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前导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98119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8 2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前导链器,安装于一自行车车架上,该电动前导链器,包括有一机座、一驱动件、一主动轮、一传动轴、一传动单元及一导链件,该驱动件设于该机座上并与该主动轮嵌合,该主动轮受该驱动件驱动旋转并带动一被动轮旋转,该被动轮中心设一螺孔,该传动轴具有一轴身与一头部,该轴身设螺纹用以使该传动轴螺设于该螺孔,该传动单元设置于该机座上并连接该传动轴的该头部。当该驱动件驱动该主动轮转动时,该主动轮会带动该被动轮旋转,使该螺孔转动带动该传动轴产生位移,带动该传动单元及该导链件移动,使自行车链条由一齿盘嵌合至另一不同尺寸的齿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前导链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的导链器,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的电动前导链器结构。
技术介绍
按,自行车的前导链器是固接在自行车车架上,并对应前链盘位置,使圈设于该前链盘与后链盘的链条,在操作变速时通过该前导链器将该链条拨到其他预定大小及齿数的目标链盘上,达到变速功能。由于传统手动式的前导链器,通过一钢索连接到安装在自行车把手上的一控制杆,使用者以手按压该控制杆牵动该控制杆,使该前导链器产生上移及下移而操作该链条朝目标链盘嵌设,完成变速目的。惟,自行车已逐渐提升成为高层级的代步及运动工具,手动操作的变速结构已渐渐被淘汰掉,取而代之者为电动式的变速器结构,而电动操控的自行车变速器通过电动马达运作,以操控该变速器移位,进而使穿接在变速器的自行车链条,随着该变速器的移位一起移动到不同链盘上,达成变速功能。习知技术可参阅图1,如美国专利第US6679797B2号自行车前导链器与电动减速机构,包含一机座2、一环形的束带3、一连接件6、一摆件7及一导链器5。机座2与束带3枢接,束带3圈束在自行车的车架4上,机座2设一穿杆10,穿杆10枢接于摆件7,摆件7的一端枢接于导链器5,导链器5具有一容槽供自行车的一链条穿过,摆件7的另一端为扇形的一齿盘12,齿盘12的凹凸齿部19与一螺杆18啮合,螺杆18的一端连接一驱动电源15,又导链器5与连接件6的一端枢接,连接件6的另一端并与机座2枢接。使用时,驱动电源15驱动螺杆18旋转,螺杆18与凹凸齿部19啮合,带动齿盘12以穿杆10的中心旋摆,使与摆件7枢接的导链器5可上升及下移,连接导链器5与机座2的连接件6可拉动导链器5靠向车架4或远离车架4,令导链器5带动链条移动到目标的链齿盘的目标链盘A或B上,达到变速目的。在实务上,自行车在路面行驶时常会有震动,尤其与链条配合的导链器5受到碰撞时,其撞击力传予摆件7、连接件6,经过齿盘12撞击螺杆18,导致螺杆18与摆件7的凹凸齿部19失去正常对位啮合,造成卡死及失去传动精准度,甚至驱动电源15受震故障,致使变速时不能达到精确拨动链条或发生卡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自行车因震动或碰撞产生的冲击力,造成变速卡死及失去精确拨链功能的电动前导链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前导链器,其安装于一自行车车架上,该电动前导链器包括:一底座,用以连接一机座于该自行车车架上;一驱动件,设置于该机座上并与一主动轮嵌合,该主动轮受该驱动件驱动而旋转并带动一被动轮旋转,该被动轮中心具有一螺孔;一传动轴,具有一轴身与一头部,该轴身设有复数个螺纹用以使该传动轴螺设于该螺孔;一传动单元,设置于该机座上并连接该传动轴的该头部;以及一导链件,具有一拨链部连接该传动单元,该拨链部设一容槽,该容槽供一链条穿设。进一步地,其中该传动单元更包含有一连接件及一缓冲件,该连接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枢接于该头部,该第二端枢接于该缓冲件,该缓冲件枢设于该机座并与该导链件连接。进一步地,其中该机座更包含有一顶部及一本体部,该本体部具有相对连接的一第一侧板及一第二侧板,该顶部与该本体部间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装设该主动轮与该被动轮,该第一侧板设一第一固定孔,该第二侧板设一第二固定孔,该第二固定孔与该第一固定孔相对设置,该缓冲件具有一第一固定轴、一第二固定轴及一同步机构,该第一固定轴穿设于该缓冲件并以其二端分别组设于该第一固定孔及该第二固定孔,该第二固定轴穿设于该拨链部及该缓冲件。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分别设有长形的一导槽,该连接件的第一端穿设一第一栓杆,该第一栓杆穿设于该头部与该第一端,该连接件的第二端通过一第二栓杆与该缓冲件枢接,且该第二栓杆的二端分别组配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的该导槽并以其为轨道移动。进一步地,其中该同步机构具有一主齿轮、一从齿轮、一与该主齿轮及该从齿轮嵌接的中间齿轮,该第一固定轴穿设该主齿轮并设置于该缓冲件,该第二固定轴穿设该从齿轮并设置于该缓冲件,该中间齿轮通过一心轴穿设,该心轴与该缓冲件枢接。进一步地,其中该缓冲件为中空的一盒体并设置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之间,该盒体并具有一开口及覆盖于该开口的一盖板,该同步机构设置于该盒体内。进一步地,其中该盒体外周设一吊耳,该盖板设有与该吊耳对应的另一吊耳,该第二栓杆穿设二个该吊耳。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一固定轴的至少一端具有一第一卡固端,该第一卡固端具有非圆形的横切面,该第一固定孔具有与该第一卡固端嵌合的孔型,该第二固定轴的至少一端为一第二卡固端,该第二卡固端具有非圆形的横切面,该第二固定孔具有与该第二卡固端嵌合的孔型。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一侧板设一轴承孔及一通孔,该轴承孔装设一轴承,该传动轴的该轴身与该轴承的一中心孔配合,该主动轮设置于该通孔内。进一步地,其中该驱动件为一电力驱动马达。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前导链器当受到撞击时,冲击力的传导路径依序如下:冲击力先传达至该导链件,再自该导链件依该缓冲件、该连接件、该传动轴、该被动轮、该主动轮最后为该驱动件,但在传导至该传动轴并进一步要往该被动轮传递时,由于该传动轴是以螺合方式结合于该被动轮的该螺孔中,因此由该传动轴传递向上的力量会受到该螺孔与该传动轴的该螺纹的缓冲而不会继续传导至该被动轮,使冲击力不会传至该主动轮甚至是该驱动件,有效避免该主动轮与该被动轮因受撞而发生走位或卡死,并且解决该主动轮因受到震动失去准度,造成该驱动件不能驱动该主动轮旋转,导致变速卡住及操作变速不精确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美国专利第US6679797B2号具有电动马达与减速机构的自行车前导链器的平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配合自行车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机座另一方向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方向的分解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7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驱动件作动前的示意图。图7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驱动件作动后的示意图。图中,2:机座3:束带4:车架5:导链器6:连接件7:摆件10:穿杆12:齿盘15:驱动电源18:螺杆19:凹凸齿部A、B:目标链盘(本专利技术)D1:顺向位移D2:逆向位移20:机座201:顶部21:主动轮22:被动轮221:螺孔23:穿孔24:本体部241:容置空间242:轴承孔243:通孔244:轴承24a:第一侧板24b:第二侧板25:导槽26:驱动件261:驱动轴27:底座28a:第一固定孔28b:第二固定孔30:传动轴31:轴身311:螺纹32:头部100:传动单元40:连接件41:第一端42:第二端43:第一栓杆44:第二栓杆50:缓冲件51:盖板52:同步机构521:主齿轮522:从齿轮523:中间齿轮53:第一固定轴531:第一卡固端54:第二固定轴541:第二卡固端55:心轴56a、56b:吊耳56:导链件561:壁面562:卡固孔563:拨链部564:容槽60:自行车车架61:前链盘组62:链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请参阅图2、图3、图4、图4A及图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配合自行车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动前导链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前导链器,其安装于一自行车车架上,其特征在于,该电动前导链器包括:一底座,用以连接一机座于该自行车车架上;一驱动件,设置于该机座上并与一主动轮嵌合,该主动轮受该驱动件驱动而旋转并带动一被动轮旋转,该被动轮中心具有一螺孔;一传动轴,具有一轴身与一头部,该轴身设有复数个螺纹用以使该传动轴螺设于该螺孔;一传动单元,设置于该机座上并连接该传动轴的该头部;以及一导链件,具有一拨链部连接该传动单元,该拨链部设一容槽,该容槽供一链条穿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前导链器,其安装于一自行车车架上,其特征在于,该电动前导链器包括:一底座,用以连接一机座于该自行车车架上;一驱动件,设置于该机座上并与一主动轮嵌合,该主动轮受该驱动件驱动而旋转并带动一被动轮旋转,该被动轮中心具有一螺孔;一传动轴,具有一轴身与一头部,该轴身设有复数个螺纹用以使该传动轴螺设于该螺孔;一传动单元,设置于该机座上并连接该传动轴的该头部;以及一导链件,具有一拨链部连接该传动单元,该拨链部设一容槽,该容槽供一链条穿设;其中,该传动单元更包含有一连接件及一缓冲件,该连接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枢接于该头部,该第二端枢接于该缓冲件,该缓冲件枢设于该机座并与该导链件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前导链器,其特征在于,该机座更包含有一顶部及一本体部,该本体部具有相对连接的一第一侧板及一第二侧板,该顶部与该本体部间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装设该主动轮与该被动轮,该第一侧板设一第一固定孔,该第二侧板设一第二固定孔,该第二固定孔与该第一固定孔相对设置,该缓冲件具有一第一固定轴、一第二固定轴及一同步机构,该第一固定轴穿设于该缓冲件并以其二端分别组设于该第一固定孔及该第二固定孔,该第二固定轴穿设于该拨链部及该缓冲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前导链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分别设有长形的一导槽,该连接件的第一端穿设一第一栓杆,该第一栓杆穿设于该头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龙斐江祐荣
申请(专利权)人:天心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