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哈尔滨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演奏或练琴时放在钢琴上的翻谱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99861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0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演奏或练琴时放在钢琴上的翻谱器,属于翻谱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靠背板的下端与长条形底座后部的上端固定连接,靠背板的后部和长条形底座的后部连接有同一个后支柱,长条形底座和后支柱的底部固定有橡胶垫,靠背板前部的左右居中位置固定有上部半圆形环架和下部半圆形环架,金属框的一侧固定有上部套环和下部套环,金属框的另一侧固定有捏手,金属框上的上部套环套设在上部半圆形环架上,金属框上的下部套环套设在下部半圆形环架上,金属框上的上部套环围绕上部半圆形环架左右滑动,金属框上的下部套环围绕下部半圆形环架左右滑动,实现了向左或向右的翻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演奏或练琴时放在钢琴上的翻谱器,属于翻谱器

技术介绍
在钢琴演奏时,通常有谱架来放置乐谱,在钢琴的练习时更是需要一个放置乐谱的谱架,上述的谱架其功能只是用来放置乐谱,翻乐谱的时候需要一张一张的翻过去,翻的过程就是用手指将记录乐谱的纸张捻起来然后翻过去,这个“捻”的动作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容易拉长练琴或演奏过程中的停顿时间。为了解决翻页又不拉长练琴或演奏过程中的停顿时间,有人专利技术了自动翻谱器,但由于自动翻谱器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市场认可度较低,至今没有太大的进展,距离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即翻乐谱的时候需要一张一张的翻过去,翻的过程就是用手指将记录乐谱的纸张捻起来然后翻过去,这个“捻”的动作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容易拉长练琴或演奏过程中的停顿时间。进而提供一种演奏或练琴时放在钢琴上的翻谱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演奏或练琴时放在钢琴上的翻谱器,包括长条形底座、靠背板、金属框、上部半圆形环架、上部套环、捏手、下部半圆形环架、下部套环、后支柱和橡胶垫,所述靠背板的下端与长条形底座后部的上端固定连接,靠背板的后部和长条形底座的后部连接有同一个后支柱,长条形底座和后支柱的底部固定有橡胶垫,靠背板前部的左右居中位置固定有上部半圆形环架和下部半圆形环架,金属框的一侧固定有上部套环和下部套环,金属框的另一侧固定有捏手,金属框上的上部套环套设在上部半圆形环架上,金属框上的下部套环套设在下部半圆形环架上,金属框上的上部套环围绕上部半圆形环架左右滑动,金属框上的下部套环围绕下部半圆形环架左右滑动,实现了向左或向右的翻页。本技术设有若干个金属框,使用时用双面胶或透明胶带将记录乐谱的纸张粘在金属框上,金属框通过上部套环和下部套环在上部半圆形环架和下部半圆形环架上滑动,翻页时捏住捏手可以快速的翻过去这一页。由于捏手是按照金属框的顺序一个比一个高(反之一个比一个低)这样的方式设置的,翻页时会很准确的捏住捏手,要比用手指去捻乐谱快速准确的多,解决了翻谱时容易拉长练琴或演奏过程中的停顿时间这样一个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演奏或练琴时放在钢琴上的翻谱器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2为本技术演奏或练琴时放在钢琴上的翻谱器的结构示意图(后视);图3为图2的A向视图。图中的附图标记,I为长条形底座,2为靠背板,3为金属框,4为上部半圆形环架,5为上部套环,6为捏手,7为下部半圆形环架,8为下部套环,9为后支柱,10为镂空,11为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演奏或练琴时放在钢琴上的翻谱器,包括长条形底座1、靠背板2、金属框3、上部半圆形环架4、上部套环5、捏手6、下部半圆形环架7、下部套环8、后支柱9和橡胶垫11,所述靠背板2的下端与长条形底座I后部的上端固定连接,靠背板2的后部和长条形底座I的后部连接有同一个后支柱9,长条形底座I和后支柱9的底部固定有橡胶垫11,靠背板2前部的左右居中位置固定有上部半圆形环架4和下部半圆形环架7,金属框3的一侧固定有上部套环5和下部套环8,金属框3的另一侧固定有捏手6,金属框3上的上部套环5套设在上部半圆形环架4上,金属框3上的下部套环8套设在下部半圆形环架7上,金属框3上的上部套环5围绕上部半圆形环架4左右滑动,金属框3上的下部套环8围绕下部半圆形环架7左右滑动,实现了向左或向右的翻页。所述靠背板2上的左右两侧板面上分别设有镂空10。这样可以减轻靠背板2的整体重量,防止翻谱器头重脚轻。所述靠背板2和长条形底座I之间的夹角a为4?8°。所述靠背板2和长条形底座I之间的夹角a为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具体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本技术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而且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主权项】1.一种演奏或练琴时放在钢琴上的翻谱器,包括长条形底座(1)、靠背板(2)、金属框(3)、上部半圆形环架(4)、上部套环(5)、捏手(6)、下部半圆形环架(7)、下部套环(8)、后支柱(9)和橡胶垫(11),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板(2)的下端与长条形底座(I)后部的上端固定连接,靠背板(2)的后部和长条形底座(I)的后部连接有同一个后支柱(9),长条形底座(I)和后支柱(9)的底部固定有橡胶垫(11),靠背板(2)前部的左右居中位置固定有上部半圆形环架(4)和下部半圆形环架(7),金属框(3)的一侧固定有上部套环(5)和下部套环(8),金属框(3)的另一侧固定有捏手(6),金属框(3)上的上部套环(5)套设在上部半圆形环架(4)上,金属框(3)上的下部套环(8)套设在下部半圆形环架(7)上,金属框(3)上的上部套环(5)围绕上部半圆形环架(4)左右滑动,金属框(3)上的下部套环(8)围绕下部半圆形环架(7)左右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演奏或练琴时放在钢琴上的翻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板(2)上的左右两侧板面上分别设有镂空(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演奏或练琴时放在钢琴上的翻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板⑵和长条形底座⑴之间的夹角(a)为4?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演奏或练琴时放在钢琴上的翻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板⑵和长条形底座⑴之间的夹角(a)为7°。【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演奏或练琴时放在钢琴上的翻谱器,属于翻谱器
本技术所述靠背板的下端与长条形底座后部的上端固定连接,靠背板的后部和长条形底座的后部连接有同一个后支柱,长条形底座和后支柱的底部固定有橡胶垫,靠背板前部的左右居中位置固定有上部半圆形环架和下部半圆形环架,金属框的一侧固定有上部套环和下部套环,金属框的另一侧固定有捏手,金属框上的上部套环套设在上部半圆形环架上,金属框上的下部套环套设在下部半圆形环架上,金属框上的上部套环围绕上部半圆形环架左右滑动,金属框上的下部套环围绕下部半圆形环架左右滑动,实现了向左或向右的翻页。【IPC分类】B42D9-04, G10G7-00【公开号】CN204506192【申请号】CN201520212709【专利技术人】张大恒 【申请人】哈尔滨学院【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申请日】2015年4月1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演奏或练琴时放在钢琴上的翻谱器,包括长条形底座(1)、靠背板(2)、金属框(3)、上部半圆形环架(4)、上部套环(5)、捏手(6)、下部半圆形环架(7)、下部套环(8)、后支柱(9)和橡胶垫(11),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板(2)的下端与长条形底座(1)后部的上端固定连接,靠背板(2)的后部和长条形底座(1)的后部连接有同一个后支柱(9),长条形底座(1)和后支柱(9)的底部固定有橡胶垫(11),靠背板(2)前部的左右居中位置固定有上部半圆形环架(4)和下部半圆形环架(7),金属框(3)的一侧固定有上部套环(5)和下部套环(8),金属框(3)的另一侧固定有捏手(6),金属框(3)上的上部套环(5)套设在上部半圆形环架(4)上,金属框(3)上的下部套环(8)套设在下部半圆形环架(7)上,金属框(3)上的上部套环(5)围绕上部半圆形环架(4)左右滑动,金属框(3)上的下部套环(8)围绕下部半圆形环架(7)左右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恒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