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5880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2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确保吸收体的吸收性能,并且可以抑制穿戴感恶化的吸收性物品。吸收性物品配备有吸收体(30),所述吸收体(30)的中央区域与皮肤侧区域及非皮肤侧区域相比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密度高,并且形成多个在厚度方向上压缩了的挤压部。挤压部包括:在第一倾斜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挤压部(33)和在第二倾斜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挤压部(34)。第一挤压部(33)及第二挤压部(34)沿着长度方向交替地排列形成,沿着宽度方向隔开间隔地交地形成。在长度方向上邻接的第一挤压部(33)和第二挤压部(34)之间的区域、以及在宽度方向上邻接的第一挤压部(33)和第二挤压部(34)之间的区域,设置有不形成挤压部的非挤压区域(R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吸收性物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收性物品,所述吸收性物品配备有包含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吸收体。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吸收性物品,所述吸收性物品配备有透液性的表面片、不透液性的背面片和吸收体,所述吸收体配置在表面片和背面片之间、并且具有吸收性高分子材料的吸收体。专利文献1的吸收体具有表面片侧的第一纸浆层和背面片侧的第二纸浆层,吸收性高分子材料被配置在第一纸浆层和第二纸浆层之间(参照第0020段及图4)。根据这样构成的吸收性物品,可以在吸收体的表面片侧不配置吸收性高分子材料,保持吸收体的体液的进入性,并且借助配置在吸收体内部的吸收性高分子材料提高吸收容量,抑制体液的泄漏。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157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吸收性物品中,存在着以下的问题。吸收性高分子材料是粒状的,与纸浆等的纤维相比容易在吸收体内移动。因此,有时,在吸收性物品的运输过程或吸收性物品的穿用时,吸收性高分子材料在吸收体内移动,吸收性高分子材料偏向一方地配置。当吸收性高分子材料偏向一方地配置时,该部分中的体液的吸收速度变低,存在着吸收性能恶化的担忧。另外,吸收性高分子材料为粒状,比纤维硬。因此,当吸收性高分子材料偏向一方地配置时,该部分变硬,存在着穿用感恶化的担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所述吸收性物品能够确保吸收体的吸收性能,并且抑制穿用感的恶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主旨为,根据本公开的吸收性物品,配备有透液性的表面片、不透液性的背面片和吸收体,所述吸收体设置在所述表面片与所述背面片之间、并且包含有纤维及高吸收性聚合物,在所述吸收体上形成多个在厚度方向上压缩了所述吸收体的挤压部,所述挤压部包括在与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交叉的第一倾斜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挤压部、和与所述第一倾斜方向交叉并且与所述长度方向及所述宽度方向交叉的第二倾斜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挤压部,所述第一挤压部及所述第二挤压部沿着作为所述长度方向及所述宽度方向之一的第一方向交替地排列形成,并且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隔开间隔地交替形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邻接的所述第一挤压部与所述第二挤压部之间的区域、以及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邻接的所述第一挤压部与所述第二挤压部之间的区域,设置有不形成挤压部的非挤压区域,所述第一挤压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第一挤压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长,所述第二挤压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第二挤压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长。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平面图。图2是图1的X1-X’1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B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图1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根据以图1所示的A部分作为基准的变形例的吸收体的挤压部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于作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一次性尿布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性物品1是敞开式尿布。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敞开式尿布,不是预先成形为短裤形的尿布,而是在使用前的状态下成为展开的状态,通过利用胶带等将制品的规定部分相互固定而穿到使用者身上的尿布。另外,尿布也可以是预先成形为短裤形的短裤型尿布,也可以是大人用尿布,还可以是儿童用尿布。另外,在下面的附图的记载中,对于同一个或者类似的部分,赋予相同或者类似的附图标记。但是,应当注意,附图是示意性的,各个尺寸的比例等与实际的尺寸比例是不同的。从而,对于具体的尺寸等,应当参照下面的说明进行判断。另外,不言而喻,在附图彼此之间,也包含着相互尺寸的关系或比例不同的部分。(1)吸收性物品的整体结构图1是吸收性物品1的平面图,图2是图1所示的X1-X1’截面的剖视图。吸收性物品1包括:配置在穿用者的腹部侧的前腰围区域S1、配置在穿用者的背面侧的后腰围区域S2、和对应于穿用者的胯部且位于前腰围区域S1与后腰围区域S2之间的裤裆区域S3。吸收性物品1包括:透液性的表面片10、侧面片60、中间片15、不透液性的外装片20、和吸收体30。吸收性物品1具有在穿用者的身体前侧和身体后侧延伸的前后方向L、与前后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W、朝向穿用者的内方方向T1、和朝向与内方方向相反侧(远离穿用者侧)的外方方向T2。内方方向T1是表面片等的皮肤接触侧,外方方向是非皮肤接触侧。表面片10设置在与穿用者的皮肤接触的皮肤接触侧、表面片10由亲水性无纺织物或织物、开口塑料膜、开口疏水性无纺织物等透液性的片形成。中间片15被接合到表面片10的非皮肤接触侧(外方方向侧)。中间片15被配置在表面片10与吸收体30之间。通过设置中间片15,可以加快体液的吸收速度,并且可以抑制吸收后的体液的返回。中间片15例如使用热风法无纺织物或开孔膜等。另外,吸收性物品也可以不配备中间片15。中间片15与吸收体30相比,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及前后方向上的尺寸短。中间片15配置成覆盖吸收体30的一部分。侧面片60比表面片10更靠内方方向T1,被配置成分别覆盖表面片10在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两端部。对于侧面片60,使用不透液性的片等。侧面片60经由粘接剂粘接到表面片10的皮肤接触侧的面上。在侧面片60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端部,侧面片彼此重叠。在侧面片彼此重叠的部分,在沿着前后方向L伸长的状态下设置防漏弹性材料61。利用侧面片60和防漏弹性材料61构成防止排泄物的侧漏的防漏壁。防漏壁在吸收体3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沿着吸收性物品1的前后方向设置。外装片20包括:与衣服接触的背面无纺织物21、比背面无纺织物21更靠皮肤侧且由防水膜(例如,聚乙烯)等形成的不透液性的背面膜22。背面膜22由透湿或者非透湿性的膜构成。吸收体30设置在外装片20和表面片10及中间片15之间。吸收体30吸收穿用者的体液。吸收体30由包括粉碎纸浆或高吸收性聚合物等吸收材料的吸收性芯、和被覆吸收性芯的薄纸等吸收性片形成。对于吸收体的结构,将在后面详细地进行说明。侧面片60及外装片20在比表面片10更靠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被相互接合起来。侧面片60及外装片20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在裤裆区域S3向宽度方向内侧凹入。裤裆区域S3的凹入的周围的区域成为沿着穿用者的腿部周围配置的腿部周围区域。在腿部周围区域,配置有在前后方向上伸缩的腿部周围弹性材料25。腿部周围弹性材料25沿着前后方向L配置,在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有三个。腿部周围弹性材料25在沿前后方向伸长的状态下配置在侧面片60与背面膜22之间。在后腰围区域S2,设置有固定构件41,所述固定构件比侧面片60及外装片20向宽度方向外侧伸出。固定构件41被接合于外装片20与侧面片60之间。固定构件41比表面片10更向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伸出。固定构件41由卡合到后面描述的目标部(图中未示出)上的挂钩部41A和安装有挂钩部41A的固定片41B构成。(2)吸收体的结构其次,对于吸收体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吸收体包括含有纸浆和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吸收芯、以及包裹吸收芯的薄纸。薄纸包括配置在吸收芯的皮肤面侧的上层薄纸和配置在非皮肤面侧的下层薄纸。另外,在附图中,为了方便起见,省略了薄纸。本实施方式的吸收芯包含有单位面积重量254.4g/m2的纸浆、单位面积重量228.3g/m2的高吸收性聚合物。高吸收性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吸收性物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收性物品,配备有透液性的表面片、不透液性的背面片、设置在所述表面片与所述背面片之间且包含有纤维及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吸收体,在所述吸收体上形成有多个在厚度方向上压缩了所述吸收体的挤压部,所述挤压部包括:在与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交叉的第一倾斜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挤压部、和在与所述第一倾斜方向交叉并且与所述长度方向及所述宽度方向交叉的第二倾斜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挤压部,所述第一挤压部及所述第二挤压部沿着作为所述长度方向及所述宽度方向之一的第一方向交替地排列形成,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隔开间隔地交替形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邻接的所述第一挤压部和所述第二挤压部之间的区域、以及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邻接的所述第一挤压部和所述第二挤压部之间的区域,设置有不形成所述挤压部的非挤压区域,所述第一挤压部在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比所述第一挤压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长,所述第二挤压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第二挤压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11.20 JP 2012-2538351.一种吸收性物品,配备有透液性的表面片、不透液性的背面片、设置在所述表面片与所述背面片之间且包含有纤维及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吸收体,在所述吸收体上形成有多个在厚度方向上压缩了所述吸收体的挤压部,在将所述吸收体在其厚度方向上划分成皮肤侧区域、中央区域以及非皮肤侧区域的情况下,所述中央区域与所述皮肤侧区域及所述非皮肤侧区域相比,所述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密度高,所述挤压部具有:从所述吸收体的皮肤接触侧向非皮肤接触侧凹入的表面侧凹部、以及从所述吸收体的所述非皮肤接触侧向所述皮肤接触侧凹入的背面侧凹部,所述表面侧凹部和所述背面侧凹部分别包括:在与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交叉的第一倾斜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挤压部、和在与所述第一倾斜方向交叉并且与所述长度方向及所述宽度方向交叉的第二倾斜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挤压部,所述第一挤压部及所述第二挤压部沿着作为所述长度方向及所述宽度方向之一的第一方向交替地排列形成,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隔开间隔地交替形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邻接的所述第一挤压部和所述第二挤压部之间的区域、以及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邻接的所述第一挤压部和所述第二挤压部之间的区域,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尾隆范森浩喜
申请(专利权)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