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7920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6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宽度方向上移动容易的旅行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旅行箱具有:形成为长方体形状的箱主体、使箱主体移动时被握持的握持部、将握持部设置在前端的支承部、使箱主体移动时与路面接触并转动的脚轮,箱主体具有:在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形成为规定的长度的矩形板状的一侧壁;与一侧壁相对的矩形板状的另一侧壁;在一侧壁及另一侧壁的缘部且在厚度方向上连续的板框状的框壁,支承部的基端围绕沿箱主体的厚度方向的轴体自由转动地被配置于箱主体的一侧壁及另一侧壁中的某一侧的外侧面,设有围绕轴体对支承部的基端进行保持及解除的保持解除机构部,通过保持解除机构部对支承部的基端进行的保持及解除的操作由操作部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基于日本国专利第5547333号及专利申请2014 — 226987号主张优先权,通过引用而被纳入本申请说明书的记载中。本专利技术涉及旅行时等用于收容衣物等行李并进行搬运的旅行箱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旅行箱,提案了一种记载在下述专利文献I中的技术。专利文献I记载的旅行箱具有:在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厚度方向具有规定的长度且形成为矩形的箱主体;使箱主体移动等时握持的握持部;基端部介由可动部自由转动地安装在箱主体上的支承部。握持部设在支承部的前端。支承部配置在箱主体的上端部,支承部被安装成能够围绕沿前后方向的横轴自由变更转动角度。旅行箱的使用者根据需要使支承部围绕横轴转动,由此,能够使握持部位于与使用者的体型合适的位置并进行握持,并能够使旅行箱容易移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7 - 8435号公报上述现有的旅行箱,在使旅行箱沿厚度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使支承部围绕沿前后方向的横轴转动从而能够使握持部位于与使用者的体型合适的位置。但是,尤其在不使旅行箱沿厚度方向移动而是沿前后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即使使支承部围绕沿前后方向的横轴转动,也无法使握持部位于与使用者的体型合适的位置。因此,难以使旅行箱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尤其在于提供一种使宽度方向上的移动容易的旅行箱。本专利技术的旅行箱,其特征在于,具有:形成为长方体形状的箱主体;使箱主体移动时被握持的握持部;将握持部设置于前端的支承部;使箱主体移动时与路面接触并转动的脚轮,箱主体具有:在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形成为规定的长度的矩形板状的一侧壁、与一侧壁相对的矩形板状的另一侧壁、在一侧壁及另一侧壁的缘部且在厚度方向上连续的板框状的框壁,支承部的基端围绕沿箱主体的厚度方向的轴体自由转动地被配置于箱主体的一侧壁及另一侧壁中的某一侧的外侧面,设有围绕轴体对支承部的基端进行保持及解除的保持解除机构部,设有操作部,该操作部进行通过保持解除机构部对支承部的基端进行的保持及解除的操作。本专利技术的旅行箱中,还能够采用将操作部设置在握持部上的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旅行箱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旅行箱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旅行箱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旅行箱的转动部及横轴体的放大侧视图。图5是以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旅行箱的保持解除机构部为主从背面侧进行表示的剖视图。图6是表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旅行箱的使用方法的侧视图。图7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旅行箱的整体概要结构,图7A为主视图,图7B为侧视图,图7C为后视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旅行箱的俯视图,图8A表示使用姿势,图8B表示收纳姿势。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旅行箱的使用状态的侧视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旅行箱的放大俯视图,表示锁定状态。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旅行箱的放大俯视图,表示解除了锁定状态后的状态。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旅行箱的收纳姿势的放大侧视图。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旅行箱的使用姿势的放大侧视图。图1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旅行箱的主要部分放大侧视图,图14A表示锁定状态,图14B表示解除了锁定状态后的状态。图1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旅行箱的保持机构部的放大侧视图。图1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旅行箱的保持机构部的概要侧视图,图16A表示锁定状态,图16B表示解除了锁定状态后的状态。图1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旅行箱的整体概要结构的侧视图。图1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旅行箱的、保持解除机构部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图18A表不锁定状态,图18B表不解除了锁定状态后的状态。图1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旅行箱的保持解除机构部的整体的主视图。图20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旅行箱中,表示支承部及握持部的收纳姿势的侧视图。图21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旅行箱中,表示支承部及握持部的使用姿势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边参照附图边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旅行箱。如图1?图3所示,旅行箱I具有:形成为中空状的长方体形状的箱主体2 ;使箱主体2移动时被握持的移动用握持部3 ;将移动用握持部3设在前端的支承部4 ;在使箱主体2移动时与路面5接触并转动的脚轮6。箱主体2具有:在上下方向X及前后方向Y上形成为规定的长度的矩形板状的一侧壁7 ;与一侧壁7在箱主体2的厚度方向Z上相对的矩形板状的另一侧壁8 ;在一侧壁7及另一侧壁8的缘部且在箱主体2的厚度方向Z上连续的板框状的框壁9。本实施方式中,上下方向X是指沿使用者H的站立方向的方向。前后方向Y是指,当旅行箱I的使用者H(参照图6)使旅行箱I位于自己的侧方并使其移动时,沿使用者H的前进、后退的方向。厚度方向Z是指一侧壁7和另一侧壁8相对的方向。如图3所示,一侧壁7例如介由拉链10开闭自由地安装在框壁9上。在框壁9中的上壁面固定有把手11。脚轮6配置在框壁9中的下壁面的四个部位。在框壁9中的前后的壁面上,上下方向延续地各安装有两条滑动部件12。滑动部件12优选由具有自我润滑性的合成树脂形成。此外,该滑动部件12以从旅行箱I的前后的壁面突出的方式形成,且截面形成为圆弧状(半圆状),在使壁面朝向路面5(包括台阶)侧、即在使壁面朝向下侧移动旅行箱I时,能够通过滑动旅行箱I而轻松地使其移动,且具有保护旅行箱I (壁面)的作用。因此,滑动部件12也被称作保护件或保护条。如图1所示,旅行箱I具有转动部13。转动部13具有:所述支承部4、移动用握持部3及转动用圆盘体14。转动部13 (支承部4的基端)配置在箱主体2的一侧壁7及另一侧壁8中的、另一侧壁8的外侧面。如图4所不,支承部4和移动用握持部3被连结而形成为门型。移动用握持部3的垂直方向的截面为矩形,移动用握持部3形成为中空截面。支承部4的水平方向的截面为矩形,支承部4形成为中空截面。移动用握持部3及支承部4的内部空间被连通。支承部4及移动用握持部3为铝等的金属制。如图1的实线所示,支承部4相互平行地配置并设置一对,移动用握持部3以架设的方式配置在支承部4的上端。支承部4和移动用握持部3位于同一平面内,它们的长边方向轴线彼此相互正交。此外,支承部4构成为伸缩套管,通过未图示的伸缩机构部,构成为沿上下方向自由伸缩。如图4及图5所示,转动用圆盘体14 一体形成在支承部4的基端。转动用圆盘体14是围绕沿厚度方向Z的轴心15对支承部4自由转动地进行支承的部分。转动用圆盘体14介由轴承17 (例如使用滑动轴承)围绕轴心15自由转动地外嵌在构成后述的保持解除机构部16的一部分的固定部上。此外,在另一侧壁8的外侧面中,轴心15位于前后方向大致中心部,且与上下方向中心部相比位于下方附近。转动用圆盘体14为铝等的金属制。旅行箱I具有所述保持解除机构部16。保持解除机构部16构成为围绕轴心15对支承部4的基端(转动用圆盘体14)进行保持及解除。保持解除机构部16具有:作为所述固定部的圆盘状的横轴体(相当于轴体)18 ;操作杆19 ;以使操作杆19移动的方式进行操作的(进行保持解除机构部16对支承部4的基端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旅行箱,其特征在于,具有:形成为长方体形状的箱主体;使箱主体移动时被握持的握持部;将握持部设置于前端的支承部;以及使箱主体移动时与路面接触并转动的脚轮,箱主体具有:在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形成为规定的长度的矩形板状的一侧壁、与一侧壁相对的矩形板状的另一侧壁、在一侧壁及另一侧壁的缘部且在厚度方向上连续的板框状的框壁,支承部的基端围绕沿箱主体的厚度方向的轴体自由转动地被配置于箱主体的一侧壁及另一侧壁中的某一侧的外侧面,设有围绕轴体对支承部的基端进行保持及解除的保持解除机构部,设有操作部,该操作部进行通过保持解除机构部对支承部的基端进行的保持及解除的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英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和机电技术有限公司广和机械设计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