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05722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1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温湿度计,涉及一种测量仪器,包括测温部件、测湿部件、记录筒、底座、墙板、护框、罩壳和扣锁部;测湿部件和测温部件均设置在护框的内部,记录筒设置在底座上;底座的一端与墙板的下端成90度固接;墙板的靠近记录筒的一侧为内侧面,墙板的与内侧面相对的一侧为外侧面,护框与墙板的外侧面固接;罩壳的顶端设有提环;底座上设有凹槽,罩壳的底端设有与凹槽相适配的突出部,罩壳通过凹槽与突出部的适配与底座可拆卸地连接并与墙板的内侧面相接;扣锁部用于将罩壳的顶端和墙板的上端之间扣锁固定;底座的材质为ABS塑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罩壳拆卸更加灵活、便捷,罩壳与墙板连接更加牢固,温湿度计自重轻,挪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量仪器,特别涉及一种带有罩壳和底座的温湿度计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温湿度计主要用于纺织、食品、科研、环保、仓库等各种行业及气象台(站)作连续记录空气温度及相对湿度变化之用的仪器。温湿度计的工作原理为:记录温度时,测温元件组中的温度感应元件是双金属片,其一端与元件支架相连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与调节机构相连,当空气温度变化时,双金属片自由端左右移动,通过传动机构传递到自记笔上把温度变化连续记录下来;记录湿度时,测湿元件组中的湿度感应元件是一束脱脂人发,它的两端固定在支架上,中间套在传动机构的小钩上,当空气相对湿度变化时,毛发束随湿度的变化而改变其长度,这变化经小钩传递到两弧片装置,通过传动机构传递到自记笔上,把湿度变化连续记录下来,弧片装置由大弧片组和小弧片组组成,大弧片上有平衡重锤,能使毛发束始终保持紧张。现有技术中上述可以连续记录温湿度的温湿度计大多结构相对复杂,底座自身比较笨重,不易移动,罩壳使用时不牢靠,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温湿度计结构复杂、不牢靠及使用不方便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牢靠且使用便捷的温湿度计。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温湿度计,包括测温部件、测湿部件和记录筒,其特点在于,还包括有底座、墙板、护框、罩壳和扣锁部;所述测湿部件和所述测温部件均设置在所述护框的内部,所述记录筒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的一端与所述墙板的下端成90度固接;所述墙板的靠近所述记录筒的一侧为内侧面,所述墙板的与所述内侧面相对的一侧为外侧面,所述护框与所述墙板的外侧面固接;所述罩壳的顶端设有提环;所述底座上设有凹槽,所述罩壳的底端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突出部,所述罩壳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突出部的适配与所述底座可拆卸地连接并与所述墙板的内侧面相接;所述扣锁部用于将所述罩壳的顶端和所述墙板的上端之间扣锁固定;所述底座的材质为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本方案中,底座上的凹槽与罩壳底部的突出部,以及提环使得罩壳的拆卸灵活、便捷;扣锁部使得罩壳与墙板连接更加牢固,底座采用ABS塑料材质,经模具一次成型,同金属材质制成的底座相比,不需再加工和烘漆处理,能大大降低成本,避免了金属材质因油漆脱落后被空气氧化的问题,并且有效地控制尺寸精度,使得记录筒等组件的安装更加方便。较佳地,所述扣锁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罩壳的顶端的按钮和弹簧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墙板的上端的与所述弹簧片相适配的凹槽,所述按钮用于触发所述弹簧片与所述墙板上的所述凹槽之间的扣锁或释放。本方案中,只要通过按钮就可以实现罩壳与墙板的扣锁或释放,扣锁部使得罩壳与墙板及底座之间的连接更加牢靠,操作更加便捷。较佳地,所述罩壳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提环的凹槽。本方案中,提环在不使用时能够平置于凹槽内,使得温湿度计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较佳地,所述底座与所述墙板之间采用螺钉固接。较佳地,所述罩壳的材质为透明有机玻璃。本方案中,罩壳采用透明有机玻璃材质,使得观察者可以方便的观测记录筒上记录的数据。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与现有温湿度计相比,本技术通过底座上的凹槽和与之适配的罩壳底部的突出部,以及设置在罩壳顶端的提环使得罩壳的拆卸更加灵活、便捷;扣锁部的设置使得罩壳与墙板连接更加牢固,底座采用ABS塑料材质,使得温湿度计自重轻,挪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温湿度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温湿度计的罩壳顶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附图2在A-A方向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温湿度计,如附图1所示,包括测温部件7、测湿部件8、记录筒3、底座4、墙板6、护框5、罩壳2和扣锁部9 ;测湿部件8设置在护框5内部的上半部,测温部件7设置在护框5内部的下半部,记录筒3设置在底座4上;底座4的一端与墙板6的下端采用螺钉成90度固定连接;墙板6靠近记录筒3的一侧为内侧面,墙板6与内侧面相对的一侧为外侧面,护框5与墙板6的外侧面固定连接;罩壳2的顶端设有提环I ;底座4上设有凹槽,罩壳2的底端设有与凹槽相适配的突出部,罩壳2通过凹槽与突出部的适配与底座4可拆卸地连接并与墙板6的内侧面相接;扣锁部9用于将罩壳2的顶端和墙板6的上端之间扣锁固定;底座4和罩壳2的材质分别为ABS塑料和透明有机玻璃。本实施例中罩壳2能够从底座4远离墙板6的一侧滑入底座4与墙板6的内侧面相贴合,扣锁部9能够将罩壳2的顶端和墙板6的上端之间扣锁固定,使得罩壳2安装后牢固不易滑落,拆卸时灵活、方便。罩壳2采用透明有机玻璃,观测者在观察记录筒3数据时不需要拆下罩壳2,使用更加便捷。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温湿度计,如附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罩壳2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容置提环I的凹槽10。提环I在不使用时能够平置于凹槽10内,需要提拉罩壳2或者整个温湿度计时再将提环I拉起即可。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温湿度计,如附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扣锁部9包括设置在罩壳2的顶端的按钮901和弹簧片902,还包括设置于墙板6的上端的与弹簧片902相适配的凹槽,按钮901用于触发弹簧片902与墙板6上的凹槽之间的扣锁或释放。本实施例中,按钮901能够控制弹簧片902与墙板6上的凹槽的连接,当罩壳2与墙板6锁住时只需按一下按钮901就可以使得罩壳2同墙板6分开,操作方便快捷。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温湿度计,包括测温部件、测湿部件和记录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底座、墙板、护框、罩壳和扣锁部;所述测湿部件和所述测温部件均设置在所述护框的内部,所述记录筒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的一端与所述墙板的下端成90度固接;所述墙板的靠近所述记录筒的一侧为内侧面,所述墙板的与所述内侧面相对的一侧为外侧面,所述护框与所述墙板的外侧面固接;所述罩壳的顶端设有提环;所述底座上设有凹槽,所述罩壳的底端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突出部,所述罩壳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突出部的适配与所述底座可拆卸地连接并与所述墙板的内侧面相接;所述扣锁部用于将所述罩壳的顶端和所述墙板的上端之间扣锁固定;所述底座的材质为ABS塑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扣锁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罩壳的顶端的按钮和弹簧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墙板的上端的与所述弹簧片相适配的凹槽,所述按钮用于触发所述弹簧片与所述墙板上的所述凹槽之间的扣锁或释放。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提环的凹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墙板之间采用螺钉固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的材质为透明有机玻璃。【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温湿度计,涉及一种测量仪器,包括测温部件、测湿部件、记录筒、底座、墙板、护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湿度计,包括测温部件、测湿部件和记录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底座、墙板、护框、罩壳和扣锁部;所述测湿部件和所述测温部件均设置在所述护框的内部,所述记录筒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的一端与所述墙板的下端成90度固接;所述墙板的靠近所述记录筒的一侧为内侧面,所述墙板的与所述内侧面相对的一侧为外侧面,所述护框与所述墙板的外侧面固接;所述罩壳的顶端设有提环;所述底座上设有凹槽,所述罩壳的底端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突出部,所述罩壳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突出部的适配与所述底座可拆卸地连接并与所述墙板的内侧面相接;所述扣锁部用于将所述罩壳的顶端和所述墙板的上端之间扣锁固定;所述底座的材质为ABS塑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鸣华郭有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气象仪器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