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胃肠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79131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9 1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胃肠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组合物由以下重量比的组分组成:人参6-10份,黄芪10-15份,当归10-15份,小茴香10-15份,高良姜10-15份,肉豆蔻10-15份,白术10-15份,半夏6-10份,陈皮6-10份,木香6-10份,川楝子10-12份,乌药10-12份,椿根皮6-10份,枣树皮10-15份,桑白皮6-10份,厚朴6-10份,元胡10-15份,枳壳6-10份,竹茹6-10份,秦皮6-10份,甘草8-12份。本方能很好的解除胃肠相关疾病引起的各种腹胀、腹痛、嗳气、灼烧感、痞闷、大便不爽、疲劳乏力等症状,对于各种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甚至腹腔包块、结节等病症有可靠的显著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慢性胃肠病是人类高发疾病,胃肠病的症状表现多样化,往往伴随人一生,迀延日久症状往往增多加重,使人体质下降,免疫力降低,并且癌变的风险概率会随着病程的迀延而增大。慢性胃肠疾病的症状表现:食管痉挛、哽噎感,恶心、呕吐,胸肋不适,嗳气,泛酸,食欲不振,胃脘疼痛、灼烧感、寒凉感、饥饿感、饱闷感,胃胀气,脐周疼,腰背不适,大便秘结、溏软、大便无力等。相当于现代医学所指的食管疾患,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甚至肝胆疾患,心脏疾患等的相关症状,表现多样性,牵连广泛,病情发展方向多样化复杂化,原发病,继发病,又互为病因相互影响,错综复杂,致使诊断更加困难,治疗难有针对性。胃病难治一直是一个困扰病人和医生的问题。综合慢性病的临床表现,根据西医和中医的病机病理反应分析,以上症状表现主要分两大类型的反应:一是粘膜组织病变方面,因局部刺激直接感觉而产生的直接反应。二是神经系统反应异常方面,因间接刺激产生错觉而引起的关联反应。本中药组合,利用很多中药具有双向调节的机理,精选了多种具有双向调节的补气理气清热祛寒的中草药,精心组合而成,一部分药物解决组织修复问题,一部分药物解决神经传导问题。服用本组合中药汤剂,能在短时间内有效缓解慢性胃肠病相关的大部分症状,使病损部位组织得到修复,按疗程系统服用,可以根治大多数的慢性胃肠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慢性胃肠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由以下重量比的组分组成:人参6-10份,黄芪10-15份,当归10-15份,小茴香10-15份,高良姜10-15份,肉豆蔻10-15份,白术10-15份,半夏6-10份,陈皮6-10份,木香6-10份,川楝子10-12份,乌药10-12份,椿根皮6-10份,枣树皮10-15份,桑白皮6-10份,厚朴6-10份,元胡10-15份,枳壳6_10份,竹茹6-10份,秦皮6-10份,甘草8-12份。优选的,所述组合物的各个组分的份比为:人参8-10份,黄芪12-14份,当归11-13份,小茴香11-14份,高良姜10-13份,肉豆蔻12-15份,白术13-15份,半夏8_9份,陈皮7-8份,木香8-10份,川楝子10-11份,乌药10-12份,椿根皮8-10份,枣树皮13-15份,桑白皮7-8份,厚朴8-10份,元胡13-15份,枳壳8_10份,竹茹7-8份,秦皮8_10份,甘草9-11份。优选的,所述组合物的各个组分的份比为:人参9份,黄芪13份,当归12份,小茴香14份,高良姜12份,肉豆蔻14份,白术14份,半夏9份,陈皮8份,木香9份,川楝子10份,乌药11份,椿根皮9份,枣树皮13份,桑白皮8份,厚朴9份,元胡14份,枳壳9份,竹茹8份,秦皮9份,甘草10份。一种治疗慢性胃肠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包括如下步骤:前期治疗的制备方法,将人参6-10份,黄芪10-15份,当归10-15份,小茴香10-15份,高良姜10-15份,肉豆蔻10-15份,白术10-15份,半夏6-10份,陈皮6-10份,木香6-10份,川楝子10-12份,乌药10-12份,椿根皮6-10份,枣树皮10-15份,桑白皮6_10份,厚朴6-10份,元胡10-15份,枳壳6-10份,竹茹6-10份,秦皮6-10份,甘草8-12份,水130-150份,煎制;后期巩固治疗的制备方法,将人参6-10份,黄芪10-15份,当归10_15份,小茴香10-15份,高良姜10-15份,肉豆蔻10-15份,白术10-15份,半夏6-10份,陈皮6-10份,木香6-10份,川楝子10-12份,乌药10-12份,椿根皮6_10份,枣树皮10-15份,桑白皮6_10份,厚朴6-10份,元胡10-15份,枳壳6-10份,竹茹6-10份,秦皮6_10份,甘草8_12份,烘干磨粉制成散剂冲服。具体用法:口服,每天一副,早晚饭后一小时各一剂,一剂的体积为200ml,10天为一个疗程。视病情以及病程发展,一般给药3-5个疗程即可痊愈。若有余症未除,可按比例配药,磨成药粉制成散剂,开水冲服,每次6-10克,每天2次,长期服用,以持续的保持体质和组织修复。服用本品期间需要忌食水产腥物、辣、酒、鸡、鸭、鹅、牛羊肉以及蛹等一切发物,宜清淡饮食。否则,将影响效果,缠绵难愈。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人参:味甘微寒,性温、平。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适用于调整血压、恢复心脏功能、神经衰弱及身体虚弱等症。黄芪:味甘,微温。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当归:性温,味甘辛。归心、肝、脾经。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症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瘘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小茴香:辛,温。归肝经、肾经、脾经、胃经。温肾暖肝、散寒止痛,理气和中。辛散温通,善暖中下二焦,尤以疏肝散寒止痛见长,为治寒疝要药。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胀痛,少腹冷痛,痛经。高良姜:辛,热。归脾、胃经。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肉豆蔻:性温;味辛;归脾、胃、大肠经。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用于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白术: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补中燥湿,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养胃气,降浊阴而进饮食,善止呕吐,升清阳而消水谷,能医泄利。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半夏:辛散温燥有毒,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水湿去则脾健而痰涎自消,逆气降则胃和而痞满呕吐自止,故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良药。陈皮:味辛、苦,性温,具有行气健脾、降逆止呕、燥湿化痰的功效,可用于胃部胀满、嗳气、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等症状。木香: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肺经。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胞胁胀满足;脘腹胀痛;哎吐泄泻;痢疾后重。川楝子:苦,寒。入肝、胃、小肠、膀胱经。行气止痛,燥湿杀虫。乌药:味辛、性温。顺气止痛,散寒温肾。主治胸闷腹胀,胃痛,寒疝腹痛,以及小便频数、遗尿等病症。椿根皮:苦,涩,寒。入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涩肠止泻,止带,止血。枣树皮:性温,无毒。收敛止泻,祛痰,镇咳,消炎,止血。治痢疾,肠炎,慢性气管炎,目昏不明,烧烫伤,外伤出血。桑白皮:甘,寒,入肺经。泻肺平喘,行水消肿。厚朴:味苦、辛,性温。破气燥湿,降逆消痞。主治湿阻脾胃,气滞痞满,胸脘闷胀,食欲不香,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夏季暑湿困倦,脘闷不舒,以及痰湿内阻,肺气壅滞,胸闷咳喘等病症。元胡:辛、苦、温,入肝、脾、心经。活血,利气,止痛。枳壳:苦辛,凉。入肺、脾、大肠经。破气,行痰,消积。治胸膈痰滞,胸痞,胁涨,食积,噫气,呕逆,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竹茹:味甘,性微寒;归脾、胃、胆经。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安胎凉血。主肺热咳嗽;烦热惊悸;胃热呕呃;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吐血;衄血;尿血;崩漏。秦皮:味苦、涩,性寒。主治: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用于热毒泻痢、赤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胃肠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由以下重量比的组分组成:人参6‑10份,黄芪10‑15份,当归10‑15份,小茴香10‑15份,高良姜10‑15份,肉豆蔻10‑15份,白术10‑15份,半夏6‑10份,陈皮6‑10份,木香6‑10份,川楝子10‑12份,乌药10‑12份,椿根皮6‑10份,枣树皮10‑15份,桑白皮6‑10份,厚朴6‑10份,元胡10‑15份,枳壳6‑10份,竹茹6‑10份,秦皮6‑10份,甘草8‑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效忠邵永海王琳涵付寿民张珊孟令琪许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