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市政工程专用井盖,所述井盖包括环形盖圈、与环形盖圈铰接的活动盖,所述环形盖圈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所述活动盖形状与环形盖圈相适应,所述活动盖上端面设有一“T”形凹槽,所述“T”形凹槽包括与所述铰接轴垂直的第一槽、垂直连接于第一槽的第二槽,所述第一槽一侧设有凹槽盖,所述第一槽两端设有一对通孔,所述一对通孔内设有与所述“T”形凹槽相适应的“T”形撬杆,所述“T”形撬杆包括设在第一槽内的第一杆和垂直连接于第一杆的第二杆,所述第二杆为空心圆柱结构并套设有拉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市政工程专用井盖,通过设在井盖上的撬杆可以方便实现井盖的开启,且环形盖圈与活动盖之间设有密封圈防止漏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井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市政工程专用井盖。
技术介绍
在城市马路主干线上铺设井盖属于市政工程部门的常见任务,传统的市政工程用的井盖为了牢固和防盗,制造的质量较大、安装紧密,管线维护或发生突发性事件需要打开井盖的时候,往往不能立即开启,工作计划不能按时进行,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还需要运输来专门的开盖装置进行开启,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市政工程专用井盖,解决井盖开启不便而且需要专门的开盖装置开启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市政工程专用井盖,包括环形盖圈、活动盖,所述环形盖圈一侧内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一根铰接轴,所述活动盖一端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适应的带铰接孔的凸槽,所述铰接轴贯穿凸槽的铰接孔实现活动盖与环形盖圈铰连接,所述环形盖圈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所述活动盖形状与环形盖圈相适应,所述活动盖上端面设有一 “T”形凹槽,所述“T”形凹槽包括与所述铰接轴垂直的第一槽、垂直连接于第一槽的第二槽,所述第一槽一侧铰接有凹槽盖,所述第一槽两端设有一对通孔,所述一对通孔内铰接有与所述“T”形凹槽相适应的“T”形撬杆,所述“T”形撬杆包括铰接在第一槽内的第一杆、与第一杆垂直连接的第二杆,所述第二杆为空心圆柱结构并套设有拉杆。进一步的,所述环形盖圈与所述活动盖之间设有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T”形撬杆的第一杆与第二杆连接处设有加强筋。进一步的,所述“T”形撬杆的拉杆一侧设有4-6个弧形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市政工程专用井盖,使用时将凹槽盖打开,将“T”形撬杆的第二杆以第一杆为轴心旋转至与活动盖垂直的位置,然后从第二杆内抽出拉杆,用手握住拉杆,以垂直于第二杆长度延伸线并指向旋转轴的方向用力即可将活动盖拉开,本装置利用自身结构实现快速的开启,无需使用外置的开盖装置,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具有响应快,开盖方便的特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T”形撬杆结构示意图。图中:1.环形盖圈,Ia.凹槽,Ib.铰接轴,2.活动盖,2a.凸槽,2b.铰接孔,3.“T”形凹槽,3a.第一槽,3b.第二槽,4.凹槽盖,5.通孔,6.“T”形撬杆,6a.第一杆,6b.第二杆,6c.拉杆,6d.弧形凹槽,6e.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市政工程专用井盖,包括环形盖圈1、活动盖2,所述环形盖圈I 一侧内部设有凹槽la,所述凹槽Ia内设有一根铰接轴lb,所述活动盖2 —端设有与所述凹槽Ia相适应的带铰接孔2b的凸槽2a,所述铰接轴Ib贯穿凸槽2a的铰接孔2b实现活动盖2与环形盖圈I铰连接,所述环形盖圈I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所述活动盖2形状与环形盖圈I相适应,所述活动盖2上端面设有一 “T”形凹槽3,所述“T”形凹槽3包括与所述铰接轴Ib垂直的第一槽3a、垂直连接于第一槽3a的第二槽3b,所述第一槽3a —侧铰接有凹槽盖4,所述第一槽3a两端设有一对通孔5,所述一对通孔5内铰接有与所述“T”形凹槽3相适应的“T”形撬杆6,所述“T”形撬杆6包括铰接在第一槽3a内的第一杆6a、与第一杆6a垂直连接的第二杆6b,所述第二杆6b为空心圆柱结构并套设有拉杆6c。进一步的,所述环形盖圈I与所述活动盖2之间设有密封圈7,防止尘土和雨水进入环形盖圈I和活动盖2之间的缝隙。进一步的,所述“T”形撬杆6的第一杆6a与第二杆6b连接处设有加强筋6e,防止使用较大的力时第二杆6b与第一杆6a在连接处断开。进一步的,所述“T”形撬杆6的拉杆6c —侧设有4-6个弧形凹槽6d,所述弧形凹槽6d与手指内侧弧线相适应,防止施工人员用力时手指受到挤压而疼痛。工作原理:本技术的一种市政工程专用井盖,在需要开盖时,将凹槽盖4打开,然后握住“T”形撬杆6的第二杆6b,将第二杆6b以第一杆6a为轴心旋转至与活动盖2上端面垂直的位置,然后从第二杆上端部拔出拉杆6c,用手握住拉杆6c,使手指内侧与弧形凹槽6d紧贝占,最后以铰接轴Ib为旋转轴,以垂直于第二杆长度延伸线并指向旋转轴Ib的方向用力,可以轻松开启活动盖2.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主权项】1.一种市政工程专用井盖,包括环形盖圈(1)、活动盖(2),所述环形盖圈(I) 一侧内部设有凹槽(Ia),所述凹槽(Ia)内设有一根铰接轴(Ib),所述活动盖(2) —端设有与所述凹槽(Ia)相适应的带铰接孔(2b)的凸槽(2a),所述铰接轴(Ib)贯穿凸槽(2a)上的铰接孔(2b)实现活动盖(2)与环形盖圈(I)铰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盖圈(I)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所述活动盖(2)形状与环形盖圈(I)相适应,所述活动盖(2)上端面设有一 “T”形凹槽(3),所述“T”形凹槽(3)包括与所述铰接轴(Ib)垂直的第一槽(3a)、垂直连接于第一槽(3a)的第二槽(3b),所述第一槽(3a) —侧铰接有凹槽盖(4),所述第一槽(3a)两端设有一对通孔(5),所述一对通孔(5)内铰接有与所述“T”形凹槽(3)相适应的“T”形撬杆(6),所述“T”形撬杆(6)包括铰接在第一槽(3a)内的第一杆(6a)、与第一杆(6a)垂直连接的第二杆(6b),所述第二杆(6b)为空心圆柱结构并套设有拉杆(6c)。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专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盖圈(I)与所述活动盖(2)之间设有密封圈(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专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撬杆(6)的第一杆(6a)与第二杆(6b)连接处设有加强筋(6e)。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专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撬杆(6)的拉杆^c) 一侧设有4-6个弧形凹槽(6d)。【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市政工程专用井盖,所述井盖包括环形盖圈、与环形盖圈铰接的活动盖,所述环形盖圈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所述活动盖形状与环形盖圈相适应,所述活动盖上端面设有一“T”形凹槽,所述“T”形凹槽包括与所述铰接轴垂直的第一槽、垂直连接于第一槽的第二槽,所述第一槽一侧设有凹槽盖,所述第一槽两端设有一对通孔,所述一对通孔内设有与所述“T”形凹槽相适应的“T”形撬杆,所述“T”形撬杆包括设在第一槽内的第一杆和垂直连接于第一杆的第二杆,所述第二杆为空心圆柱结构并套设有拉杆,本技术的一种市政工程专用井盖,通过设在井盖上的撬杆可以方便实现井盖的开启,且环形盖圈与活动盖之间设有密封圈防止漏水。【IPC分类】B66F15-00, E02D29-14【公开号】CN204435426【申请号】CN201520093170【专利技术人】沈平桂 【申请人】沈平桂【公开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市政工程专用井盖,包括环形盖圈(1)、活动盖(2),所述环形盖圈(1)一侧内部设有凹槽(1a),所述凹槽(1a)内设有一根铰接轴(1b),所述活动盖(2)一端设有与所述凹槽(1a)相适应的带铰接孔(2b)的凸槽(2a),所述铰接轴(1b)贯穿凸槽(2a)上的铰接孔(2b)实现活动盖(2)与环形盖圈(1)铰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盖圈(1)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所述活动盖(2)形状与环形盖圈(1)相适应,所述活动盖(2)上端面设有一“T”形凹槽(3),所述“T”形凹槽(3)包括与所述铰接轴(1b)垂直的第一槽(3a)、垂直连接于第一槽(3a)的第二槽(3b),所述第一槽(3a)一侧铰接有凹槽盖(4),所述第一槽(3a)两端设有一对通孔(5),所述一对通孔(5)内铰接有与所述“T”形凹槽(3)相适应的“T”形撬杆(6),所述“T”形撬杆(6)包括铰接在第一槽(3a)内的第一杆(6a)、与第一杆(6a)垂直连接的第二杆(6b),所述第二杆(6b)为空心圆柱结构并套设有拉杆(6c)。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平桂,
申请(专利权)人:沈平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