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峰专利>正文

一体式散热结构的LED照明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2405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1 1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涉及一体式散热结构的LED照明灯,将灯体外壳和散热的功能融为一体,在上盖板上采用对应单颗LED发光芯片的芯片分隔单元,减少芯片散热的热阻,让芯片进行正面散热,用整个外壳作为芯片的散热结构,简化了LED照明灯的组装结构,精简了所需要的配件,安装简单易于自动化组装。整个上盖板整体作为一个大型的整体的散热结构,实现了从未有过的正面散热体系。而且由于结构设计的特殊结构,在LED发光芯片和金属上盖板之间没有任何绝缘阻热结构,LED发光芯片和上盖板之间是真空环境。所有的热量能够直接由LED发光芯片散发出去。而整个上盖板都能够成为整个LED照明灯的散热器,热量迅速传导出去,温度不会累积,能够有效延长LED照明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LED照明结构,尤其涉及适用于LED照明灯的散热结构以及具备该散热结构的LED照明灯。【
技术介绍
】现有的LED灯结构复杂,组装繁琐,需要多个部件组装在一起,需要人工手工安装装配,效率低,无法实现自动化升级。一般LED灯包含被银胶封装的灯珠,灯珠焊接在PCB板上,PCB板通过导热胶黏贴到铝基板上进行散热,铝基板之下通常还需要加设散热器,辅助进行散热,而在灯珠之上还需要配置一个配光透镜,配光透镜通过外壳固定安装在灯珠上。这样的结构需要的配件非常多而零碎,而且灯珠内发光芯片产生的热量通过层层包裹非常难以传导出来,原有的基于LED发光芯片的SMD封装、直插封装以及COB封装,LED发光芯片的散热途径只能是:LED发光芯片一固晶胶体一PCB铜箔一绝缘层一铝基板一导热硅胶一散热器的传导散热模式,整灯体积大且热阻过大,有时会使得整灯温度达到80°C或更高。这样会导致内部元件热量累积,温度升高,长此以往,严重影响了 LED芯片的寿命,导致LED使用年限短,过早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简化结构、一体式散热的LED照明灯,该LED照明灯包括PCB板、上盖板、下底板,该上盖板、PCB板和下底板层叠粘合组装在一起,其中:在PCB板上固晶并搭线若干颗LED发光芯片;上盖板包括周边区域和镂空区域,其中镂空区域对应PCB板上的LED发光芯片布置区域,该镂空区域包含多个芯片分隔单元,每个芯片分隔单元对应一颗LED发光芯片。在该PCB板上,该LED发光芯片的周边喷涂有绝缘反光漆层。该芯片分隔单元为镂空的小格子,包括上表面、下底面和侧壁面,侧壁面连接上表面和下底面。该上表面的高度低于周边区域的表面高度,而下底面贴合在PCB板的绝缘反光漆层上,该侧壁面构成一个容纳单颗LED发光芯片的空间。该侧壁面为倾斜侧面,下底面的开口小,而上表面开口大。在该PCB板上矩形阵列了多个LED发光芯片,而对应的上盖板上设有矩形阵列的芯片分隔单元。在该PCB板上扇形阵列了多个LED发光芯片,而对应的上盖板上设有扇形阵列的芯片分隔单元。本专利技术所述涉及一体式散热结构,将灯体外壳和散热的功能融为一体,在上盖板上采用对应单颗LED发光芯片的芯片分隔单元,减少芯片散热的热阻,让芯片进行正面散热,用整个外壳作为芯片的散热结构,简化了 LED灯的组装结构,精简了所需要的配件,安装简单易于自动化组装。而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一体散热结构,在PCB铜箔线路面放置LED发光芯片位置就开始散热处理,LED发光芯片发出的热量,以最短路径扩散到上盖板的镂空区域上。该镂空区域与周边区域是一个整体,从而灯体的六面都是散热面,灯体可以制作成6mm厚,极限可以2mm左右。温度控制在室温25°时最低在45°左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体式散热结构的LED照明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体式散热结构的LED照明灯的上盖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体式散热结构的LED照明灯上盖板发光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体式散热结构的LED照明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上盖板;11、周边区域;12、镂空区域;121、芯片分隔单元;1211、上表面;1212、下底面;1213、侧壁面;20、PCB板;21、LED发光芯片;30、下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考附图1:其中示出了一体式散热的LED照明灯,该LED照明灯主要包括PCB板20、上盖板10、下底板30,该上盖板10、PCB板20和下底板30层叠粘合组装在一起,PCB板被上盖板10和下底板30封装在其中。在该PCB板20上固晶并搭线若干颗LED发光芯片21 ;LED发光芯片21通过固晶并搭线装设在PCB板20上,在PCB板20上LED发光芯片所固定的位置周边喷涂有绝缘反光漆层,只是在PCB板20上预留出安装LED发光芯片21的位置,且在PCB板20上预制了连接LED发光芯片和电路的金线。请参考附图2:该上盖板10包括周边区域11和镂空区域12,其中镂空区域12对应PCB板20上的LED发光芯片布置区域,该镂空区域12包含多个芯片分隔单元121,每个芯片分隔单元121对应一颗LED发光芯片21。请参考附图3:该芯片分隔单元121为镂空的小格子,包括上表面1211、下底面1212和侧壁面1213,侧壁面1213连接上表面1211和下底面1212。该上表面1211的高度低于周边区域11的表面高度,而下底面1212贴合在PCB板20的绝缘反光漆层上,该侧壁面1213构成一个容纳单颗LED发光芯片21的空间。该侧壁面1213为倾斜侧面,下底面的开口小,而上表面开口大。在该PCB板20上矩形阵列了多个LED发光芯21,而对应的上盖板10上设有矩形阵列的芯片分隔单元121,芯片分隔单元121对应每一颗LED发光芯片,分别将不同的LED发光芯片纳入到不同的芯片分隔单元121中。请参考附图4:在该PCB板20上扇形阵列了多个LED发光芯片21,而对应的上盖板10上设有扇形阵列的芯片分隔单元,芯片分隔单元对应每一颗LED发光芯片21,分别将不同的LED发光芯片21纳入到不同的芯片分隔单元121中。由于单颗LED发光芯片21直接纳入到分隔单元121中,LED发光芯片21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直接根据热量上升原理从芯片上方散热,而金属的上盖板则成为最佳的散热导热结构,由于在镂空区域有若干个芯片分隔单元,每个单元结构都直接负责单颗LED发光芯片散热。整个上盖板10整体成为一个大型的整体的散热结构,实现了从未有过的正面散热体系。而且由于结构设计的特殊结构,在LED发光芯片和金属上盖板之间没有任何绝缘阻热结构,LED发光芯片和上盖板之间是真空环境。所有的热量能够直接由LED发光芯片散发出去。而整个上盖板都能够成为整个LED照明灯的散热器,热量迅速传导出去,温度不会累积,能够有效延长LED照明灯的使用寿命。而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一体散热结构,在PCB铜箔线路面放置LED发光芯片位置就开始散热处理,LED发光芯片发出的热量,以最短路径扩散到上盖板的镂空区域上。该镂空区域与周边区域是一个整体,从而灯体的六面都是散热面,灯体可以制作成6_厚,极限可以2mm左右。温度控制在室温25°时最低在45°左右。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专利技术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一体式散热结构的LED照明灯,其特征在于,该LED照明灯包括PCB板、上盖板、下底板,该上盖板、PCB板和下底板层叠粘合组装在一起,其中: 在PCB板上固晶并搭线若干颗LED发光芯片; 上盖板包括一体的周边区域和镂空区域,其中镂空区域对应PCB板上的LED发光芯片布置区域,该镂空区域包含多个芯片分隔单元,每个芯片分隔单元对应一颗LED发光芯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式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式散热结构的LED照明灯,其特征在于,该LED照明灯包括PCB板、上盖板、下底板,该上盖板、PCB板和下底板层叠粘合组装在一起,其中:在PCB板上固晶并搭线若干颗LED发光芯片;上盖板包括一体的周边区域和镂空区域,其中镂空区域对应PCB板上的LED发光芯片布置区域,该镂空区域包含多个芯片分隔单元,每个芯片分隔单元对应一颗LED发光芯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
申请(专利权)人:李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