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旭忠专利>正文

一种眼科注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48358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8 20:44
一种眼科注吸器,包括第一注射装置、第二注射装置、堵塞装置、第一针头、第二针头、弯曲部、连接杆、连接管及气阀,第一注射装置包括第一本体、第一活塞、第一推拉杆、第一横杆、框体及第一弹簧,第二注射装置包括第二本体、第二活塞、第二推拉杆、第二横杆、第二弹簧及支撑杆,堵塞装置包括堵塞头、支撑块及L型部,第一针头呈“Z”字形,第一针头与第一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针头的内部设有第一通道,第二针头呈“Z”字形,第二针头的一端与第二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针头的内部设有第二通道,弯曲部包括左弯曲部及右弯曲部,左弯曲部上设有第一圆孔,第一圆孔与第二通道相通,右弯曲部上设有第二圆孔,第二圆孔与第一通道相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眼科注吸器
技术介绍
眼科临床手术中,通常要对眼部进行冲洗,对于白内障清除手术中更为重要。一般来说,手术前要进行冲洗消毒,在手术中更要及时清理创面。由于在手术时眼内前房压力要求恒定,即在吸取前房残液时为保持前房压力不变,必须同步往内注液。现有的眼科注吸器,医务人员在操作时,既要掌握注吸的速度又要变化注吸的位置而还要注意注吸的角度,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重,容易疲劳,例如手部颤动,针体可能对眼球造成损伤,或者注吸部位与注吸速度的配合不当,影响手术的效果。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眼科注吸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眼科注吸器,所述眼科注吸器包括位于右侧的第一注射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注射装置左侧的第二注射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注射装置上的堵塞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注射装置上的第一针头、位于所述第二注射装置上的第二针头、位于所述第二针头上的弯曲部、位于所述第一注射装置与第二注射装置之间的连接杆、位于所述连接杆下方的连接管及设置于所述连接管上的气阀,所述第一注射装置包括第一本体、位于所述第一本体内部的第一活塞、位于所述第一活塞下方的第一推拉杆、位于所述第一推拉杆下方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周围的框体及位于所述框体与所述第一横杆之间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注射装置包括第二本体、位于所述第二本体内部的第二活塞、位于所述第二活塞下方的第二推拉杆、位于所述第二推拉杆下方的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上方的第二弹簧及位于所述第二本体左右两侧的支撑杆,所述堵塞装置包括堵塞头、位于所述堵塞头左侧的支撑块及位于所述支撑块左侧的L型部,所述第一针头呈“Z”字形,所述第一针头的一端与第一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针头的内部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针头呈“Z”字形,所述第二针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针头的内部设有第二通道,所述弯曲部包括左弯曲部及位于所述左弯曲部右侧的右弯曲部,所述左弯曲部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圆孔,所述第一圆孔与所述第二通道相通,所述右弯曲部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与所述第一通道相通。所述连接杆呈长方体,所述连接杆的左右表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本体及第一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包括第一上端及位于所述第一上端下方的第一下端,所述第一上端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第一上端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下端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第一下端的左侧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活塞的上端呈圆台状,所述第一活塞的下端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一活塞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下端的内表面紧密接触。所述框体呈凹字形,所述框体的上表面上下凹陷形成一凹槽,所述框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收容于所述凹槽中且与所述框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凹槽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堵塞头呈圆柱体,所述支撑块呈圆台状,所述支撑块的右表面与所述堵塞头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连接管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连接管的左右表面相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眼科注吸器眼科注吸器结构简单,在进行注射作业时通过压力带动另一注射装置进行吸液作业,且注射的量与吸收的量的大小相等,从而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工作效率高,使用方便,同时亦可以根据需要仅进行注射作业或者吸液作业,使用方便广,并且针头部位设有弯曲部,以免伤到眼睛,对眼睛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眼科注吸器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眼科注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本技术眼科注吸器的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眼科注吸器包括位于右侧的第一注射装置1、位于所述第一注射装置1左侧的第二注射装置2、设置于所述第二注射装置2上的堵塞装置3、位于所述第一注射装置2上的第一针头4、位于所述第二注射装置2上的第二针头5、位于所述第二针头5上的弯曲部6、位于所述第一注射装置1与第二注射装置2之间的连接杆7、位于所述连接杆7下方的连接管8及设置于所述连接管8上的气阀9。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注射装置1包括第一本体11、位于所述第一本体11内部的第一活塞12、位于所述第一活塞12下方的第一推拉杆13、位于所述第一推拉杆13下方的第一横杆14、位于所述第一横杆14周围的框体15及位于所述框体15与所述第一横杆14之间的第一弹簧16。所述第一本体11包括第一上端112及位于所述第一上端112下方的第一下端111,所述第一上端112与所述第一下端111一体成型。所述第一上端112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第一上端112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通孔113,所述第一通孔113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一下端111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第一下端111的左侧设有第二通孔114,所述第二通孔114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一活塞12的上端呈圆台状,其与所述第一上端112的形状对应,所述第一活塞12的下端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一活塞1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下端111的内表面紧密接触,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活塞12上方的空间与所述第一活塞12的下方的空间分隔开。所述第一推拉杆13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推拉杆13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活塞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拉杆13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下端111的下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一下端111的下方,所述第一推拉杆13与所述第一下端111的下表面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推拉杆13可以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横杆14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14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推拉杆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体15呈凹字形,所述框体15的上表面上下凹陷形成一凹槽,所述框体15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本体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14收容于所述凹槽中且与所述框体15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横杆14可以在所述凹槽中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弹簧16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弹簧16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杆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6的下端与所述凹槽的底面固定连接。如图1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眼科注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科注吸器包括位于右侧的第一注射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注射装置左侧的第二注射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注射装置上的堵塞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注射装置上的第一针头、位于所述第二注射装置上的第二针头、位于所述第二针头上的弯曲部、位于所述第一注射装置与第二注射装置之间的连接杆、位于所述连接杆下方的连接管及设置于所述连接管上的气阀,所述第一注射装置包括第一本体、位于所述第一本体内部的第一活塞、位于所述第一活塞下方的第一推拉杆、位于所述第一推拉杆下方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周围的框体及位于所述框体与所述第一横杆之间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注射装置包括第二本体、位于所述第二本体内部的第二活塞、位于所述第二活塞下方的第二推拉杆、位于所述第二推拉杆下方的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上方的第二弹簧及位于所述第二本体左右两侧的支撑杆,所述堵塞装置包括堵塞头、位于所述堵塞头左侧的支撑块及位于所述支撑块左侧的L型部,所述第一针头呈“Z”字形,所述第一针头的一端与第一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针头的内部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针头呈“Z”字形,所述第二针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针头的内部设有第二通道,所述弯曲部包括左弯曲部及位于所述左弯曲部右侧的右弯曲部,所述左弯曲部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圆 孔,所述第一圆孔与所述第二通道相通,所述右弯曲部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与所述第一通道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科注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科注吸器包括位于右侧的第一注射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注射装置左侧的第二注射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注射装置上的堵塞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注射装置上的第一针头、位于所述第二注射装置上的第二针头、位于所述第二针头上的弯曲部、位于所述第一注射装置与第二注射装置之间的连接杆、位于所述连接杆下方的连接管及设置于所述连接管上的气阀,所述第一注射装置包括第一本体、位于所述第一本体内部的第一活塞、位于所述第一活塞下方的第一推拉杆、位于所述第一推拉杆下方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周围的框体及位于所述框体与所述第一横杆之间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注射装置包括第二本体、位于所述第二本体内部的第二活塞、位于所述第二活塞下方的第二推拉杆、位于所述第二推拉杆下方的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上方的第二弹簧及位于所述第二本体左右两侧的支撑杆,所述堵塞装置包括堵塞头、位于所述堵塞头左侧的支撑块及位于所述支撑块左侧的L型部,所述第一针头呈“Z”字形,所述第一针头的一端与第一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针头的内部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针头呈“Z”字形,所述第二针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针头的内部设有第二通道,所述弯曲部包括左弯曲部及位于所述左弯曲部右侧的右弯曲部,所述左弯曲部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圆 孔,所述第一圆孔与所述第二通道相通,所述右弯曲部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与所述第一通道相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忠刘巧玲韩松
申请(专利权)人:刘旭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