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免耕施肥种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06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铃薯免耕施肥种植机,旨在提供一种播种马铃薯时可免去多次耕翻土地的马铃薯免耕施肥种植机。它包括开沟铲和地轮,所述开沟铲为犁体铧式开沟铲;所述地轮由中心轴、侧板和压杆组成,压杆装在两侧板之间并沿两侧板的边缘等间隔分布,中心轴装在两侧板中心的轴承上,其两端通过连杆与机架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拖拉机作牵引,能一次性在硬地、留荐地上开出种植沟。而采用压杆的地轮为笼式结构,能在不同地表保持与种床紧密相贴,起到传动不打滑,粉土、镇压、平整地垄一次性高效完成的作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尤其涉及一种种植马铃薯的机械。
技术介绍
根据我国马铃薯作物的种植情况调查,马铃薯种植适宜性强,涉及面广,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农艺要求,主要分为平地播种、起垄播种、免耕播种三种种植方式。已逐步由机械替代,由于平作、起垄种植机采用的是靴式开沟器和双地轮传动装置,播种前必须先将地面耕种好才能播种,否则开沟器无法开沟,根茬堵塞,地轮打滑影响播种质量。免耕种植,由于减少一次土地耕翻,墒情好,出苗率高,水份、养份不会流失,省时省工,种植成本低,因此,是一种较理想的耕作技术。但是,目前还没有马铃薯免耕种植的专用播种机具,采用平地播种和起垄播种的机械不能达到免耕的目的,目前仍是以人工畜力犁播的方式耕种,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种植质量差,严重制约着马铃薯免耕种植技术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播种马铃薯时可免去多次耕翻土地的种植机。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开沟铲和地轮,所述开沟铲为犁体铧式开沟铲;所述地轮由中心轴、侧板和压杆组成,压杆装在两侧板之间并沿两侧板的边缘等间隔分布,中心轴装在两侧板中心的轴承上,其两端通过连杆与机架铰接。本技术采用犁体铧式开沟铲,能一次性在硬地、留荐地上开出种植沟;-->而采用压杆的地轮为笼式结构,能在不同地表保持与种床紧密相帖,起到传动不打滑,粉土、镇压、平整地垄一次性高效完成的作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由机架3、悬挂架2、犁体铧式开沟铲4、复土板8、地轮7、排种箱5、排肥箱1、排种排肥机构6等组成。地轮7由中心轴、侧板和压杆组成,压杆装在两侧板之间并沿两侧板的边缘等间隔分布,中心轴装在两侧板中心的轴承上,其两端通过连杆与机架3铰接。悬挂架2与小四轮拖拉机悬挂拉杆连接,犁体铧式开沟铲4固定在机架3下方两侧,排肥箱1和排种箱5分别安装在机架3的上方,排肥排种机构6安装在犁体铧式开沟铲4的后部,并使其下端紧靠犁体铧式开沟铲4,使肥料、薯种准确投入沟中,两复土板8对称装在机架3下方并位于犁体铧式开沟铲4之后,地轮7通过连杆铰接在机架3的后端。工作时,随着拖拉机前进的牵引,犁体铧式开沟铲4顺利入土,将硬地及根茬向两侧松翻,此时地轮7跟着开始转动,带动排肥排种机构6工作,将肥料和种子准确投到犁体铧式开沟铲4开出的沟中,随后复土板8将种沟盖严。此时,地轮7带动排肥排种机构6工作,同时将耕翻的土块压碎,平整压实,从而完成从耕地开沟、播肥播种,覆盖镇压工作过程。由于减少一次土地耕翻,墒情好,出苗率高,通过地轮7平实镇压,种床水份养份不会流失,达到了省时、省工、种植质量保证、生产成本降低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铃薯免耕施肥种植机,包括开沟铲和地轮(7),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沟铲为犁体铧式开沟铲(4);所述地轮(7)由中心轴、侧板和压杆组成,压杆装在两侧板之间并沿两侧板的边缘等间隔分布,中心轴装在两侧板中心的轴承上,其两端通过连杆与机架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免耕施肥种植机,包括开沟铲和地轮(7),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沟铲为犁体铧式开沟铲(4);所述地轮(7)由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金华王仁廷何玉华索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襄垣县华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农机制造分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