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175511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2 0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感应单元、图像采集单元;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利用所述感应单元检测到目标对象时,解析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信息,得到第一解析结果;判断所述第一解析结果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解析结果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利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二信息;解析所述第二信息,得到第二解析结果;判断所述第二解析结果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得到第二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解析结果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时,执行第一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的智能化发展,用户对电子设备所提供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其中一种服务是电子设备能够检测周围环境,以使用户走进电子设备时,电子设备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目前,电子设备通过长期开启摄像头来检测周围环境,并且,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以及图形处理器(GPU,Graphic Processing Unit)需要对摄像头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严重增加了电子设备的功耗,且缩短了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感应单元、图像采集单元;所述方法包括:利用所述感应单元检测到目标对象时,解析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信息,得到第一解析结果;判断所述第一解析结果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解析结果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利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二信息;解析所述第二信息,得到第二解析结果;判断所述第二解析结果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得到第二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解析结果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时,执行第一操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感应单元,用于检测目标对象;第一解析单元,用于当所述感应单元检测到目标对象时,解析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信息,得到第一解析结果;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解析结果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图像采集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解析结果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采集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二信息;第二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第二信息,得到第二解析结果;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解析结果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得到第二判断结果;执行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解析结果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时,执行第一操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感应单元初步检测目标对象,以判断是否有用户靠近电子设备;然后,通过图像采集单元进一步采集目标对象的第二信息,以精确判断出靠近电子设备的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当判断出靠近电子设备的用户为目标用户时,唤醒所述电子设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由于不必长期开启图像采集单元,并且,感应单元检测目标对象所消耗的功耗较少,因此,电子设备的所消耗的功耗大大降低,且延长了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磁感应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感应单元、图像采集单元;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利用所述感应单元检测到目标对象时,解析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信息,得到第一解析结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单元具体为感应线圈,感应线圈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一区域范围内产生磁场,具体地,如图11所示,N圈导电体组成的线圈通过电流后,在线圈中形成感应磁场,感应磁场又会产生感应电流来抵制通过线圈中的电流,这里,N为大于或等于I的整数,导电体可以是铜线、铁线等。这里,目标对象是指靠近所述电子设备的目标对象,例如用户。当目标对象靠近电子设备时,电子设备中的感应单元将检测到周围的磁场发生变化,导致感应单元中的电流也相应发生变化,如此,感应单元检测到目标对象。感应单元依据线圈内的电流变化或者周围的磁场变化,解析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信息,得到的第一解析结果的是指目标对象对应的电流变化率、和/或电流变化量、和/或者磁场变化率、和/或磁场变化量。步骤102:判断所述第一解析结果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具体地,第一预设条件是指人体形状的电流变化率、和/或电流变化量、和/或者磁场变化率、和/或磁场变化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目标对象靠近电子设备时,需要判断该目标对象是否为人体形状,基于此,需判断第一解析结果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以确定出目标对象的形状是否为人体形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条件可以预先测验得出,具体地,通过不同用户靠近电子设备,模拟出人体形状的电流变化率、和/或电流变化量、和/或者磁场变化率、和/或磁场变化量。步骤103: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解析结果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利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二信息。具体地,当初步判断出目标对象的形状为人体形状时,将进一步开启电子设备中的图像采集单元来采集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上述方案中,图像米集单兀可以是摄像头,相应地,第二?目息可以是图像?目息。步骤104:解析所述第二信息,得到第二解析结果。具体地,采集到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时,在该图像信息中提取特征点集合,特征点集合表征了目标对象的轮廓特征,例如,头部轮廓、躯体轮廓等。步骤105:判断所述第二解析结果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得到第二判断结果。具体地,将目标对象的轮廓特征与预先设置的轮廓特征进行比对,当目标对象的轮廓特征与预先设置的轮廓特征匹配时,第二判断结果为第二解析结果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当目标对象的轮廓特征与预先设置的轮廓特征不匹配时,第二判断结果为第二解析结果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条件可以预先测验得出,具体地,在所述电子设备中注册,并录入特定用户的轮廓特征,当这些特定用户的某一用户靠近电子设备时,电子设备自动通过以上步骤识别该用户,并确定该用户的第一解析结果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第二解析结果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步骤106: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解析结果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时,执行第一操作。这里,第一操作可以是预先设置的某一类操作,例如将所述电子设备由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或者启动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某一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感应单元初步检测目标对象,以判断是否有用户靠近电子设备;然后,通过图像采集单元进一步采集目标对象的第二信息,以精当前第1页1 2 3 4 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感应单元、图像采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利用所述感应单元检测到目标对象时,解析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信息,得到第一解析结果;判断所述第一解析结果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解析结果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利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二信息;解析所述第二信息,得到第二解析结果;判断所述第二解析结果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得到第二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解析结果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时,执行第一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冯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