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复合安全生态浮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22008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1 1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复合安全生态浮岛,包括若干浮岛单元,浮岛单元内设置有浮体框,浮体框内设置有天然纤维植物基层,天然纤维植物基层上设置有种植孔,种植孔内种植有植物,天然纤维植物基层的下方位于所述浮体框的底部设置有水交换孔;浮体框的底部还设置有生物膜载体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的天然纤维植物基层更起到了可以种植各种天然植物的特点,并且设置的浮岛单元之间通过各种形式自锁连接,使得浮岛具有浮力大、稳定性强,有足够的力学性能的特点,能够满足布置水域安全救生的保障需求,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抗老化、抗腐蚀,使用寿命长,无二次污染,保护环境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复合安全生态浮岛
技术介绍
生态浮岛技术就是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磷的含量的人工浮岛。是以可漂浮材料为基质或载体,将高等水生植物栽植到富营养化水域中,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或吸附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例如总磷、氨氮、有机物等,使得水体的营养得到转移,减轻水体由于封闭或自循环不足带来的水体腥臭、富营养化现象,削减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污染物,特别是对藻类有很好的抑制效果。从而达到了改善并净化水质,有很好的景观效果,创造了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虽然经过几十年的研宄发展,国内外生态浮岛技术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及不足。浮岛材料多以塑料材料与泡沫为主。塑料材料浮岛,抗腐蚀能力差、抗紫外能力差、易老化,不能长期使用,维修不便;泡沫板浮岛物理强度低,抗风浪能力弱,且不能很好的抗击水流的冲击,极易破损,只能在静态的水域环境中使用,且使用寿命短。而且,这两类材料的浮岛浮力小,不能种植陆生植物,更为严重的是这两类材料在应力作用下易折损、破裂,流失于水中不易打捞,反而造成环境污染与安全隐患。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复合安全生态浮岛,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复合安全生态浮岛,包括若干浮岛单元,所述浮岛单元内设置有浮体框,所述浮体框内设置有天然纤维植物基层,所述天然纤维植物基层上设置有若干种植孔,所述种植孔内设置有种植植物,所述天然纤维植物基层的下方位于所述浮体框的底部设置有水交换孔;此外所述浮体框的底部还设置有生物膜载体单元。进一步的,浮岛浮体框内设置有天然纤维植物基层。其厚度根据种植植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可以在上面种植水生植物,陆生植物,也可种植草皮,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可满足景观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膜载体单元包括复合土著微生物与生物膜载体填料,所述的生物膜载体填料上充满着复合土著微生物,这种独特的设计能够快速形成生物膜,为微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复合各类水生生物和水禽的栖息生存需求,全方位体现强大的生态圈效应。进一步的,所述浮岛单元之间通过通过多种形式自锁连接形成稳固的整体,可有效抗击水流的冲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且浮岛单体还具有可扩展性,易于拼接,可自由组合,易于施工,安装、维护方便。进一步的,所述浮体框的材质为聚氨酯材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的若干浮岛单元进而使得本技术具有安全生态浮岛的效果,另外在浮体框内部设置的天然纤维植物基层更起到了可以种植各种天然植物的特点,并且设置的浮岛单元之间通过多种形式自锁连接,使得浮岛具有浮力大、稳定性强,有足够的力学性能的特点,能够满足布置水域安全救生的保障需求。此外本技术还具抗老化、抗腐蚀,使用寿命长,无二次污染,保护环境等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生态浮岛正视图;图中:1、浮岛单元;2、浮体框;3、天然纤维植物基层;4、种植孔;5、植物;6、水交换孔;7、生物膜载体单元;8、复合土著微生物;9、生物膜载体填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复合安全生态浮岛,包括若干浮岛单元1,所述浮岛单元I内设置有浮体框2,所述浮体框2内设置有天然纤维植物基层3,所述天然纤维植物基层3上设置有若干种植孔4,所述种植孔4内设置有种植植物5,所述天然纤维植物基层3的下方位于所述浮体框2的底部设置有水交换孔6 ;此外所述浮体框2的下方还设置有生物膜载体单元7。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膜载体单元7包括复合土著微生物8与生物膜填料9,所述复合土著微生物8上设置有生物膜填料9。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浮岛单元I之间通过通过多种形式自锁连接。,其中浮岛单元I具有可拓展性,可以自由组合并且易于施工。进一步的,所述浮体框2的材质为聚氨酯,其中聚氨酯材料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可以抵消浮岛在水面上受到的各方面的冲击力及浮岛单体之间的碰撞与摩擦力,并且有非常强的抗腐蚀性及抗老化能力。其中,可以在聚氨酯材质的浮体框2上覆盖天然纤维基质3,在天然纤维基质上留有种植孔4,可种植植物5,在聚氨酯浮体框2底部留有水交换孔6,水交换孔6的作用是使得浮岛上的水可以快速流入水体当中;生物膜载体单元是由复合土著微生物8与生物膜载体填料9组成,生物膜载体填料9是由单点悬挂于聚氨酯浮体框2底部,生物膜载体填料9的优点多孔的、分散性强、比表面积大,可以为复合土著微生物8提供栖息场所。并且,选用浮岛与复合土著微生物、生物膜载体填料联用,这种独特设计更适应生物栖息的多孔性基质材料,符合各类水生生物和水禽的栖息生存需求,全方位体现强大的生态圈效应,此外,浮岛具备足够的力学性能,每平方米可以承受100公斤以上的重量,满足布置水域安全救生保障需求。并且安装、维护操作方便。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若干浮岛单元进而使得本技术具有安全生态浮岛的效果,另外在浮体框内部设置的天然纤维植物基层更起到了可以种植各种天然植物的特点,并且设置的浮岛单元之间通过多种形式自锁连接,使得浮岛具有浮力大、稳定性强,有足够的力学性能的特点,能够满足布置水域安全救生的保障需求。此外本技术还具抗老化、抗腐蚀,使用寿命长,无二次污染,保护环境等特点。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多功能复合安全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浮岛单元(I),所述浮岛单元(I)内设置有浮体框(2),所述浮体框(2)内设置有天然纤维植物基层(3),所述天然纤维植物基层(3)上设置有若干种植孔(4),所述种植孔(4)内种植有植物(5),所述天然纤维植物基层(3)的下方位于所述浮体框(2)的底部设置有水交换孔¢);此外所述浮体框(2)的下方还设置有生物膜载体单元(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复合安全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载体单元(7)包括复合土著微生物(8),所述复合土著微生物(8)上设置有生物膜载体填料(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复合安全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岛单元(I)之间通过自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复合安全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框(2)的材质为聚氨酯。【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复合安全生态浮岛,包括若干浮岛单元,浮岛单元内设置有浮体框,浮体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复合安全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浮岛单元(1),所述浮岛单元(1)内设置有浮体框(2),所述浮体框(2)内设置有天然纤维植物基层(3),所述天然纤维植物基层(3)上设置有若干种植孔(4),所述种植孔(4)内种植有植物(5),所述天然纤维植物基层(3)的下方位于所述浮体框(2)的底部设置有水交换孔(6);此外所述浮体框(2)的下方还设置有生物膜载体单元(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妹林绚丽霍石磊白培峰王少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阳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