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确定图像偏移量的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179582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0 0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图像偏移量的方法及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将获取的目标图像均匀划分成M*N个第一子区域,以及将获取的待配准图像均匀划分成M*N个第二子区域,分别确定每个第一子区域与对应的第二子区域的区域偏移量,根据确定出的多个子区域偏移量,确定目标图像与待配准图像之间的图像偏移量。由于确定的是两幅图像的子区域之间的区域偏移量,可减小计算量,并且,根据多个区域偏移量确定的目标图像与待配准图像之间的图像偏移量更准确,从而图像配准更快更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确定图像偏移量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摄像设备的不断普及,人们获取图像的能力迅速提高,随时随地的拍照成为 可能。为了得到高质量的照片,通常需要从连续获取的多幅图像中分别提取图像细节合成 为一幅图像。然而,由于用户在使用摄像设备(如照相机或智能手机)拍摄照片时难免发生 抖动,有可能导致连续获取的多幅图像之间存在偏移(或错位),因此,在合成图像之前,需 要对连续获取的图像进行配准。 图像配准(ImageRegistration)是指对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如天候、照度、摄 像位置和角度等)下获取的两幅或多幅图像进行对齐。在对图像进行配准之前,需要确定待 配准图像和目标图像之间的偏移量。 现有技术中,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待配准图像和目标图像之间的偏移量: 分别获取待配准图像和目标图像的特征(例如图像中存在的明显的轮廓),将待配 准图像的特征在待配准图像中的位置与目标图像的特征在目标图像中的位置之间的差值 作为待配准图像和目标图像之间的偏移量。 在确定出待配准图像和目标图像之间的偏移量后,即可对待配准图像进行配准处 理。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方案需要对整幅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特征匹配,算法复杂 而且计算量非常大。并且,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方案只会找到整幅图像中最明显的特征,如果 图像中存在移动目标,其在图像中的特征一般非常明显,则根据图像中的移动目标的特征 确定图像偏移量,并对图像进行配准有可能导致配准不准确。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图像配准的计算量大以及配准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图像偏移量的方法及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 在的图像配准的计算量大以及配准不准确的问题。 一种确定图像偏移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获取的目标图像均匀划分成M*N个第一子区域,以及将获取的待配准图像均匀 划分成M*N个第二子区域;其中,获取的所述目标图像和获取的所述待配准图像之间获取 的图像数小于预设阈值,所述目标图像与所述待配准图像的长宽比相同,M和N均为正整 数,且M与N的比值等于所述长宽比; 针对所述目标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子区域分别执行:确定所述第一子区域与对应的 所述第二子区域的区域偏移量;其中,所述第一子区域在所述目标图像中的位置与对应的 所述第二子区域在所述待配准图像中的位置相同; 根据每个第一子区域与对应的第二子区域的区域偏移量,确定所述目标图像与所 述待配准图像之间的图像偏移量。 采用上述方案,由于确定的是两幅图像的子区域之间的区域偏移量,可减小计算 量,并且,根据多个区域偏移量确定的目标图像与待配准图像之间的图像偏移量更准确,从 而图像配准更准确。 具体地,确定所述第一子区域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子区域的区域偏移量,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子区域内的一个固定采样区; 确定所述第一子区域内的一个设定区域;其中,所述设定区域的中心在所述第一 子区域中的位置与所述固定采样区的中心在所述第二子区域中的位置相同,且所述设定区 域的长宽比与所述固定采样区的长宽比相同,所述设定区域不小于所述固定采样区; 确定所述设定区域内的至少一个浮动采样区;其中,所述浮动采样区与所述固定 采样区的尺寸相同; 针对所述设定区域内的每个浮动采样区分别执行:确定所述浮动采样区与所述固 定采样区之间的特征偏差值以及所述浮动采样区的采样区偏移量;其中,所述采样区偏移 量为所述浮动采样区的中心在以所述设定区域的中心为原点建立的坐标系中的坐标值; 确定所述设定区域内的所有浮动采样区中,与所述固定采样区之间的特征偏差值 最小的浮动采样区; 将确定的浮动采样区的采样区偏移量作为所述第一子区域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子 区域的区域偏移量。 由于确定的是第一子区域内的浮动采样区与对应的第二子区域内的固定采样区 之间的特征偏差值,计算量进一步减小,并且,将与固定采样区之间的特征偏差值最小的浮 动采样区(即与固定采样区最接近的浮动采样区)的采样区偏移量作为第一子区域与对应 的第二子区域的区域偏移量,使得确定出的区域偏移量更加准确。 具体地,确定所述浮动采样区与所述固定采样区之间的特征偏差值,包括: 针对所述浮动采样区内的每个第一像素点分别执行:确定所述第一像素点的显著 变化特征值;确定所述固定采样区中对应于所述第一像素点的第二像素点的显著变化特征 值;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点在所述浮动采样区中的位置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像素点在所述固 定采样区中的位置相同; 将确定出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显著变化特征值与对应的第二像素点的显著变化 特征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之和,作为所述浮动采样区与所述固定采样区之间的特征偏差值。 如此,即可准确确定浮动采样区与固定采样区之间的特征差异。 具体地,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浮动采样区内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显著变化特征 值: 针对所述浮动采样区内的每个第一像素点分别执行:确定所述浮动采样区内与所 述第一像素点相邻的像素点;确定每个相邻的像素点的像素值与所述第一像素点的像素值 的差值的绝对值的n次幂;其中,n为不小于1的正整数;将确定出的所述n次幂之和,作为 所述第一像素点的变化特征值; 将确定出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变化特征值之和的平均值作为所述浮动采样区的 特征值; 针对所述浮动采样区内的每个第一像素点分别执行:若所述第一像素点的变化特 征值大于所述浮动采样区的特征值,则所述第一像素点的显著变化特征值为所述第一像素 点的变化特征值与所述浮动采样区的特征值的差值;若所述第一像素点的变化特征值不大 于所述浮动采样区的特征值,则所述第一像素点的显著变化特征值为一设定值。 如此,即可准确确定浮动采样区中与相邻的像素点存在明显差异的像素点。 具体地,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固定采样区内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显著变化特征 值: 针对所述固定采样区内的每个第二像素点分别执行:确定所述固定采样区内与所 述第二像素点相邻的像素点;确定每个相邻的像素点的像素值与所述第二像素点的像素值 的差值的绝对值的n次幂;其中,n为正整数;将确定出的所述n次幂之和,作为所述第二像 素点的变化特征值; 将确定出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变化特征值之和的平均值作为所述固定采样区的 特征值; 针对所述固定采样区内的每个第二像素点分别执行:若所述第二像素点的变化特 征值大于所述固定采样区的特征值,则所述第二像素点的显著变化特征值为所述第二像素 点的变化特征值与所述固定采样区的特征值的差值;若所述第二像素点的变化特征值不大 于所述固定采样区的特征值,则所述第二像素点的显著变化特征值为一设定值。 如此,即可准确确定固定采样区中与相邻的像素点存在明显差异的像素点。 具体地,根据每个第一子区域与对应的第二子区域的区域偏移量,确定所述目标 图像与所述待配准图像之间的图像偏移量,包括: 将所有第一子区域与对应的第二子区域的区域偏移量中相同的区域偏移量划分 成一组; 确定含有最多的区域偏移量的组中的区域偏移量的第一数量; 在所述第一数量不小于M*N/2时,将所述第一数量对应的组中包含的区域偏移量 作为所述目标图像与所述待配准图像之间的图像偏移量。 如此,即可将确定出的区域偏移量中数量最多的区域偏移量作为目标图像与待配 准图像之间的图像偏移量,图像偏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确定图像偏移量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确定图像偏移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获取的目标图像均匀划分成M*N个第一子区域,以及将获取的待配准图像均匀划分成M*N个第二子区域;其中,获取的所述目标图像和获取的所述待配准图像之间获取的图像数小于预设阈值,所述目标图像与所述待配准图像的长宽比相同,M和N均为正整数,且M与N的比值等于所述长宽比;针对所述目标图像中的每个第一子区域分别执行:确定所述第一子区域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子区域的区域偏移量;其中,所述第一子区域在所述目标图像中的位置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子区域在所述待配准图像中的位置相同;根据每个第一子区域与对应的第二子区域的区域偏移量,确定所述目标图像与所述待配准图像之间的图像偏移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兵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