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宅基地高效复垦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67943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6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宅基地高效复垦方法,拆除旧宅基地上残余房屋设施,在复垦地土壤底下60公分处埋设波纹管,建设沼气灌和滴灌管网进行滴灌,利用沟渠把复垦地分为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共三个区域分别进行种植试验。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宅基地高效复垦方法,分三个区域进行试验,更容易得到理想的复垦方法,减少了复垦的时间,而且复垦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好,适合进行大面积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控机床刀架领域,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伴随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户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发展适度规模土地经营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为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发展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而我国农村大量的废旧宅基地的存在,导致耕地分散,不利于农业的集中规划,规模化生产,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利润。因此,对农村土地进行整理规划,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对农村废旧房屋进行拆除,复垦为耕地,有利于发展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进程。由于房屋用地的实际情况不同,目前技术条件下,房屋用地复垦为耕地需要进行反复试验再进行推广,耗时较长,存在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低的问题,阻碍了房屋用地复垦为耕地的步伐,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宅基地转换为耕地的高效复垦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包括以下步骤: A、拆除旧宅基地上残余房屋设施,彻底挖除地基和附属设施,翻耕土壤,得到复垦地,去除复垦地50厘米表层土中的碎石和碎砖,以免影响土壤水分的渗透和植物长势,修建附属配套设施,做到沟、渠和路配套; B、在复垦地土壤底下60公分处埋设波纹管,在复垦地侧面修建下水道,并把波纹管倾斜设置并与下水道相连接; C、建设沼气灌和滴灌管网,并采用水泵把沼气灌和滴灌管网进行连接,滴灌管网设置在复垦地上方进行滴灌; D、利用沟渠把复垦地分为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共三个区域,在第一区土壤表层种植绿肥作物,在第三区内间隔种植大田作物和绿肥作物; E、在第二区的滴灌管网下方设置数个陶土盆,确保每个陶土盆都能被滴灌,并在陶土盆周围种植绿肥作物,在陶土盆内设置无土栽培基质和经济作物,所述无土栽培基质为牛粪、秸杆和江砂的混合物,所述牛粪、秸杆和江砂的比重为3:2:1 ;F、在沼气灌和下水道内分别采集沼液进行分析,了解复垦地对沼液的处理能力,当下水道排出的沼液质量合格时,将其排入河流; G、在降雨量>5毫米时,在复垦地土表用薄膜覆盖,将雨水直接排入渠道流出; H、分别在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内检测复垦地土壤中的肥力,对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的肥力进行比较,符合农耕用地标准后搬移陶土盆,铲除部分绿肥作物进行正常的农业生产。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波纹管与外部的下水道之间还设置有水阀。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绿肥作物为豌豆、豇豆、紫云英、黑麦草和三叶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所述经济作物为葡萄、猕猴桃、草莓或者白扁豆。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滴灌管网包括数根间隔1.5米设置的滴灌管,所述滴灌管上设置有滴灌孔。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陶土盆的底部埋在复垦地土壤中,陶土盆的间距为2~3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指出的,分三个区域进行试验,更容易得到理想的复垦方法,减少了复垦的时间,而且复垦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好,适合进行大面积推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 ,包括以下步骤: A、拆除旧宅基地上残余房屋设施,彻底挖除地基和附属设施,翻耕土壤,得到复垦地,去除复垦地50厘米表层土中的碎石和碎砖,以免影响土壤水分的渗透和植物长势,修建附属配套设施,做到沟、渠和路配套,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耕作机械通行自如,宅基地拆除的碎砖碎瓦可用于复垦地田间道路的修建,节省成本; B、在复垦地土壤底下60公分处埋设波纹管,在复垦地侧面修建下水道,并把波纹管倾斜设置并与下水道相连接,波纹管吸收被土壤过滤后的沼液,避免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波纹管倾斜设置有利于废液的流动,波纹管与外部的下水道之间还设置有水阀,控制其排放; C、建设沼气灌和滴灌管网,并采用水泵把沼气灌和滴灌管网进行连接,滴灌管网设置在复垦地上方进行滴灌,所述滴灌管网包括数根间隔1.5米设置的滴灌管,所述滴灌管上设置有滴灌孔; D、利用沟渠把复垦地分为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共三个区域,在第一区土壤表层种植绿肥作物,绿肥作物选择三叶草,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在第三区内间隔种植大田作物和绿肥作物,大田作物选择小麦,通过在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施加不同的沼液量,能够探索出实验地对沼液的最大处理量,或者对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施加不同浓度的沼液,得到最适宜作物生长的沼液滴灌浓度; E、在第二区的滴灌管网下方设置数个陶土盆,确保每个陶土盆都能被滴灌,并在陶土盆周围种植绿肥作物,所述陶土盆的底部埋在复垦地土壤中,陶土盆的间距为2~3米,矩阵排布,在陶土盆内设置无土栽培基质和经济作物,经济作物为白扁豆,所述无土栽培基质为牛粪、秸杆和江砂的混合物,所述牛粪、秸杆和江砂的比重为3:2:1,土质松软,成本低廉,提高了秸杆的利用率; F、在沼气灌和下水道内分别采集沼液进行分析,了解复垦地对沼液的处理能力,当下水道排出的沼液质量合格时,将其排入河流,不合格时进行抽取再灌溉或者送回沼气灌; G、在降雨量>5毫米时,在复垦地土表用薄膜覆盖,将雨水直接排入渠道流出,避免雨量过大对土壤肥力和作物造成破坏; H、分别在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内检测复垦地土壤中的肥力,对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的肥力进行比较,符合农耕用地标准后搬移陶土盆,铲除部分绿肥作物进行正常的农业生产。沼气灌内的沼液中含有大量植物需要的水溶性养分,速效营养能力强,养分可利用率高,在田间施用不仅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起到防病抗逆的作用,并且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是一种理想的绿色有机肥料。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指出的,复垦的效率高,经济效益好,适用范围广泛。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拆除旧宅基地上残余房屋设施,彻底挖除地基和附属设施,翻耕土壤,得到复垦地,去除复垦地50厘米表层土中的碎石和碎砖,以免影响土壤水分的渗透和植物长势,修建附属配套设施,做到沟、渠和路配套; B、在复垦地土壤底下60公分处埋设波纹管,在复垦地侧面修建下水道,并把波纹管倾斜设置并与下水道相连接; C、建设沼气灌和滴灌管网,并采用水泵把沼气灌和滴灌管网进行连接,滴灌管网设置在复垦地上方进行滴灌; D、利用沟渠把复垦地分为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共三个区域,在第一区土壤表层种植绿肥作物,在第三区内间隔种植大田作物和绿肥作物; E、在第二区的滴灌管网下方设置数个陶土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宅基地高效复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拆除旧宅基地上残余房屋设施,彻底挖除地基和附属设施,翻耕土壤,得到复垦地,去除复垦地50 厘米表层土中的碎石和碎砖,以免影响土壤水分的渗透和植物长势,修建附属配套设施,做到沟、渠和路配套;B、在复垦地土壤底下60公分处埋设波纹管,在复垦地侧面修建下水道,并把波纹管倾斜设置并与下水道相连接;C、建设沼气灌和滴灌管网,并采用水泵把沼气灌和滴灌管网进行连接,滴灌管网设置在复垦地上方进行滴灌;D、利用沟渠把复垦地分为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共三个区域,在第一区土壤表层种植绿肥作物,在第三区内间隔种植大田作物和绿肥作物;E、在第二区的滴灌管网下方设置数个陶土盆,确保每个陶土盆都能被滴灌,并在陶土盆周围种植绿肥作物,在陶土盆内设置无土栽培基质和经济作物,所述无土栽培基质为牛粪、秸秆和江砂的混合物,所述牛粪、秸秆和江砂的比重为3:2:1;F、在沼气灌和下水道内分别采集沼液进行分析,了解复垦地对沼液的处理能力,当下水道排出的沼液质量合格时,将其排入河流;G、在降雨量>5毫米时,在复垦地土表用薄膜覆盖,将雨水直接排入渠道流出;H、分别在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内检测复垦地土壤中的肥力,对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的肥力进行比较,符合农耕用地标准后搬移陶土盆,铲除部分绿肥作物进行正常的农业生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绪美沈文忠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