有大量的氯化物和硫酸盐等,对于综合废水,通常采用物化处理和生化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即先对废水进行物化处理,使得废水的环境适合微生物生存后再进行生化处理,必要时,生化出水还需进一步进行深度处理,使废水符合标准要求。目前,常用的物化处理方法主要有:混凝沉淀法、吸附法、高级氧化法、气浮法等(其中的混凝沉淀、气浮等工艺主要用于生化前处理,吸附法和高级氧化法多用于深度处理)。生化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缺氧/好氧法、厌氧/缺氧/好氧法、氧化沟、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和接触氧化法等。这些工艺有效地提高了废水中氨氮和COD的去除效果。但在处理C0D、总氮和氨氮浓度高、含盐量高的混合废水时,往往存在着总停留时间长、占地面积大、投资/运行费用高、去除率低、运行管理复杂、处理效果不稳定的弊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混合废水处理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运行管理方便,运行成本低,出水水质稳定,能够高效削减混合废水中C0D、氨氮和总氮的混合废水的混凝缺氧好氧综合处理系统。本技术的混合废水的混凝缺氧好氧综合处理系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该系统,包括调节池、混凝沉淀池、前端反应池、缺氧池、好氧池、污泥活化池和二沉池;调节池与混凝沉淀池通过提升泵连接,混凝沉淀池、前端反应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依次连接,污泥活化池与好氧池连接;调节池内设置有曝气器;混凝沉淀池包括混凝区和沉淀区,混凝区的进水口端设有药剂投放口 ;前端反应区和缺氧池内设有搅拌器,好氧池内设有曝气器;缺氧池与好氧池之间设置有混合液回流管,混合液回流管上连接有回流泵;二沉池与前端反应池之间设置有污泥回流渠;污泥活化池内设有药剂投加口和曝气器。将混合废水引入调节池进行充分混合后,提升至混凝沉淀池进行混凝沉淀处理,通过控制混凝剂投加量控制上清液的各项指标(pH值、硫含量、铬含量以及固体悬浮物浓度等)。将沉淀后的上清液依次引入前端反应池、缺氧池和好氧池,以充分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好氧池内的混合液按一定回流比回流至缺氧池。好氧池中的浮泥溢流至污泥活化池内,通过投加活性剂提高浮泥活性后再提升至前端反应池中。通过好氧池处理后的废水进入二沉池,沉淀后的污泥按一定回流比回流至缺氧池。二沉池中沉淀后的上清液达标后直接排放,沉淀后的污泥按一定回流比回流至前端反应区内。将混凝沉淀池中的污泥和二沉池中的剩余污泥输送至污泥浓缩池,脱水成泥饼。本技术通过在调节池内长时间的曝气混合,能够充分均衡进入后续处理单元的水质和水量,通过混凝沉淀去除废水中颗粒和胶体性的COD和油脂,有效降低生化系统的处理负荷,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通过控制缺氧池及好氧池的溶解氧、污泥和混合液回流比等参数,优化硝化反硝化环境,同时实现脱氮工艺中的传统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和同步硝化反硝化,在不外加碳源和碱度的前提下,仍能显著提高脱氮效率;采用较高的污泥回流比,能够有效防止或减缓因沉淀池内废水反硝化导致的污泥上浮现象,防止污泥流失,确保上清液出水水质。本技术运行管理方便,运行成本低,出水水质稳定,能够高效削减混合废水中C0D、氨氮和总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混合废水的混凝缺氧好氧综合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图中:1、调节池,2、混凝沉淀池,3、前端反应池,4、缺氧池,5、好氧池,6、二沉池,7、污泥活化池,8、污泥浓缩池。【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混合废水的混凝缺氧好氧综合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1、混凝沉淀池2、前端反应池3、缺氧池4、好氧池5、污泥活化池7和二沉池6。调节池I与混凝沉淀池2通过提升泵连接,混凝沉淀池2、前端反应池3、缺氧池4、好氧池5和二沉池6依次连接,污泥活化池7与好氧池5连接。调节池I内设置有曝气器。混凝沉淀池2包括混凝区和沉淀区,混凝区的进水口端设有药剂投放口,以控制混凝剂的投加量,通过投加混凝剂控制出水的硫化物和SS等污染物。肖U端反应池3、缺氧池4和好氧池5串联在一起,肖U端反应区3和缺氧池4内设有搅拌器,好氧池5内设有曝气器。缺氧池4与好氧池5之间设置有混合液回流管,混合液回流管上连接有回流泵,将好氧池5内的混合液按一定的回流比回流至缺氧池4。二沉池6与前端反应池3之间设置有污泥回流渠,以将沉淀的污泥按一定的回流比回流至前端反应区3内。污泥活化池7设置在好氧池5 —侧,好氧池5内的浮泥溢流至污泥活化池7内。污泥活化池7内设有药剂投加口和曝气器。上述系统的具体工艺流程如下所述:将含硫废水、含铬废水或其它废水混合的废水引入调节池1,控制调节池I内的曝气量,进行充分混合。将在调节池I混合后的废水通过提升泵提升至混凝沉淀池2进行混凝沉淀处理,通过控制混凝区进水口端混凝剂的投加量控制上清液的各项指标(pH值、硫含量、铬含量以及固体悬浮物浓度等)。将沉淀后的上清液引入前端反应池3,在前端反应池3内停留一段时间后再引入缺氧池4,在缺氧池4内停留一段时间后再引入好氧池5,以充分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反应,控制缺氧池4和好氧池5中的混合液污泥浓度以及溶解氧浓度。好氧池5内的混合液按一定回流比回流至缺氧池4。好氧池5中的浮泥溢流至污泥活化池7内,在污泥活化池7内通过投加脱脂酶、硅藻土或微生物菌剂等活性剂提高浮泥活性后,再重新提升至前端反应池3中,从而提高硝化和反硝化处理效率,改善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防止污泥膨胀和流失。通过好氧池5处理后的废水进入二沉池6,沉淀后的污泥回流至缺氧池4。二沉池6中沉淀后的上清液达标后直接排放,沉淀后的污泥按一定回流比通过污泥回流井回流至前端反应区3内。将混凝沉淀池中的污泥和二沉池中的剩余污泥输送至污泥浓缩池8,再由污泥脱水机脱水成泥饼。【主权项】1.一种混合废水的混凝缺氧好氧综合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混凝沉淀池、前端反应池、缺氧池、好氧池、污泥活化池和二沉池;其特征是:调节池与混凝沉淀池通过提升泵连接,混凝沉淀池、前端反应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依次连接,污泥活化池与好氧池连接;调节池内设置有曝气器;混凝沉淀池包括混凝区和沉淀区,混凝区的进水口端设有药剂投放口 ;前端反应区和缺氧池内设有搅拌器,好氧池内设有曝气器;缺氧池与好氧池之间设置有混合液回流管,混合液回流管上连接有回流泵;二沉池与前端反应池之间设置有污泥回流渠;污泥活化池内设有药剂投加口和曝气器。【专利摘要】一种混合废水的混凝缺氧好氧综合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混凝沉淀池、前端反应池、缺氧池、好氧池、污泥活化池和二沉池;调节池与混凝沉淀池通过提升泵连接,混凝沉淀池、前端反应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依次连接,污泥活化池与好氧池连接;调节池内设置有曝气器;混凝沉淀池包括混凝区和沉淀区,混凝区的进水口端设有药剂投放口;前端反应区和缺氧池内设有搅拌器,好氧池内设有曝气器;缺氧池与好氧池之间设置有混合液回流管,混合液回流管上连接有回流泵;二沉池与前端反应池之间设置有污泥回流渠。该系统运行管理方便,运行成本低,出水水质稳定,能够高效削减混合废水中COD、氨氮和总氮。【IPC分类】C02F9-14【公开号】CN204509061【申请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废水的混凝缺氧好氧综合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混凝沉淀池、前端反应池、缺氧池、好氧池、污泥活化池和二沉池;其特征是:调节池与混凝沉淀池通过提升泵连接,混凝沉淀池、前端反应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依次连接,污泥活化池与好氧池连接;调节池内设置有曝气器;混凝沉淀池包括混凝区和沉淀区,混凝区的进水口端设有药剂投放口;前端反应区和缺氧池内设有搅拌器,好氧池内设有曝气器;缺氧池与好氧池之间设置有混合液回流管,混合液回流管上连接有回流泵;二沉池与前端反应池之间设置有污泥回流渠;污泥活化池内设有药剂投加口和曝气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环保技术服务中心山东省机动车排气污染监控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