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瑜专利>正文

治疗脾、胃经病症的黄色中药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12367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2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治疗脾、胃经病症的黄色中药包,该中药包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饮片组成:艾叶100份、炮附子10-15份、干姜12-15份、黄芩10-15份、大黄10-15份、芍药10-15份、炙甘草10-15份、人参6-8份、白术15-20份、莪术15-20份、麦门冬15-20份、五味子15-20份、旋覆花15-20份。该中药包可用于治疗脾虚引起的各种疾病,疗效显著,该中药包在治疗疾病时需置于中药生物物理灸疗仪中灸疗膀胱经、督脉、肺俞、合谷、气海或膻中穴位,克服了普通艾灸疗法燃烧不充分、掉火、掉灰、烟大、味道刺激等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脾、胃经病症的黄色中药包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中药灸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疗法之一,是药物和物理的复合作用。大量临床结果显示,中药灸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且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灵枢?官能》曰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唐代王焘在其《外台秘要.中风及诸风方》中倍加注意灸疗的应用,提出中药灸为“医之大术,宜深体之,要中之要,无过此术”。由此可见,灸法在当时治疗手段中的重要地位,且应用的范围很广,有些疾病用针刺或中药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使用中药灸法。中药灸历史久远,其中艾灸仍是现今常用的一种中药灸疗的方法。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艾制品包括艾条、艾绒、艾粒、粉棒、自贴类等,艾条在使用时可选用手持、艾灸盒、随身灸等多种方式。无论选用哪种形态的艾制品在使用时都存在如下缺点:1、燃烧不充分、药性不均匀;2、燃烧速度缓慢,火力不能直透经络,无法起到治疗作用;3、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雾,对人体造成危害;4、艾草燃烧的气味刺鼻,使用者常出现恶心等不适症状,灸疗结束后艾草的气味会长时间残留;5、手持法进行艾灸时操作者需不断移动艾条,非常辛苦,且容易掉火、掉灰,造成烫伤;6、使用艾灸盒进行艾灸时,距离不能灵活调整,距离太近易出现烫伤,距离太远疗效差甚至没有疗效;7、使用随身灸进行艾灸时,由于燃烧的热量和药物的不能直接传到穴位,需要使用者有足够的耐心,投入更长的时间,才能收到灸疗的效果。另外,传统艾灸多以清艾条(纯艾绒)为主,用以温驱寒驱湿。以单味药取药性,未成药方。以单味不成方,不能多方面治疗。艾灸也有药艾,常因为了方便储存、防潮,药艾当中多有硫磺的配伍,百姓不知,硫磺遇火,则转换成砒霜,此为大毒,应引以为戒。药灸历史源远流长,纵观药灸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里程,第一个是传统艾灸,第二个是现代艾灸,不论是传统艾灸还是现代艾灸都有各自的特点、优势和不足之处。传统艾灸有效,但有烟、有毒,有火、不安全,操作不方便,需要专业人士 ;现代艾灸,虽无传统艾灸之弊病,但疗法单一,有时好转反应太强烈,使有些客人难以承受,这正是其单一疗法的局限性所造成。因此,传统艾灸疗法虽然疗效神奇,但是现代很多人不太愿意接受,尤其是妇女、儿童,甚至某些专业医疗机构也很少使用。另外艾灸的缺点如下:从治疗的专业角度讲,艾灸有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从而影响了艾灸的推广使用,治疗范围和治疗效果。1、易补不易泻艾灸发出的能量非常适合人体吸收,所以补充阳气,疏通经络是非常适合。但是患者的病情千变万化。内经曰:盛则泻之,虚则补之。艾灸补的方法简单,泻起来就比较费劲,需要的火力较强,对患者的刺激较大,一般需要在穴位的相关位置烫出水泡,留下瘢痕。这个对于治疗部位是有一定限制的,如脸部,手臂等等,不太可能施行。即使是背部,腿部,患者的抵触情绪也比较大,而且,对患者的耐受力也有一定的要求。2、无法完全按时施治人体的气血运行有固定的规律,一个昼夜,营气在体内循行五十周,而卫气行阳二十五度,阴二十五度。十二个时辰,五脏六腑各有所主。艾灸作为调节人体气血的手段,治疗时机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按照子午流注法,在某个脏器所主的时间段内对这个脏器进行治疗,效果最好。例如,脾脏开巳时。在这个时段进行治疗,确实治疗效果很好。但是艾灸的另外一个要求是饥时,饱时不能进行治疗。但是不吃早餐是大忌。3、调节阴阳,程度不一艾灸对于补充阳气的效果非常显著,但是,如果遇到血虚的病人,虽然也可以灸血海穴来生血,但是效果和补充阳气的效果相比,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以痛经为例,虽然患者开始时的主要矛盾是经络不通,但是,实质原因很多都是气血双亏。采用艾灸治疗,止痛的效果显著,但是治本的效果就差很多了。患者需要经常性的治疗。4、入门容易,精通困难对于病症简单,治疗阶段较少的病症来说,艾灸的治疗比较容易掌握。因为需要进行治疗的穴位相对较少,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最常见的只是顺序上的一些变化。对于比较复杂的病症来讲,需要多个阶段的治疗,每个阶段的侧重点各有不同,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中医师治定方案,方案中会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治疗穴位不同,是否达到本阶段的治疗效果也需要专业人士来把握。入门者虽然可以全程自行操作,但还是无法独立完成复杂的治疗过程《皇帝内径》之《至真要大论》篇指出治寒以热,治热以寒,是治疗方法上的一般规律;但在内服的情况下,尚有治寒以热而寒更甚,治热以寒热更剧,因此在临床上更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决定治疗。本方药使用燃烧、热气渗透的非内服方法,在不内服、不接触的前提下,(非人为)无任何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治疗脾、胃经病症的黄色中药包,该组合物灸疗外用,可治疗脾虚所引起的各种疾病,疗效显著,使用方便,没有任何毒副作用。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治疗脾、胃经病症的黄色中药包,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组成:艾叶100份、炮附子10-15份、干姜12-15份、黄芩10-15份、大黄10-15份、芍药10-15份、炙甘草10-15份、人参6-8份、白术15-20份、莪术15-20份、麦门冬15-20份、五味子15-20份、旋覆花15-20份。所述的中药包按重量份数组成为:艾叶100份、炮附子13份、干姜12份、黄芩15份、大黄12份、苟药10份、炙甘草10份、人参7份、白术17份、莪术17份、麦门冬18份、五味子18份、旋覆花18份。所述的中药包按重量份数组成为:艾叶100份、炮附子10份、干姜15份、黄芩15份、大黄15份、苟药15份、炙甘草15份、人参8份、白术15份、莪术15份、麦门冬15份、五味子15份、旋覆花15份。所述的中药包按重量份数组成为:艾叶100份、炮附子15份、干姜12份、黄芩10份、大黄13份、苟药13份、炙甘草13份、人参6份、白术20份、莪术20份、麦门冬20份、五味子20份、旋覆花20份。所述的中药包按重量份数组成为:艾叶100份、炮附子12份、干姜14份、黄芩14份、大黄14份、苟药11份、炙甘草11份、人参7份、白术16份、莪术19份、麦门冬19份、五味子16份、旋覆花17份。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治疗脾、胃经病症的黄色中药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a、将所述各味草药充分晒干后,放入石臼中,反复捣舂压碎,使之细碎如棉絮状,筛去灰尘、粗梗和杂质,得到纯净药粉末;b、再将纯净药粉末放进发酵池加洗米水搅拌湿润,发酵5-7天;C、放于阴凉处自然风干,经工艺蒸压成本专利技术药包形状即可。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治疗脾、胃经病症的黄色中药包的使用方法,一日一次,一次180克,置于中药生物物理灸疗仪中灸疗膀胱经、督脉、肺俞、合谷、气海或膻中穴位,男人连续灸疗8天为一疗程,女人连续灸疗7天为一疗程。虽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治疗脾、胃经病症的黄色中药包,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组成:艾叶100份、炮附子10‑15份、干姜12‑15份、黄芩10‑15份、大黄10‑15份、芍药10‑15份、炙甘草10‑15份、人参6‑8份、白术15‑20份、莪术15‑20份、麦门冬15‑20份、五味子15‑20份、旋覆花15‑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瑜
申请(专利权)人:刘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