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凌升发专利>正文

摩托车链条润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0145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链条润油器,它包括机油缸及其缸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机油缸中的活塞;设在机油缸一侧,下端与机油缸内侧相通的进油器及其测油塞尺;穿过所述缸盖并与活塞上面固定联接的压轴;一端与所述压轴的外端固定联接,另一端与压力传动软线固定联接的压杆;设在油缸底部的出油管;一端与所述出油管串接,另一端接输机油给摩托车链条的输油管的阻油器。该润油器通过联接架安装在摩托车的后支架上,还通过另设的压力传动软线拉动装置,用手或脚力瞬时拉动压力传动软线,使机油喷洒在摩托车的链条上,达到润滑的目的。使用方便,一拉即可,不再需要手接触到机油,清洁卫生。适用于各种机械传动的链条。(*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润滑油机械润滑装置,尤其是摩托车链条的润油器。
技术介绍
摩托车在使用过程中其传动链条与两端的链轮的机械磨擦最为频繁,若没有润滑油,链条与链轮的磨擦力会增大,两者的磨损速度也会加快。所以,摩托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要在链条上加润滑油。而加润滑油的器具都是手动的,将机油缸中的机油喷到链条上,或者是徒手将一些膏状的黄油或液体状的机油抹或滴在链条上,润滑链条和链轮,减少它们之间的机械磨擦力。这种手动的润滑油器具或徒手加润滑油的方式在携带和使用上很不方便,而且麻烦和脏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携带和使用方便及卫生的摩托车链条润滑器。本技术包括机油缸及其缸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机油缸中的活塞;设在机油缸一侧,下端与机油缸内侧相通的进油器及其测油塞尺;穿过所述缸盖并与活塞上面固定联接的压轴;一端与所述压轴的外端固定联接,另一端与压力传动软线固定联接的压杆;设在油缸底部的出油管;一端与所述出油管串接,另一端接输机油给链条的输油管的阻油器;设在机油缸外侧,与摩托车后支架固定联接的联接架。在所述的缸盖上设有缸进气螺钉。上述结构的摩托车链条润油器,通过联接架将其安装在摩托车的后支架上,还通过另设的压力传动软线拉动装置,用手或脚力瞬时拉动压力传动软线,使所述压杆和压轴推动活塞下压,缸内被压缩的空气作用于机油液面,使缸内的机油有力量克服阻油器的阻力,经过输油管,喷洒在摩托车的链条上,达到润滑的目的。这样,在需要对链条加润滑油时,只要拉动压力传动软线,就可对链条加油润滑,减少链条与链轮的磨损,可延长链条链轮的使用寿命。而且,使用方便,一拉即可,不再需要手接触到机油,清洁卫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形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线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阻油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的外形结构立体示意图中可知,本技术包括机油缸1、夹式联接架2、缸盖3、压轴4、压杆6、进气螺钉7、进油器9及其测油塞尺8、出油管10、阻油器12、定位杆15、输出管11和压力传动软线14。其中,夹式联接架1的一端与机油缸1的外侧固定联接,另一端通过两块弧型夹板和螺栓与摩托车后架的支杆固定联接,如安装在后避震支杆上。缸盖3通过螺纹与机油缸1的上口边固定联接,在缸盖3的中心活动穿有压轴4,压轴4的上端头与两端对称弯曲的压杆6的一端固定联接。压杆6的另一端与设在缸1底面的定位杆15活动联接,可使压杆6能在定位杆15上灵活滑动。在缸盖3的上面与压杆6之间的压轴4上套有起复位作用的弹簧5。在缸盖3上还设置有带进气孔的螺钉7,通过进气孔使外面的空气能进入机油缸1内。在机油缸1的前侧,设有梯形的进油器9,其上端面设有螺孔,并以螺纹与测油塞尺8螺纹连接。机油缸1后侧底部设有出油管10,该出油管10与机油缸1的内侧相通。在出油管10的外端联接有阻油器12,用于在常状态下,阻止缸1内的机油流出。阻油器12的外端与输油管11的一端联接,该输油管11的另一端输至摩托车链条一处的上方,在对压力传动软线14牵动加压的情况下,可将机油喷洒在链条上,达到润油的目的。在机油缸1的侧面相应的下端还设有一护圈13,可穿入压杆6,起到定位压杆6的作用,限制压杆6在上下串动的过程的摆幅。在压杆6的下端固定联接有压力传动软线14的一端,该软线14的另一端连接在一个方便加力的装置上,如利用杠杆原理制作的软线加力装置,这种装置在摩托车前轮刹车,或自行车前后轮软刹车都利用得很普遍,属于现有技术,所以在图中未画出。图2所示,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由图中可知,压轴4的下端与活塞16的上面固定联接,活塞16的周边上设有凹槽并嵌有密封圈18,使活塞16与机油缸1的内侧密封接触。当活塞16受力往下运动时有足够的气压迫使机油从出油管10经克服阻油器12的阻力输到输出管11中,输给摩托车链条。出油管10的一侧设有长孔19,在底部与机油缸1的内侧相通。当然,在出油管10的出油孔19上还应设有过滤网,在图中为简明未表出。进油器9的中间插有测油塞尺8,两者在上端口以螺纹的结构联接。该进油器9的底部通过机油缸1底部相应的侧孔17与机油缸1内侧相通,使缸1和进油器9中的机油水平面相同,通过旋拔出测油塞尺8就可看到缸1内有机油的多少。而且,在不打开缸盖3的情况下,还可旋拔出测油塞尺8,通过进油器9将机油注入到缸1内。图3所示,是图1中阻油器1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由图中可知,阻油器12中设有一端为锥形,另一端为平面的柱体橡胶塞20和阻力弹簧21。其中,橡胶塞20的锥形尖头端堵塞住与出油管9的通道,另一端面顶有阻力弹簧21,用弹力顶住橡胶塞20,使之在常态下不允许机油流出。但是,在活塞16受压,并对机油产生压力的情况下,机油有足够的力量克服阻力弹簧21的阻力,经过阻油器12和输油管11而喷到摩托车链条上。活塞16受力后恢复常态,同时受恢复弹簧5的作用,应向上移动一些,密封圈18相以下移,与缸1的结合软松,可使外部的空气通过进气螺钉7的通孔进入到缸1内,同时,阻油器12里的弹簧21使橡胶塞20复位。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链条润油器,它包括机油缸(1)及其缸盖(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机油缸(1)中的活塞(16);设在机油缸(1)一侧,下端与机油缸(1)内侧相通的进油器(9)及其测油塞尺(8);穿过所述缸盖(3)并与活塞(16)上面固定联接的压轴(4);一端与所述压轴(4)的外端固定联接,另一端与压力传动软线(14)固定联接的压杆(6);设在机油缸(1)底部的出油管(10);一端与所述出油管(10)串接,另一端接输机油给链条的输油管(11)的阻油器(12);设在机油缸(1)外侧,与摩托车后支架固定联接的联接架(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链条润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缸盖(3)上设有缸进气螺钉(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链条润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器(9)中设有测油塞尺(8),底部与机油缸(1)内侧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链条润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油器(12)中设有一端为锥形的柱体橡胶塞(20)和阻力弹簧(21)。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链条润油器,它包括机油缸及其缸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机油缸中的活塞;设在机油缸一侧,下端与机油缸内侧相通的进油器及其测油塞尺;穿过所述缸盖并与活塞上面固定联接的压轴;一端与所述压轴的外端固定联接,另一端与压力传动软线固定联接的压杆;设在油缸底部的出油管;一端与所述出油管串接,另一端接输机油给摩托车链条的输油管的阻油器。该润油器通过联接架安装在摩托车的后支架上,还通过另设的压力传动软线拉动装置,用手或脚力瞬时拉动压力传动软线,使机油喷洒在摩托车的链条上,达到润滑的目的。使用方便,一拉即可,不再需要手接触到机油,清洁卫生。适用于各种机械传动的链条。文档编号B62J31/00GK2776813SQ200520095560公开日2006年5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8日专利技术者凌升发 申请人:凌升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链条润油器,它包括机油缸(1)及其缸盖(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机油缸(1)中的活塞(16);设在机油缸(1)一侧,下端与机油缸(1)内侧相通的进油器(9)及其测油塞尺(8);穿过所述缸盖(3)并与活塞 (16)上面固定联接的压轴(4);一端与所述压轴(4)的外端固定联接,另一端与压力传动软线(14)固定联接的压杆(6);设在机油缸(1)底部的出油管(10);一端与所述出油管(10)串接,另一端接输机油给链条的输油管 (11)的阻油器(12);设在机油缸(1)外侧,与摩托车后支架固定联接的联接架(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升发
申请(专利权)人:凌升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