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械设计的运动配合验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6807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1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机械设计的运动配合验证装置,包括小球、平运动发射装置、抛运动发射装置、球孔、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红外发射装置、红外感应接收装置、数字计时显示器、驱动器、脉冲输出接口、电源、线缆、控制器、USB线缆和PC机;它结构设计合理,造型新颖独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机械设计的运动配合验证装置通过发射装置产生运动,由脉冲控制运动位置和运动速度;与模型仿真相比,无需组合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和间歇机构进行运动变换,也无需使用带、链和齿轮进行运动传递,具有运动生成简单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计,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机械设计的运动配合验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进行机械的运动方案设计中,必须确保相互配合的运动之间关系正确可靠,完成这项工作常用的方法有:计算机运动仿真、模型仿真及实物样机验证。由于每台机器要完成的功能差异很大,所需的运动配合以及构件形状很难统一,每次都必须重复类似的验证流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机械设计的运动配合验证装置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机械设计的运动配合验证装置,包括小球、平运动发射装置、抛运动发射装置、球孔、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红外发射装置、红外感应接收装置、数字计时显示器、驱动器、脉冲输出接口、电源、线缆、控制器、USB线缆和PC机;所述平运动发射装置和抛运动发射装置水平放置,且之间相互间隔;所述平运动发射装置和抛运动发射装置上设置小球;所述平运动发射装置的下方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抛运动发射装置的斜下方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中心位置均设有球孔;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还设有红外发射装置和红外感应接收装置;所述红外感应接收装置均通过线缆与数字计时显示器相连接;所述驱动器上设有数个脉冲输出接口 ;所述红外发射装置均通过线缆与脉冲输出接口相连接;所述驱动器通过线缆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USB线缆与PC机相连接;所述电源通过线缆分别与驱动器和控制器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为矩形板块。作为优选,所述电源为直流电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结构设计合理,造型新颖独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本技术用于机械设计的运动配合验证装置通过发射装置产生运动,由脉冲控制运动位置和运动速度;与模型仿真相比,无需组合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和间歇机构进行运动变换,也无需使用带、链和齿轮进行运动传递,具有运动生成简单的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机械设计的运动配合验证装置,包括小球1、平运动发射装置2、抛运动发射装置3、球孔4、第一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6、红外发射装置7、红外感应接收装置8、数字计时显示器9、驱动器10、脉冲输出接口 11、电源12、线缆13、控制器14、USB线缆15和PC机16 ;所述平运动发射装置2和抛运动发射装置3水平放置,且之间相互间隔;所述平运动发射装置2和抛运动发射装置3上设置小球I ;所述平运动发射装置2的下方设有第一固定板5,所述抛运动发射装置3的斜下方设有第二固定板6 ;所述第一固定板5和第二固定板6上中心位置均设有球孔4 ;所述第一固定板5和第二固定板6上还设有红外发射装置7和红外感应接收装置8 ;所述红外感应接收装置8均通过线缆13与数字计时显示器9相连接;所述驱动器10上设有数个脉冲输出接口 11 ;所述红外发射装置7均通过线缆13与脉冲输出接口 11相连接;所述驱动器10通过线缆13与控制器14相连接;所述控制器14通过USB线缆15与PC机16相连接;所述电源12通过线缆13分别与驱动器10和控制器14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5和第二固定板6为矩形板块;所述电源12为直流电源。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用于机械设计的运动配合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小球(I)、平运动发射装置(2)、抛运动发射装置(3)、球孔(4)、第一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6)、红外发射装置(7)、红外感应接收装置(8)、数字计时显示器(9)、驱动器(10)、脉冲输出接口(11)、电源(12)、线缆(13)、控制器(14)、USB 线缆(15)和 PC 机(16); 所述平运动发射装置(2)和抛运动发射装置(3)水平放置,且之间相互间隔; 所述平运动发射装置(2)和抛运动发射装置(3)上设置小球(I); 所述平运动发射装置(2)的下方设有第一固定板(5),所述抛运动发射装置(3)的斜下方设有第二固定板(6); 所述第一固定板(5)和第二固定板(6)上中心位置均设有球孔(4); 所述第一固定板(5)和第二固定板(6)上还设有红外发射装置(7)和红外感应接收装置⑶; 所述红外感应接收装置(8)均通过线缆(13)与数字计时显示器(9)相连接; 所述驱动器(10)上设有数个脉冲输出接口(11); 所述红外发射装置(7)均通过线缆(13)与脉冲输出接口(11)相连接; 所述驱动器(10)通过线缆(13)与控制器(14)相连接; 所述控制器(14)通过USB线缆(15)与PC机(16)相连接; 所述电源(12)通过线缆(13)分别与驱动器(10)和控制器(14)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械设计的运动配合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5)和第二固定板(6)为矩形板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械设计的运动配合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12)为直流电源。【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机械设计的运动配合验证装置,包括小球、平运动发射装置、抛运动发射装置、球孔、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红外发射装置、红外感应接收装置、数字计时显示器、驱动器、脉冲输出接口、电源、线缆、控制器、USB线缆和PC机;它结构设计合理,造型新颖独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本技术用于机械设计的运动配合验证装置通过发射装置产生运动,由脉冲控制运动位置和运动速度;与模型仿真相比,无需组合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和间歇机构进行运动变换,也无需使用带、链和齿轮进行运动传递,具有运动生成简单的特点。【IPC分类】G05B15-02【公开号】CN204423006【申请号】CN201520090209【专利技术人】张莉萍 【申请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申请日】2015年2月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械设计的运动配合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小球(1)、平运动发射装置(2)、抛运动发射装置(3)、球孔(4)、第一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6)、红外发射装置(7)、红外感应接收装置(8)、数字计时显示器(9)、驱动器(10)、脉冲输出接口(11)、电源(12)、线缆(13)、控制器(14)、USB线缆(15)和PC机(16);所述平运动发射装置(2)和抛运动发射装置(3)水平放置,且之间相互间隔;所述平运动发射装置(2)和抛运动发射装置(3)上设置小球(1);所述平运动发射装置(2)的下方设有第一固定板(5),所述抛运动发射装置(3)的斜下方设有第二固定板(6);所述第一固定板(5)和第二固定板(6)上中心位置均设有球孔(4);所述第一固定板(5)和第二固定板(6)上还设有红外发射装置(7)和红外感应接收装置(8);所述红外感应接收装置(8)均通过线缆(13)与数字计时显示器(9)相连接;所述驱动器(10)上设有数个脉冲输出接口(11);所述红外发射装置(7)均通过线缆(13)与脉冲输出接口(11)相连接;所述驱动器(10)通过线缆(13)与控制器(14)相连接;所述控制器(14)通过USB线缆(15)与PC机(16)相连接;所述电源(12)通过线缆(13)分别与驱动器(10)和控制器(14)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莉萍
申请(专利权)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