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机构以及自动盖章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2436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1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办公自动化领域,提供一种翻转机构,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外框、翻转体以及支架,于容纳腔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U型架,翻转体包括本体以及设置于本体上的凸起,翻转体位于U型架的正下方,且各U型架沿竖直向下的投影均位于凸起的同一侧且靠近凸起,翻转体于凸起的正下方位置水平穿设有转轴,且转轴的长度方向与各U型架的排列方向相同,每一U型架均具有夹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自动盖章机,包括上述翻转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翻转机构采用支架驱使翻转体竖直移动,且在该过程中实现翻转动作,不但结构简单,控制也比较方便,而将其应用于盖章机中,盖章自动化程度非常高,不但大大降低操作人员工作量,同时盖章效率非常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办公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翻转机构以及自动盖章机
技术介绍
技术图纸是工程技术界的交流语言,是指导加工生产和施工管理的文件。每个实际工程都需要设计人员设计制作出大量的图纸,图幅大小不等,并且图纸需要多份的复印件发给工程的相关各方,发送前每张图纸上都需要加盖公章。为了保证整齐性,每张图纸最后都统一折叠成统一尺寸,且每套图纸都需要保持图号的连续性。不同图纸需要签章的种类和数量也不相同,且一个公司的实物签章出于管理的要求和限制,其个数极少。目前完成上述工作的流程是,先将每张图纸都折叠成成A4大小,图纸的标题栏要外露,并且理清序号,保证图纸顺序的连续性,然后依靠人工给每张图纸盖章,盖章后要手动保持图纸原有的顺序。由于上述条件的限制,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和要求,不能投入更多的人力,这势必会消耗大量的时间,无法保证图纸发送的进度,同时连续单一的操作也会极大的威胁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转机构以及自动盖章机,旨在用于解决现有的批量盖章比较麻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翻转机构,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外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翻转体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翻转体沿所述容纳腔竖直方向上移动的支架,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设置有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至少一个U型架,所述翻转体包括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且竖直朝上与所述U型架一一对应的凸起,所述翻转体位于所述U型架的正下方,且各所述U型架沿竖直向下的投影均位于所述凸起的同一侧且靠近所述凸起,所述翻转体于所述凸起的正下方位置水平穿设有与所述翻转体可转动连接的转轴,且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与各所述U型架的排列方向相同,每一所述U型架均具有所述翻转体翻转后供与其对应的所述凸起伸入的夹口。具体地,沿垂直于所述转轴方向每一所述凸起的外表面与和其两侧的所述本体外表面依次连接形成绕所述U型架转动的转动面,所述转动面包括依次平滑连接的第一平面、第一圆弧面、第二圆弧面、第三圆弧面以及第二平面,且所述第一圆弧面、所述第二圆弧面以及所述第三圆弧面依次连接形成所述凸起,所述U型框具有与所述第一圆弧面以及所述第三圆弧面配合的两个圆柱面,两个所述圆柱面分别位于所述夹口的上端部与下端部,且两者相对设置。进一步地,于所述外框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滑槽,且两所述滑槽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转轴的两个端部分别滑设于两个所述滑槽内,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外框的外侧且与所述转轴的两个端部均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滑板以及用于连接两所述滑板的横梁,两所述滑板分别滑设于两所述滑槽内,且所述转轴的两个端部分别于两个所述滑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滑槽的内壁均具有凸出其内壁的阶梯面,所述滑板嵌设于所述滑槽内,且所述滑板的内表面抵接于和其对应的阶梯面上。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支架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竖直设置,且其推杆与所述支架的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自动盖章机,包括上端为第一开口的存放箱以及正对所述第一开口的印章,还包括上述的翻转机构,所述翻转体的本体上设置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处且正对所述存放箱底面的第一吸附面板,于所述存放箱内水平设置有可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一托板,且于所述存放箱底部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托板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件,所述外框具有供所述第一吸附面板穿过的上端口以及供所述第一托板穿过的下端口,所述上端口与所述下端口均正对所述第一开口且所述印章位于所述上端口上方。进一步地,还包括抽取机构以及与所述存放箱并排设置的收集箱,所述抽取机构包括正对所述收集箱底面的第二吸附面板以及水平移动所述第二吸附面板至翻转后所述第一吸附面板正上方的第二伸缩杆,且所述收集箱的上端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吸附面板正对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吸附面板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推杆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箱的上端设置有延伸至所述存放箱正上方的滑道,所述第二吸附面板滑设于所述滑道上。进一步地,于所述收集箱内水平设置有第二托板,于所述第二托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收集箱的底面之间间隔设置有若干压簧。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翻转机构中,当支架控制翻转体向上移动时,翻转体凸起的一侧与U型架的下表面接触,而且在翻转体继续提升的过程中,U型架对翻转体的接触部位产生抵压力,从而使得翻转体绕转轴向U型架一侧向上转动,且在转动的过程中凸起沿U型架的夹口伸入U型架内,并逐渐使得凸起处于水平状态,此时翻转体整体翻转90度,且在翻转体继续提升后,夹口的顶面对伸入U型架内的抵触,使得翻转体整体绕转轴继续向上转动,且凸起逐渐由U型架的夹口转出,当凸起完全由U型架内转出时,翻转体再次向上转动90度,而在翻转体后续提升的过程中,由于U型架不会对翻转体产生作用,翻转体在竖直上移的过程中不会产生翻转,对此在支架控制翻转体上升时,U型架还使得翻转体完成翻转过程,且翻转角度为180度,反之当翻转180度的翻转体位于U型架上方支架控制其下移后,U型架还可驱使翻转体完成180度的翻转动作。在上述翻转机构的工作过程中,通过支架与U型架的配合使得翻转体在竖直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还产生180度的翻转动作,不但结构比较简单,而且控制比较方便,只需驱使支架控制翻转体竖直方向上移动。而当这种翻转机构应用于盖章机中,在翻转体的本体上设置第一吸附面板,待盖章纸依次叠放于第一托板上,且在驱动件的作用下第一托板将其上的待盖章纸支撑至与第一吸附面板接触,第一吸附面板对该待盖章纸产生吸附作用,且在支架的控制下使得翻转体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产生翻转,当其翻转180度后第一吸附面板吸附的待盖章纸与印章正对,且在翻转体继续上移过程中完成盖章过程,然后第一吸附面板解除对该纸张的吸附作用,且在将其取走后,支架又控制翻转体下移以继续下一张待盖章纸的吸附盖章动作。在整个盖章过程中,盖章机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可以大大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不但结构比较简单,而且盖章效率非常尚O【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翻转机构的外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翻转机构的翻转体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翻转机构的翻转体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盖章机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盖章机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翻转机构1,主要将其应用于盖章机中以使盖章机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性能,主要包括外框11、翻转体12以及支架13,外框11内具有容纳腔111,而翻转体12则位于该容纳腔111内,而支架13则作为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翻转机构以及自动盖章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翻转机构,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外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翻转体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翻转体沿所述容纳腔竖直方向上移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设置有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至少一个U型架,所述翻转体包括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且竖直朝上与所述U型架一一对应的凸起,所述翻转体位于所述U型架的正下方,且各所述U型架沿竖直向下的投影均位于所述凸起的同一侧且靠近所述凸起,所述翻转体于所述凸起的正下方位置水平穿设有与所述翻转体可转动连接的转轴,且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与各所述U型架的排列方向相同,每一所述U型架均具有所述翻转体翻转后供与其对应的所述凸起伸入的夹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兆营刘斌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