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61321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9 1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通常情况下由于密码丢失造成的无法访问数据或数据丢失的问题,较好地提高安全性。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发送的认证请求;在用户发送的认证请求中获得所述用户的身份标识,并基于摄像装置确定所述用户的脸部信息;对获得的所述脸部信息进行光照预处理后,提取局部二值模式LBP特征,得到与所述脸部信息对应的第一特征向量;以获得的身份标识作为索引,在预先存储的身份标识和第二特征向量的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获得的身份标识对应的第二特征向量;比对第一特征向量和第二特征向量;在比对结果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认证通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用户身份认证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完成对用户身份的确认,其目的是确认当前所声称为某种身份的用户,确实是所声称的用户。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身份认证对于保护用户隐私信息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身份验证的方法有很多,基本上可分为:基于共享密钥的身份认证、基于生物学特征的身份认证和基于公开密钥加密算法的身份认证。通常情况下,在移动终端主要使用的是基于共享密钥的身份认证,服务端与用户共同拥有一个或一组密码(一般为由特定字符组成的字符串),当用户需要进行身份认证时,用户通过输入或通过保管有密码的终端提交由用户和服务端共同拥有的密码。服务端在收到用户提交的密码后,检查用户所提交的密码是否与服务端保存的密码一致,如果一致,就判断用户为合法用户。如果用户提交的密码与服务端所保存的密码不一致时,则判定身份认证失败。但是上述身份认证方式无法很好地应对包括忘记密钥、密钥被窃取、保存有密码的终端丢失在内的一些情况,易造成用户无法访问数据、用户数据被窃等,造成信息丢失,甚至财产损失等问题,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通常情况下由于密码都是造成的无法访问数据或数据丢失的问题,较好地提高安全性。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包括:接收用户发送的认证请求;在用户发送的认证请求中获得所述用户的身份标识,并基于摄像装置确定所述用户的脸部信息;对获得的所述脸部信息进行光照预处理后,提取局部二值模式LBP特征,得到与所述脸部信息对应的第一特征向量;以获得的身份标识作为索引,在预先存储的身份标识和第二特征向量的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获得的身份标识对应的第二特征向量;比对第一特征向量和第二特征向量;在比对结果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认证通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可以应用在移动环境下,在移动环境下,应用生物学特征一人脸特征进行用户身份认证,不需要用户手动输入密码,用户体验更好。能够解决通常情况下由于密码都是造成的无法访问数据或数据丢失的问题,较好地提高安全性。按照下述方式确定所述预先存储的身份标识和第二特征向量的对应关系: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注册请求时,为所述用户分配身份标识;并基于摄像装置确定发送注册请求的用户的至少一种脸部信息;对获得的所述脸部信息进行光照预处理后,提取局部二值模式LBP特征,得到与所述脸部信息对应的第二特征向量;将分配的身份标识和得到的第二特征向量对应存储。通过预先存储身份标识和特征向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的过程中,通过身份标识直接进行索引,能够较好地提高查询效率。对获得的所述脸部信息进行光照预处理,包括:基于小波分析方法,将获得的所述脸部信息分解为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基于自商图像SQI方法去除小波分解得到的低频分量中的光照分量,得到人脸图像的光照不变量,完成光照预处理。将小波的多尺度分析能力与SQI结合起来,大大降低了运算量,同时提高了验证效果,比较适合应用到移动环境中,直接将人脸特征用于身份验证。一种身份认证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认证请求;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用户发送的认证请求中获得所述用户的身份标识,并基于摄像装置确定所述用户的脸部信息;获得模块,用于对获得的所述脸部信息进行光照预处理后,提取局部二值模式LBP特征,得到与所述脸部信息对应的第一特征向量;第二确定模块,用于以获得的身份标识作为索引,在预先存储的身份标识和第二特征向量的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获得的身份标识对应的第二特征向量;比对模块,用于比对第一特征向量和第二特征向量;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在比对结果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认证通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可以应用在移动环境下,在移动环境下,应用生物学特征一人脸特征进行用户身份认证,不需要用户手动输入密码,用户体验更好。能够解决通常情况下由于密码都是造成的无法访问数据或数据丢失的问题,较好地提高安全性。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用于按照下述方式确定所述预先存储的身份标识和第二特征向量的对应关系: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注册请求时,为所述用户分配身份标识;并基于摄像装置确定发送注册请求的用户的至少一种脸部信息;对获得的所述脸部信息进行光照预处理后,提取局部二值模式LBP特征,得到与所述脸部信息对应的第二特征向量;将分配的身份标识和得到的第二特征向量对应存储。通过预先存储身份标识和特征向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的过程中,通过身份标识直接进行索引,能够较好地提高查询效率。所述获得模块,具体用于基于小波分析方法,将获得的所述脸部信息分解为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基于自商图像SQI方法去除小波分解得到的低频分量中的光照分量,得到人脸图像中的光照不变量,完成光照预处理。将小波的多尺度分析能力与SQI结合起来,大大降低了运算量,同时提高了验证效果,比较适合应用到移动环境中,直接将人脸特征用于身份验证。【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出的身份认证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出的光照预处理过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出的确定身份标识和第二特征向量对应关系的方法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出的身份认证装置结构组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针对一般情况下提出的身份认证方式无法很好地应对包括忘记密钥、密钥被窃取、保存有密码的终端丢失在内的一些情况,易造成用户无法访问数据、用户数据被窃等,造成信息丢失,甚至财产损失等问题,安全性较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中,通过用户发送的认证请求,确定该用户的身份标识以及采集该用户的脸部信息,并对采集到的脸部信息进行光照预处理后得对与该用户对应的第一特征向量,基于该用户的身份标识在预先存储的身份标识和第二特征向量的对应关系中,找到和身份标识对应的第二特征向量,比对第一特征向量和第二特征向量,最终根据比对结果,完成对该用户的身份认证,从而能够解决通常情况下由于密码都是造成的无法访问数据或数据丢失的问题,较好地提高安全性。下面将结合各个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主要实现原理、【具体实施方式】及其对应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进行详细地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如图1所示,其具体处理流程如下述:步骤11,接收用户发送的认证请求。例如,用户发送认证请求,假设该用户的身份标识为用户A,则用户发送的认证请求中包含该身份标识用户A。步骤12,在用户发送的认证请求中获得该用户的身份标识,并基于摄像装置确定该用户的脸部信息。终端中一般设置有摄像装置,如果终端中未自带摄像装置,则可以通过连接摄像装置,开启摄像功能,对发送认证请求的用户的脸部信息进行采集。假设终端中设置有摄像装置,则接收到用户发送的认证请求后,开启摄像装置采集用户A的脸部信息。或者可以在获得用户A的身份标识后,开启摄像头装置采集用户A的脸部信息。步骤13,对获得的脸部信息进行光照预处理。如图2所示,对获得的脸部信息进行光照进行光照预处理,其具体流程如下述:步骤21,调整采集到的脸部信息的图像大小。例如,可以将采集到的脸部信息的图像缩放至设定尺寸,或者将采集到的脸部信息的图像放大至设定尺寸。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用户发送的认证请求;在用户发送的认证请求中获得所述用户的身份标识,并基于摄像装置确定所述用户的脸部信息;对获得的所述脸部信息进行光照预处理后,提取局部二值模式LBP特征,得到与所述脸部信息对应的第一特征向量;以获得的身份标识作为索引,在预先存储的身份标识和第二特征向量的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获得的身份标识对应的第二特征向量;比对第一特征向量和第二特征向量;在比对结果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认证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亚平赵小超周四望李珩范金桥贺新初朱韧李炎姜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