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生舱手动气体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7156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1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的救生舱手动气体采集装置,包括进气接头、进气单向阀、密封盒、手动抽气泵、多参数气体检测仪、出气单向阀和出气接头;进气单向阀进气端与进气接头经螺纹连接实现连通,进气单向阀出气端经高压卡套、不锈钢抛光管与密封盒连通;手动抽气泵经焊接与密封盒连通;出气单向阀的进气端经高压卡套、不锈钢抛光管与密封盒连通;出气单向阀的出气端与出气接头旋合连通;多参数气体检测仪密封在密封盒内;当手动抽气泵向上抽气时,密封盒内的多参数气体检测仪检测气体成分及含量;当手动抽气泵向下压气时,密封盒内的气体排到密封盒外部,完成救生舱气体采集及检测的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量测试装置,特别是涉及气体的采集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救生舱在人员被困时需提供96小时以上的生存时间,根据计算,现有的救生舱气体采集装置(例如救生舱电动气体采集装置、CFZ22 (A)气体自动负压采样器等)需要4台以上才可以满足,这样无疑增加了设备的数量,加大了投入成本;此外,现有的救生舱气体采集装置在使用时,需固定在舱内,管路连接复杂,控制阀门较多,使得操作不方便,影响救援时间;且当现有的气体采集装置的电量耗尽后,需要拆卸更换新的负压采集装置,拆除需专业人员拆除才可以保证密封性,才能使保证救生舱气体采集装置的正常功能,这给使用人员带来了操作上的难度,一般的非专业人员无法操作;总结起来,目前的救生舱气体采集装置存在使用成本高、安装复杂、操作难度大的缺陷。全铜止回阀通常接口螺纹为1/2"、宝塔型弹簧外径、弹力小,在气动泵吸气时容易打开;多参数气体检测仪可同时检测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气体的成分及含量,可用于检测其救生舱内外部的气体成分。利用现有的全铜止回阀、手动抽气泵和多参数气体检测仪,结合必要的技术手段有可能形成一套更可靠的气体测量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救生舱手动气体采集装置,解决目前的救生舱气体采集装置存在的使用成本高、安装复杂、操作难度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救生舱手动气体采集装置,包括进气单向阀、手动抽气泵、多参数气体检测仪、出气单向阀;多参数气体检测仪用于检测气体的成分及含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接头、密封盒、出气接头;其中,进气单向阀进气端与进气接头旋合连通,进气单向阀出气端与密封盒连通;手动抽气泵与密封盒连通;出气单向阀的进气端与密封盒连通;出气单向阀的出气端与出气接头旋合连通;多参数气体检测仪密封在密封盒内。进气接头是由退拔管、螺帽和外螺纹管所形成的贯体;退拔管、螺帽、和外螺纹管均采用H62黄铜制成;退拔管圆管表面经退拔处理;螺帽内壁形状为圆台;外螺纹管表面加工有外螺纹;退拔管、螺帽、外螺纹管同轴;退拔管的右端与螺帽的左端对齐相贯;螺帽的右端和外螺纹管的左端对齐相贯。密封盒包括盒体、盒盖、观察窗和压板;盒体采用&2的Q235钢板焊接而成;盒体包括长方体槽和矩形边框;长方体槽的3个槽壁上开有第一圆口、第二圆口和第三圆口 ;矩形边框的四个角和较长边中点处均设有螺丝孔;长方体槽的槽口和矩形边框的口径大小一致;矩形边框的口径和长方体槽的槽口对齐连成一体;盒盖为矩形法兰盖板;盒盖采用&8的Q235钢板焊接而成,盒盖的表面车削平整后经磷化处理;盒盖的大小和矩形边框的大小一致,盒盖的四个角和较长边中点附近处均设有螺丝孔;盒盖盖在盒体的矩形边框上,用螺丝进行固定密封;盒盖上开有一矩形窗口,矩形窗口四周均匀分布设置螺丝孔;观察窗为矩形有机玻璃板;观察窗四周与矩形窗口相应的位置均匀分布设置螺丝孔;观察窗盖在盒盖上的矩形窗口上;压板为矩形边框,在其四周与矩形窗相应的位置均匀分布设置螺丝孔;压板压在观察窗的四周上;压板、观察窗经螺丝固定盒盖的矩形窗口上。出气接头是由退拔管、螺帽和外螺纹管所形成的贯体;退拔管、螺帽、和外螺纹管均采用H62黄铜制成;退拔管圆管表面经退拔处理;螺帽内壁形状为圆台;外螺纹管表面加工有外螺纹;退拔管、螺帽、外螺纹管同轴;退拔管的右端与螺帽的左端对齐相贯;螺帽的右端和外螺纹管的左端对齐相贯。出气单向阀为全铜止回阀。手动抽气泵的外壳为不锈钢壳体。进气单向阀为全铜止回阀。手动抽气泵的外壳底部端口与密封盒的第一圆口对齐焊接,使密封盒与手动抽气泵连通;进气单向阀的进气端与进气接头的外螺纹管旋合,进气单向阀的出气端经高压卡套、不锈钢抛光管与密封盒的第二圆口对齐焊接,使进气接头、进气单向阀和密封盒连通;出气单向阀的进气端经高压卡套、不锈钢抛光管与密封盒的第三圆口对齐焊接,出气单向阀的出气端和出气接头的外螺纹管旋合,使密封盒、进气单向阀、进气接头连通;多参数气体检测仪放在密封盒内,多参数气体检测仪显示屏和观察窗对应。多参数气体检测仪选用CD4(A)多参数气体检测仪。救生舱在人员被困时需提供96小时以上的生存时间,根据计算,目前生舱电动气体采集装置需要4台以上才可以满足,而本技术提供的手动气体采集装置只需要一台,这就解决了目前生舱电动气体采集装置使用成本高的问题;目前的救生舱气体采集装置需固定在舱内,其管路连接复杂,控制阀门较多,而本技术提供的手动气体采集装置为便携式采集装置,安装时比较方便,只需一头接入需要采集的气体,一头排除舱外即可,解决了目前生舱电动气体采集装置安装复杂的问题;目前的救生舱气体采集装置在电量耗尽后需要拆卸更换新的负压采集装置,拆除需专业人员拆除才可以保证密封性,才能使保证救生舱气体采集装置的正常功能,而而本技术提供的手动气体采集装置由于采用内径为8_的胶管连接,采集时,将进气口接入需要采集的方位(救生舱外、救生舱的设备舱),出口接入舱外后,开启两侧阀门拉动抽气泵即可检测,这也相应地解决了目前的救生舱气体采集装置操作难度大的问题;此外,由于本技术救生舱气体采集装置中的进气接头I和出气接头7采用H62黄铜制成,由于黄铜为有色金属比钢铁较软,因此在矿井中不容易产生火花,因此不易点燃易燃易爆气体;本技术将手动抽气泵的外壳改成不锈钢壳体,因此能使手动抽气泵具有阻燃、抗静电的特性,并且增加手动抽气泵的使用寿命及美感。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救生舱手动气体采集装置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救生舱手动气体采集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救生舱手动气体采集装置中进气接头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所用到的全铜止回阀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中所用到的全铜止回阀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所用到的密封盒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所用到的密封盒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中所用到的手动抽气泵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进气接头1、进气单向阀2、密封盒3、手动抽气泵4、多参数气体检测仪5、出气单向阀6、出气接头7 ;其中,进气单向阀2进气端与进气接头I旋合连通,进气单向阀2出气端经高压卡套、不锈钢抛光管与密封盒3连通;手动抽气泵4经焊接与密封盒3连通;出气单向阀6的进气端经高压卡套、不锈钢抛光管与密封盒3连通;出气单向阀6的出气端与出气接头7旋合连通;多参数气体检测仪5密封在密封盒3内,用于检测由外部进入密封盒3内的气体的成分及含量;当手动抽气泵4向上抽气时,外部气体经进气接头1、进气单向阀2进入密封盒3内,多参数气体检测仪5实施检测;当手动抽气泵4向下压气时,密封盒3内的气体经出气单向阀6、出气接头7排到密封盒3外部。以下是对本实施例各组成部件的具体描述:如图2所示,进气接头I是由退拔管11、螺帽12和外螺纹管13所形成的贯体;退拔管11圆管经表面退拔处理而成,退拔管11表面经退拔处理,方便塑性管子被套入,且防止已套入的塑性管子脱落;螺帽12内壁形状为圆台;外螺纹管13表面加工有外螺纹;从左至右,退拔管11、螺帽12、外螺纹管13的中心轴在同一水平直线上;退拔管11管嘴端朝左;螺帽12内口径较小的一端朝左;退拔管11的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救生舱手动气体采集装置,包括进气单向阀(2)、手动抽气泵(4)、多参数气体检测仪(5)、出气单向阀(6);多参数气体检测仪(5)用于检测气体的成分及含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接头(1)、密封盒(3)、出气接头(7);其中,进气单向阀(2)进气端与进气接头(1)旋合连通,进气单向阀(2)出气端与密封盒(3)连通;手动抽气泵(4)与密封盒(3)连通;出气单向阀(6)的进气端与密封盒(3)连通;出气单向阀(6)的出气端与出气接头(7)旋合连通;多参数气体检测仪(5)密封在密封盒(3)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强孙超都刚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润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