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5564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2 0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输送装置,属于自动化机电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产品需要在传送带上以固定角度传输的问题。本自动化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还包括两条挡边,两条挡边相互平行设置在输送带的输送表面上,且挡边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设置,还包括载物板,载物板通过转轴设置在两条挡边之间,且转轴与挡边垂直,载物板顶部具有载物槽,载物板底部可拆卸的连接有配重装置,且能通过调整配重装置来调整载物槽槽口的朝向。将产品置于载物槽内,载物槽起到了定位的作用,由于载物板底部接有配重装置,因此配重装置和转轴配合能使载物板形成一个固定的角度,使得载物槽槽口的朝向十分稳定,因此本输送装置十分适合需要固定角度进行输送的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化机电
,涉及一种自动化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17世纪中,美国开始应用架空索道传送散状物料;19世纪中叶,各种现代结构的传送带输送机相继出现。1868年,在英国出现了皮带式传送带输送机;1887年,在美国出现了螺旋输送机;1905年,在瑞士出现了钢带式输送机;1906年,在英国和德国出现了惯性输送机。此后,传送带输送机受到机械制造、电机、化工和冶金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断完善,逐步由完成车间内部的传送,发展到完成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甚至城市之间的物料搬运,成为物料搬运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现有的传送带可能受到厂房地理位置限制,有些会呈斜坡状设置,而有些又会是水平设置,但某些产品需要在传送带上以固定的角度输送,因此现有的传送带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使产品进行固定角度输送的自动化输送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化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条挡边,所述的两条挡边相互平行设置在输送带的输送表面上,且挡边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设置,还包括载物板,所述的载物板通过转轴设置在两条挡边之间,且所述的转轴与所述的挡边垂直,载物板顶部具有载物槽,载物板底部可拆卸的连接有配重装置,且能通过调整配重装置来调整载物槽槽口的朝向。使用时,将产品置于载物槽内,载物槽起到了定位的作用,由于载物板底部接有配重装置,因此配重装置和转轴配合能使载物板形成一个固定的角度,使得载物槽槽口的朝向十分稳定,因此本输送装置十分适合需要固定角度进行输送的产品。在上述的一种自动化输送装置中,所述的配重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在载物板底部的金属配重盒和吸附在配重盒内的配重块。在上述的一种自动化输送装置中,配重盒内侧面为弧形面,且所述的转轴轴线与配重盒内侧面各处距离相同,所述的配重块呈上下对称结构且配重块顶面与配重块底面对称,配重块底面配合吸附在配重盒内侧面上。因此配重块与配重盒相对调整十分方便,能适应各种不同角度的输送。在上述的一种自动化输送装置中,所述的配重块底面和配重盒内侧面上还分别设有定位块和与定位块配合的定位槽,且当所述的定位块置于定位槽内时,所述的载物槽槽口竖直向上。因此能通过定位块和定位槽的配合方便快速找到载物槽槽口竖直状态的位置。在上述的一种自动化输送装置中,所述的输送带输送表面还设有挡板,所述的挡板与输送带宽度方向平行并与两条挡边连接,且所述的挡板和载物板沿输送带输送方向间隔设置。设置挡板避免产品在倾斜输送时从输送带上滑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使用时,将产品置于载物槽内,载物槽起到了定位的作用,由于载物板底部接有配重装置,因此配重装置和转轴配合能使载物板形成一个固定的角度,使得载物槽槽口的朝向十分稳定,因此本输送装置十分适合需要固定角度进行输送的产品。【附图说明】图1是本输送装置使用状态参考图。图2是本输送装置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输送装置局部俯视图。图中,1、输送带;11、挡边;12、挡板;2、载物板;21、转轴;22、载物槽;3、配重装置;31、配重盒;32、定位槽;33、配重块;34、定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化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I,还包括两条挡边11,两条挡边11相互平行设置在输送带I的输送表面上,且挡边11沿输送带I的输送方向设置,还包括载物板2,载物板2通过转轴21设置在两条挡边11之间,且转轴21与挡边11垂直,载物板2顶部具有载物槽22,载物板2底部可拆卸的连接有配重装置3,且能通过调整配重装置3来调整载物槽22槽口的朝向。进一步的,配重装置3包括可拆卸连接在载物板2底部的金属配重盒31和吸附在配重盒31内的配重块33。配重盒31内侧面为弧形面,且转轴21轴线与配重盒31内侧面各处距离相同,配重块33呈上下对称结构且配重块33顶面与配重块33底面对称,配重块33底面配合吸附在配重盒31内侧面上。配重块33底面和配重盒31内侧面上还分别设有定位块34和与定位块34配合的定位槽32,且当定位块34置于定位槽32内时,载物槽22槽口竖直向上。输送带I输送表面还设有挡板12,挡板12与输送带I宽度方向平行并与两条挡边11连接,且挡板12和载物板2沿输送带I输送方向间隔设置。使用时,将产品置于载物槽22内,载物槽22起到了定位的作用,由于载物板2底部接有配重装置3,因此配重装置3和转轴21配合能使载物板2形成一个固定的角度,使得载物槽22槽口的朝向十分稳定,因此本输送装置十分适合需要固定角度进行输送的产品。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输送带1、挡边11、挡板12、载物板2、转轴21、载物槽22、配重装置3、配重盒31、定位槽32、配重块33、定位块3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专利技术精神相违背的。【主权项】1.一种自动化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条挡边(11),所述的两条挡边(11)相互平行设置在输送带(I)的输送表面上,且挡边(11)沿输送带(I)的输送方向设置,还包括载物板(2),所述的载物板(2)通过转轴(21)设置在两条挡边(11)之间,且所述的转轴(21)与所述的挡边(11)垂直,载物板(2)顶部具有载物槽(22),载物板(2)底部可拆卸的连接有配重装置(3),且能通过调整配重装置(3)来调整载物槽(22)槽口的朝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重装置(3)包括可拆卸连接在载物板(2)底部的金属配重盒(31)和吸附在配重盒(31)内的配重块(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配重盒(31)内侧面为弧形面,且所述的转轴(21)轴线与配重盒(31)内侧面各处距离相同,所述的配重块(33)呈上下对称结构且配重块(33)顶面与配重块(33)底面对称,配重块(33)底面配合吸附在配重盒(31)内侧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重块(33)底面和配重盒(31)内侧面上还分别设有定位块(34)和与定位块(34)配合的定位槽(32),且当所述的定位块(34)置于定位槽(32)内时,所述的载物槽(22)槽口竖直向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带(I)输送表面还设有挡板(12),所述的挡板(12)与输送带(I)宽度方向平行并与两条挡边(11)连接,且所述的挡板(12)和载物板(2)沿输送带(I)输送方向间隔设置。【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输送装置,属于自动化机电
它解决了现有产品需要在传送带上以固定角度传输的问题。本自动化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还包括两条挡边,两条挡边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化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条挡边(11),所述的两条挡边(11)相互平行设置在输送带(1)的输送表面上,且挡边(11)沿输送带(1)的输送方向设置,还包括载物板(2),所述的载物板(2)通过转轴(21)设置在两条挡边(11)之间,且所述的转轴(21)与所述的挡边(11)垂直,载物板(2)顶部具有载物槽(22),载物板(2)底部可拆卸的连接有配重装置(3),且能通过调整配重装置(3)来调整载物槽(22)槽口的朝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树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昌余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