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成都大学专利>正文

振动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6096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2 1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振动探测器,其包括一检测箱体以及与检测箱体连接的检测电路;该检测箱体内设置有导电块、导电球以及导电环;导电块通过弹性连接件设置在检测箱体的上箱体的内侧,用于当检测箱体发生向上移动时,导电块保持惯性静止;导电球设置在检测箱体的下箱体内侧,用于当检测箱体发生非向上移动时,导电球保持惯性静止;并用于当检测箱体发生向上移动时,导电球与导电块接触,以触发检测电路;导电环设置在检测箱体的上箱体的内侧,用于当所述检测箱体发生非向上移动时,所述导电球与所述导电环接触,以触发检测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振动探测器通过导电块和导电球触发检测电路,提高了振动检测的灵敏度;并且检测电路未触发时,整个检测电路处于低能耗状态,因此振动探测器的能耗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传感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振动探测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各种振动传感器应用于各个传感领域。如电涡流式振动传感器、电感式振动传感器、电容式振动传感器、压电式振动传感器以及电阻应变式振动传感器等。但是上述振动传感器具有以下缺点:一、振动传感器均为被动探测器,如压电晶体振动探测器采用压电陶瓷片,两侧为空腔设计的金属小球,利用小球滚动与压电陶瓷片接触。在振动时,小球对压电陶瓷片压力变化产生脉动电压,从而实现振动感应。检测时,在小球运动以后产生了位移或速度加速度后,振动才被检测,而小球从静止到运动是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的,因此该被动检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二、在整个检测过程中,探测器的检测电路一直处于导通状态,因此消耗的电能较多。故,有必要提供一种振动探测器,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灵敏度高且能耗较低的振动探测器;以解决现有的振动探测器的振动检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以及能耗较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振动探测器,其包括检测箱体以及与所述检测箱体连接的检测电路,其中所述检测箱体内设置有:导电块,通过弹性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检测箱体的上箱体的内侧,用于当所述检测箱体发生向上移动时,所述导电块保持惯性静止;导电球,设置在所述检测箱体的下箱体内侧,用于当所述检测箱体发生非向上移动时,所述导电球保持惯性静止;并用于当所述检测箱体发生向上移动时,所述导电球与所述导电块接触,以触发所述检测电路;以及导电环,设置在所述检测箱体的上箱体的内侧,用于当所述检测箱体发生非向上移动时,所述导电球与所述导电环接触,以触发所述检测电路。在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振动探测器中,所述检测箱体的下箱体为球形箱体,所述导电球设置在所述球形箱体的内侧表面,所述导电球与所述球形箱体的内侧表面活动接触。在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振动探测器中,所述球形箱体包括一石墨合金球面。在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振动探测器中,所述导电球的半径小于所述石墨合金球面的曲率半径。在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振动探测器中,所述检测箱体的上箱体为绝缘盖板。在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振动探测器中,所述导电块石墨合金导电块;所述导电球为石墨合金导电球;所述导电环为石墨合金导电环。在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振动探测器中,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电源,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以及报警器;所述电源的正极通过所述检测箱体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报警器与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在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振动探测器中,当所述检测箱体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检测箱体的所述第一惯性件接触时,所述第一开关管导通,所述第二开关管导通,所述报警器处于触发状态。在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振动探测器中,当所述检测箱体的所述第二固定件和所述检测箱体的所述第二惯性件接触时,所述第一开关管导通,所述第二开关管导通,所述报警器处于触发状态。在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振动探测器中,当所述检测箱体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检测箱体的所述第一惯性件非接触时,且所述检测箱体的所述第二固定件和所述检测箱体的所述第二惯性件非接触时,所述第一开关管断开,所述第二开关管断开,所述报警器处于非触发状态。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振动探测器,本技术的振动探测器通过导电块和导电球触发检测电路,提高了振动检测的灵敏度;并且检测电路未触发时,整个检测电路处于低能耗状态,因此振动探测器的能耗较低;解决了现有的振动探测器的振动检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以及能耗较高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振动探测器的优选实施例的检测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振动探测器的优选实施例的检测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A为本技术的振动探测器的优选实施例的另一检测箱体的结构示意图之 ,图3B为本技术的振动探测器的优选实施例的另一检测箱体的结构示意图之-* *图4为本技术的振动探测器的优选实施例的另一检测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技术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请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的振动探测器的优选实施例的检测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振动探测器的优选实施例的检测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本优选实施例的振动探测器包括检测箱体10以及与检测箱体10连接的检测电路20。如图1所示,检测箱体内10设置有第一惯性件11、第二惯性件12、第一固定件13以及第二固定件14。第一惯性件11用于当检测箱体10发生非向上移动时,第一惯性件11可保持惯性静止;第二惯性件12用于当检测箱体10发生向上移动时,第二惯性件12可保持惯性静止;第一固定件13用于当检测箱体10发生非向上移动时,第一固定件13与第一惯性件11接触,以触发检测电路20 ;第二固定件14用于当检测箱体10发生向上移动时,第二固定件14与第二惯性件12接触,以触发检测电路20。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14由第一惯性件11和检测箱体10的下箱体15构成,其中检测箱体的下箱体15为球形箱体,第一惯性件11为导电球,该导电球设置在球形箱体的内侧表面,导电球与球形箱体的内侧表面活动接触。这里优选导电球的半径小于球形箱体的曲率半径,即当检测箱体10发生左右移动(振动)时,导电球可在球形箱体内滚动;当检测箱体10向上移动时,导电球可与球形箱体同步向上移动。检测箱体10的上箱体16为绝缘盖板,第一固定件13为设置在绝缘盖板的内侧的导电环,该导电环可随着检测箱体10的上箱体16同步运动。第二惯性件12包括一弹性连接件121以及一导电块122,导电块122通过该弹性连接件121与绝缘盖板的内侧连接。由于弹性连接件121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因此导电块122无法与检测箱体10同步发生移动或振动,从而导电块122可与第二固定件14接触,以触发检测电路20。为了保证导电球、导电块122、导电环以及球状箱体的导电性,该球形侠箱体为石墨合金球面,导电块石墨合金导电块;导电球为石墨合金导电球;导电环为石墨合金导电环。以上仅是检测箱体的一种实现方式,当然还可通过设置不同的惯性件或多个惯性件,利用惯性件的惯性静止主动触发检测电路,而不需要等待被动检测器中的小球运动来触发检测电路。请参照图3A和图3B,图3A为本技术的振动探测器的优选实施例的另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振动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箱体以及与所述检测箱体连接的检测电路,其中所述检测箱体内设置有:导电块,通过弹性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检测箱体的上箱体的内侧,用于当所述检测箱体发生向上移动时,所述导电块保持惯性静止;导电球,设置在所述检测箱体的下箱体内侧,用于当所述检测箱体发生非向上移动时,所述导电球保持惯性静止;并用于当所述检测箱体发生向上移动时,所述导电球与所述导电块接触,以触发所述检测电路;以及导电环,设置在所述检测箱体的上箱体的内侧,用于当所述检测箱体发生非向上移动时,所述导电球与所述导电环接触,以触发所述检测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贤张吉云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