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报警联动警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04294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1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线报警联动警号,其电路板上的接收模块、发射模块、蜂鸣器、警示灯均与处理模块连接。处理模块与电池连接。无线报警联动警号的外部设置外壳,外壳包括顶壁、底壁和侧壁,顶壁为弧形,顶壁和底壁分别设置在侧壁的上下端。侧壁上设置紧急按键,紧急按键与外壳内部的接收模块连接。警示灯设置在外壳的底壁上。侧壁上设置蜂鸣声孔,蜂鸣声孔的位置设置在蜂鸣器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接收模块和发射模块直接接收和发射报警信号,不需要无线对码,使用简单方便;接收模块能够直接接收紧急按键的报警信号,无需与其他无线探测发射器或遥控器连接后才使用;顶壁设计为弧形,有效减少水在外壳上的附着,从而达到较好的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安防领域,尤其是一种无线报警联动警号
技术介绍
警号是在遇到某些危险情况的时候能够在现场发出警报声音,以达到灾害告警或者震慑坏人之目的的装置,是一种必要的民用安全防范设施。目前,无线警号通过对码与多种不同功能的无线探测发射器或者无线遥控器配套使用,组成多种不同功能用途的无线报警系统。警号在接收到报警信号时,仅启动自身的报警装置进行警示,在隧道、地下矿井等狭长型的环境中使用时,如果警号附近没有人,会导致灾害情况无法得到及时处理,扩大了造成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报警联动警号,无需无线对码,实现多个警号联动报警,扩大接收报警信息的范围,保证报警情况得到及时处理。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报警联动警号,包括电路板,电路板包括接收模块、发射模块、处理模块和蜂鸣器,接收模块、发射模块、蜂鸣器均与处理模块连接,接收模块与发射模块上均设置无线通讯模块。处理模块为嵌入式系统处理器。当接收模块接收到警报信号时,将该信号发送到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将该信息处理后发送到发射模块,发射模块将其发射到周边的其他警号。采用接收模块和发射模块使本技术无需对码就能实现联动报警,使报警情况得到及时处理。优选地,接收模块与发射模块上的无线通讯模块为Sub-GHz射频、蓝牙、WIF1、CDMA, FOMA或GPS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池,电池与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对无线报警联动警号提供工作能源,不需要外接电源。进一步地,还包括外壳,外壳设置在电路板和电池的外部,外壳包括顶壁、底壁和侧壁,顶壁为弧形,顶壁和底壁分别设置在侧壁的上下端。将顶壁设计为弧形,有效减少水在外壳上的附着,从而达到较好的防水效果。进一步地,还包括警示灯,警示灯设置在底壁上,且警示灯与外壳内部的处理模块连接,当处理模块接收到接收模块的报警信号后,警示灯闪动,起警示作用。进一步地,还包括紧急按键,紧急按键设置在侧壁上,且紧急按键连接接收模块。接收模块能够直接接收紧急按键的报警信号,将本技术直接作为报警器,无需与其他无线探测发射器或遥控器连接后才使用。当紧急情况出现时,按下紧急按键,即可联动报警,使用简单方便。进一步地,侧壁上设置蜂鸣声孔,蜂鸣声孔的位置设置在蜂鸣器的外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I)采用接收模块和发射模块直接接收和发射报警信号,不需要无线对码,使用简单方便;2)电池直接对无线报警联动警号提供工作能源,不需要外接电源;3)接收模块能够直接接收紧急按键的报警信号,将本技术直接作为报警器,无需与其他无线探测发射器或遥控器连接后才使用;4)顶壁设计为弧形,有效减少水在外壳上的附着,从而达到较好的防水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的外观示意图,其中,1、紧急按键,2、蜂鸣声孔,3、警示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结合图1所示,一种无线报警联动警号,包括接收模块、发射模块、处理模块、蜂鸣器和警示灯。接收模块、发射模块、蜂鸣器、警示灯均与处理模块连接。处理模块与电池连接,用于对无线报警联动警号提供工作能源。接收模块与发射模块上均设置Sub-GHz射频无线通讯模块。无线报警联动警号的外部设置外壳,外壳包括顶壁、底壁和侧壁,顶壁为弧形,顶壁和底壁分别设置在侧壁的上下端。侧壁上设置紧急按键1,紧急按键I与外壳内部的接收模块连接。警示灯3设置在外壳的底壁上。同时,侧壁上设置蜂鸣声孔2,蜂鸣声孔2的位置设置在蜂鸣器的外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发生紧急情况时,按压一个无线报警联动警号的紧急按键。紧急按键将信号输送到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对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到发射模块,并启动蜂鸣器发出蜂鸣警报,启动警示灯亮起。发射模块接收到信号后,将信号通过无线方式发送给周边的其他无线报警联动警号。其他无线报警联动警号的接收模块接收到第一个无线报警联动警号发出的警报信号时,将该信号发送到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将该信息处理后启动蜂鸣器发出蜂鸣警报,启动警示灯亮起。同时该信号发送到发射模块,发射模块再将其发射到周边的其他警号,实现联动报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主权项】1.一种无线报警联动警号,包括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接收模块、发射模块、处理模块和蜂鸣器,所述接收模块、发射模块、蜂鸣器均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接收模块与所述发射模块上均设置无线通讯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报警联动警号,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与所述发射模块上的无线通讯模块为Sub-GHz射频、蓝牙、WIF1、CDMA, FOMA或GPS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报警联动警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报警联动警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置在电路板和电池的外部,所述外壳包括顶壁、底壁和侧壁,所述顶壁为弧形,所述顶壁和底壁分别设置在侧壁的上下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报警联动警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警示灯,所述警示灯设置在底壁上,且所述警示灯与外壳内部的处理模块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报警联动警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急按键,所述紧急按键设置在侧壁上,且所述紧急按键连接所述接收模块。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报警联动警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上设置蜂鸣声孔,所述蜂鸣声孔的位置设置在蜂鸣器的外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线报警联动警号,其电路板上的接收模块、发射模块、蜂鸣器、警示灯均与处理模块连接。处理模块与电池连接。无线报警联动警号的外部设置外壳,外壳包括顶壁、底壁和侧壁,顶壁为弧形,顶壁和底壁分别设置在侧壁的上下端。侧壁上设置紧急按键,紧急按键与外壳内部的接收模块连接。警示灯设置在外壳的底壁上。侧壁上设置蜂鸣声孔,蜂鸣声孔的位置设置在蜂鸣器的外部。本技术采用接收模块和发射模块直接接收和发射报警信号,不需要无线对码,使用简单方便;接收模块能够直接接收紧急按键的报警信号,无需与其他无线探测发射器或遥控器连接后才使用;顶壁设计为弧形,有效减少水在外壳上的附着,从而达到较好的防水效果。【IPC分类】E21F17-18【公开号】CN204511519【申请号】CN201420857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报警联动警号,包括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接收模块、发射模块、处理模块和蜂鸣器,所述接收模块、发射模块、蜂鸣器均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接收模块与所述发射模块上均设置无线通讯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玉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信威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