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惠瑛专利>正文

自行车后儿童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8085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后儿童座椅,结构中包括底座、靠背和侧挡,特点是在底座的下方两侧设有护腿挡板,它的下方有脚踏板,在座椅的上部设有可折叠的栏挡,栏挡打开时,可用作栏筐,栏挡折起时,可用作座椅,增加了座椅的功能,整个座椅做成网格状,美观、耐用,适合多种自行车配装。(*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后儿童座椅,属于人类日常生活用品。自行车是人类最普遍的交通工具,特别是在我国更加普及。每天人们上下班,常需接送孩子、购物等亦显得不可缺少。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人们设计了许多与自行车配装的栏筐和座椅,最常见的是前栏筐,可是后座椅的品种较少见且功能和式样也较单一。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后儿童座椅,它配装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可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本技术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自行车后儿童座椅,包括靠背、侧挡和底座,特点是在底座两侧还设有护腿挡板,护腿挡板的下端为脚踏板,可折叠的栏挡与底座轴转连接,在栏挡的两侧有护网,底座的前端有把式扶手。附附图说明图1给出的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照附图1所示的本技术,靠背1和侧挡2为一体并与底座3固定连接,在底座3的两侧设有护腿挡板4,它用吊钩6吊装在底座3边框上,在护腿挡板4的下端有脚踏板5,在座椅的上部设有一可折叠的栏挡9,它呈“”字形,两个端头与底座两侧边框轴转配合,栏挡9的两侧有护网8,扶手7呈把式,它与底座3的前端边框固定。底座3、靠背1、侧挡2、护网8和护腿挡板4均设计成网格状,既美观,又省材、实用。当本技术作儿童座椅时,可将栏挡9向后折起,靠向靠背1,护网8则随之靠向侧挡2的两内侧。反之,打开栏挡9时,栏挡9靠向扶手7一侧,护网则打开,本技术即可用作栏筐。本技术与以往技术相比较有如下技术进步功能多,既可用作座椅,又可用作栏筐,美观、实用,适合多种自行车配装。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后儿童座椅,结构中包括靠背(1)、侧挡(2)和底座(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吊钩(6)吊装在底座(3)两侧的护腿挡板(4),护腿挡板(4)的下端设有脚踏板(5),与底座两边框轴转连接的可折叠的栏挡(9)的两侧有护网(8),在底座(3)的前端设有把式扶手(7)。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后儿童座椅,结构中包括底座、靠背和侧挡,特点是在底座的下方两侧设有护腿挡板,它的下方有脚踏板,在座椅的上部设有可折叠的栏挡,栏挡打开时,可用作栏筐,栏挡折起时,可用作座椅,增加了座椅的功能,整个座椅做成网格状,美观、耐用,适合多种自行车配装。文档编号B62J1/00GK2332635SQ9722960公开日1999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10日专利技术者刘惠瑛 申请人:刘惠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后儿童座椅,结构中包括靠背(1)、侧挡(2)和底座(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吊钩(6)吊装在底座(3)两侧的护腿挡板(4),护腿挡板(4)的下端设有脚踏板(5),与底座两边框轴转连接的可折叠的栏挡(9)的两侧有护网(8),在底座(3)的前端设有把式扶手(7)。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惠瑛
申请(专利权)人:刘惠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