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保护机构的小型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9965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8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保护机构的小型电机,包括外壳、转子和定子,还设有保护框架,所述保护框架设置在壳体下方;所述外壳两侧对称地设有若干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不少于两对;所述保护框架内侧设置有与弧形凸起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数量和弧形凸起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小电机缺少对转子中心柱进行保护的缺陷,利用保护框架,防止在运输或者掉落时损坏转子中心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机
,特别涉及一种带保护机构的小型电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小电机主要由外壳、转子和定子组成,其结构简单,在小型电器领域应用广泛,由于小电机转子抗压防震能力差,因此在运输时或者掉落时中往往出现转子中心柱损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缺点,旨在提供一种的带保护机构的小型电机。( 二)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带保护机构的小型电机,包括外壳、转子和定子,还设有保护框架,所述保护框架设置在壳体下方;所述外壳两侧对称地设有若干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不少于两对;所述保护框架内侧设置有与弧形凸起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数量和弧形凸起一致。所述保护框架的两侧设置有防滑层。所述保护框架为塑料材质。所述弧形凸起附着在壳体两侧。所述弧形凸起由塑料制成。(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小电机缺少对转子中心柱进行保护的缺陷,利用保护框架,防止在运输或者掉落时损坏转子中心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带保护机构的小型电机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带保护机构的小型电机保护框架上移后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带保护机构的小型电机,包括外壳1、转子2和定子3,还设有保护框架4,所述保护框架4设置在外壳I下方;所述外壳I两侧对称地设有若干弧形凸起5,所述弧形凸起5不少于两对;所述保护框架4内侧设置有与弧形凸起5配合的凹槽6,所述凹槽6的数量和弧形凸起5 —致。所述保护框架4的两侧设置有防滑层7,使用时增加了手与保护框架4的摩擦力。所述保护框架4为塑料材质,质量轻,成本低,绝缘性好,适合做框架。所述弧形凸起5附着在外壳I两侧。所述弧形凸起5由塑料制成,质量轻,成本低,绝缘性好,不需要重新定制外壳1,只要附着在外壳I即可。使用时,只要将保护框架4拔除,或者将保护框架4用力往上推,如图2箭头所示,将转子2的中心柱露出来即可正常使用。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小电机缺少对转子中心柱进行保护的缺陷,利用保护框架,防止在运输或者掉落时损坏转子中心柱。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技术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型,均在本技术的技术范畴。【主权项】1.一种带保护机构的小型电机,包括外壳(1)、转子(2)和定子(3),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保护框架(4),所述保护框架(4)设置在外壳(I)下方;所述外壳(I)两侧对称地设有若干弧形凸起(5),所述弧形凸起(5)不少于两对;所述保护框架(4)内侧设置有与弧形凸起(5)配合的凹槽(6),所述凹槽(6)的数量和弧形凸起(5) —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保护机构的小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框架(4)的两侧设置有防滑层(7)。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保护机构的小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框架(4)为塑料材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保护机构的小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起(5)附着在外壳⑴两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保护机构的小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起(5)由塑料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带保护机构的小型电机,包括外壳、转子和定子,还设有保护框架,所述保护框架设置在壳体下方;所述外壳两侧对称地设有若干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不少于两对;所述保护框架内侧设置有与弧形凸起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数量和弧形凸起一致。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小电机缺少对转子中心柱进行保护的缺陷,利用保护框架,防止在运输或者掉落时损坏转子中心柱。【IPC分类】H02K5-04【公开号】CN204442057【申请号】CN201520156500【专利技术人】陈雪江 【申请人】浙江创虹电机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7月1日【申请日】2015年3月1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保护机构的小型电机,包括外壳(1)、转子(2)和定子(3),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保护框架(4),所述保护框架(4)设置在外壳(1)下方;所述外壳(1)两侧对称地设有若干弧形凸起(5),所述弧形凸起(5)不少于两对;所述保护框架(4)内侧设置有与弧形凸起(5)配合的凹槽(6),所述凹槽(6)的数量和弧形凸起(5)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创虹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