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韦永梁专利>正文

一种豇豆种植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762518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2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豇豆种植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法,包括:土壤选择及处理,选择两年内未种植豆类蔬菜的土壤,播种前15-25天深翻土壤晾晒,用高锰酸钾消毒;选种及处理,将种子用温水浸泡,放入高锰酸钾加新高脂膜400倍液溶液中浸泡,微波;钵体育苗,播种前在钵体先施加腐熟有机质复合肥,每个钵体中播种2-4颗微波处理后的种子;钵苗定植,定植前3-7天施足腐熟有机质复合肥,每穴内施JT复合菌液5-20ml,将单个的钵体带苗定植到穴中,用腐熟有机质复合肥覆盖钵体2-5cm厚,豇豆苗喷施新高脂膜500倍液;合理喷施肥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豇豆种植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法,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及物理防治为主,安全无污染、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豇豆种植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蔬菜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豇豆种植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法。
技术介绍
豇豆属于豆科一年生作物,传统的种植方法病虫害发病率高,常见的主要病害有根结线虫病、白粉病、花叶病毒病和细菌性疫病等,主要虫害有豆荚螟、蓟马、美洲斑潜蝇和白粉虱等,为了抑制豇豆病虫害,菜农往往会选择喷施甲胺磷、对硫磷、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等各种防虫害农药以解决病虫害导致的豇豆减产。然而喷施农药不可避免地残留到豇豆中,从而降低了其食用安全性。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步树立“安全、绿色、环保”的意识,为了使用农业新形势的发展,无公害的果蔬生产技术势在必行,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仍是豇豆有害生物防控的最佳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及物理防治为主的豇豆种植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法,从土壤、种苗、肥力、套种以及物理诱杀等方法控制豇豆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从而生产出安全无污染的健康产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豇豆种植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土壤选择及处理,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两年内未种植豆类蔬菜的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豇豆种植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土壤选择及处理,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两年内未种植豆类蔬菜的土壤,清理土壤上的残败的落叶、杂草,播种前15‑25天深翻土壤30‑40cm进行晾晒,每亩用高锰酸钾3‑4kg进行土壤消毒;B、选种及处理,选择抗病性强的种子,先用25‑30℃的温水浸泡2‑3h,放入50‑60℃的10%高锰酸钾加新高脂膜400倍液溶液中浸泡10‑18min,在常压下采用微波处理,微波频率为2450MHz,微波剂量为0.5‑3.0w/g,处理30‑300s;C、钵体育苗,播种前在钵体底部先施加腐熟有机质复合肥,每个钵体中播种2‑4颗微波处理后的豇豆种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豇豆种植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土壤选择及处理,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两年内未种植豆类蔬菜的土壤,清理土壤上的残败的落叶、杂草,播种前15-25天深翻土壤30-40cm进行晾晒,每亩用高锰酸钾3-4kg进行土壤消毒;B、选种及处理,选择抗病性强的种子,先用25-30℃的温水浸泡2-3h,放入50-60℃的10%高锰酸钾加新高脂膜400倍液溶液中浸泡10-18min,在常压下采用微波处理,微波频率为2450MHz,微波剂量为0.5-3.0w/g,处理30-300s,所述微波为脉冲微波,微波脉宽为100-300ms,间歇时间为200-400ms;C、钵体育苗,播种前在钵体底部先施加腐熟有机质复合肥,每个钵体中播种2-4颗微波处理后的豇豆种子,再施腐熟有机质复合肥找平钵体,其中钵体采用可降解材料制作,所述钵体从外至内依次为第一缓释层、药剂层及第二缓释层,所述第一缓释层和第二缓释层均采用全淀粉塑料制作,所述药剂层采用天然生物制剂制作,其中天然生物制剂包括除虫菊素、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绿僵菌、阿维菌素、捕食螨、烟碱、苦参碱、宁南霉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D、钵苗定植,豇豆定植行距为50-65cm,株距为20-30cm,穴距20-24cm,定植前3-7天施足腐熟有机质复合肥,每穴内施JT复合菌液5-20ml,将单个的钵体带苗定植到穴中,用腐熟有机质复合肥覆盖钵体2-5cm厚,豇豆苗喷施新高脂膜500倍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永梁
申请(专利权)人:韦永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