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59275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7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穿戴时的操作性恶化、并且提升穿戴感的带型的吸收性物品。吸收性物品(1)具有:吸收体;一对粘扣带(42),其设置在后腰区域;目标部(95),其设置在前腰区域(S1),而且供粘扣带(41)固定;以及不透液性的防漏片(20),其设置在前腰区域和后腰区域。防漏片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20WE)位于比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1WE)靠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目标部(95)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95WE)位于比防漏片(20)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20WE)靠宽度方向外侧、且比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1WE)靠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具有用于吸收体液的吸收体、以及配置在吸收体的非皮肤相对面侧的不透液性的防漏片。专利文献I的吸收性物品利用防漏片防止体液泄漏到吸收性物品的非皮肤相对面。此外,若防漏片配置在吸收性物品的外边缘,则在吸收性物品的外边缘碰到穿着者的身体时穿着者有时会产生不适感。鉴于这样的问题,专利文献I的防漏片配置在比吸收性物品的外边缘靠内侧的位置。专利文献I的防漏片的前后方向上的外侧端部位于比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方向上的外侧端部靠前后方向内侧的位置,防漏片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位于比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靠前后方向内侧的位置(参照专利文献I的段落0029)。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欧洲专利公报0554911号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专利文献I的吸收性物品的外边缘没有配置防漏片。因而,与防漏片配置在吸收性物品的外边缘的结构相比较,吸收性物品的外边缘的刚性变低。因此,在穿戴时无法将吸收性物品的外边缘稳定地配置在穿着者的身体上,穿戴时的操作性有时会降低。特别是在穿戴时,在带型的吸收性物品的前腰区域上固定有设置在吸收性物品的后腰区域中的粘扣带。因此,若无法沿着身体配置吸收性物品的前腰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则吸收性物品的前腰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在穿戴时会卷入,有可能导致穿戴时的操作性恶化、或者无法适当地穿戴而穿戴感恶化。因此,本技术即是鉴于所述的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型的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能够抑制穿戴时的操作性恶化,并且能够提升穿戴感。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技术的第I特征是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吸收体;一对粘扣带,其设置在后腰区域;目标部,其设置在前腰区域,而且供所述粘扣带固定;以及不透液性的防漏片,其设置在所述吸收体的非皮肤相对面,且跨所述前腰区域和所述后腰区域地设置,该吸收性物品的主旨在于,所述防漏片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位于比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靠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所述目标部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位于比所述防漏片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靠宽度方向外侧、且比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靠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根据本技术的第I特征,由于防漏片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位于比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靠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吸收性物品的外边缘由于防漏片而变得过硬。因而,能够抑制碰到穿着者的身体时的不适感,能够提升穿戴感。此外,目标部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位于比防漏片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靠宽度方向外侧、且比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靠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即,目标部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伸出到比防漏片靠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因此,利用目标部提高了比防漏片靠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的刚性,易于沿着身体配置吸收性物品的前腰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吸收性物品的前腰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在穿戴时难以卷入,能够抑制穿戴时的操作性恶化。本技术的第2特征的主旨在于,所述目标部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和所述防漏片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之间的距离长于所述目标部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和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之间的距离。根据本技术的第2特征,目标部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配置在比防漏片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靠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的附近的位置,因此,能够利用目标部提高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的附近的刚性,易于沿着身体配置吸收性物品的前腰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技术的效果采用本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穿戴时的操作性恶化、并且提升穿戴感的带型的吸收性物品。【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图2是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后视图。图3是图1中的A — A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吸收性物品;10、表面片;20、防漏片;21、外封片材;25、腿围伸缩部;30、吸收体;41、粘扣带;60、侧部片;85、腰围伸缩部;95、目标部;S1、前腰区域;S2、后腰区域;S3、下裆区域;L、前后方向;T、厚度方向;W、宽度方向。【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图3说明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I。吸收性物品I是开放型的一次性尿布。在本实施方式中,开放型的尿布并不是指预先成形为内裤型的尿布,而是指如下尿布:在使用之前的状态下成为展开的状态,通过用带等将产品的预定部分相互间固定而穿戴于使用者。另外,尿布既可以是预先成形为内裤形的内裤型的尿布,也可以是成人用的尿布,也可以是孩子用的尿布。此外,以下的说明中的长度和距离是使吸收性物品伸长至看不到由吸收性物品的腰围伸缩部等的弹性构件引起的褶皱的状态下的长度和距离。吸收性物品I具有配置在穿着者的腹侧的前腰区域S1、配置在穿着者的背侧的后腰区域S2、以及与穿着者的下裆相对应且位于前腰区域SI和后腰区域S2之间的下裆区域S3 ο下裆区域S3的前后方向上的范围是后述的腿围伸缩部25的收缩区域的前后方向上的范围。腿围伸缩部25的收缩区域是利用构成腿围伸缩部25的弹性构件实质上收缩的区域。腿围伸缩部25的收缩区域是弹性构件在沿前后方向收缩的状态下配置的区域,是不包含弹性构件在不沿前后方向收缩的状态下配置的区域的概念。下裆区域的前端边缘(前腰区域SI的后端边缘)是腿围伸缩部25的收缩区域的前端边缘251。下裆区域的后端边缘(后腰区域S2的前端边缘)是腿围伸缩部25的收缩区域的后端边缘252。吸收性物品I具有透液性的表面片10、侧部片60、吸收体30、不透液性的防漏片20、外封片材21、腿围伸缩部25、粘扣带41、腰围伸缩部85、目标部95。吸收性物品I具有向穿着者的身体前侧和身体后侧延伸的前后方向L、与前后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W、朝向穿着者的皮肤相对面侧Tl、以及朝向与内方向相反的一侧(远离穿着者的一侧)的非皮肤相对面侧T2。表面片10设置在与穿着者的皮肤接触的皮肤抵接侧。表面片10利用亲水性无纺布、纺织物、开口塑料薄膜、开口疏水性无纺布等透液性的片材形成。侧部片60设置得比表面片10靠皮肤相对面侧Tl。侧部片60以分别覆盖表面片10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两端部的方式配置。侧部片60利用不透液性的片材等形成。另外,吸收性物品I也可以是表面片10伸出到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不具备侧部片60。防漏片20设置在吸收体30的非皮肤相对面侧T2且设置在腰围伸缩部85的非皮肤相对面侧T2。防漏片20利用防水薄膜(例如聚乙烯)等形成。在防漏片20的非皮肤相对面带有图案或者颜色。防漏片20包含带有图案或者颜色的印刷区域RP。防漏片20跨前腰区域S1、后腰区域S2以及下裆区域S3地配置。图案不仅是包含花纹等花样、数字等图样的概念,也是全部包含条纹图案、水滴图案等可视觉识别的花纹、包含着色的图样等的概念。颜色既可以不构成图案,在防漏片20的整个面上着色,也可以一同带有颜色和图案。即,在防漏片20上至少带有图案和颜色中的任一者即可。防漏片20的图案或者颜色构成为可从吸收性物品的非皮肤相对面侧视觉识别。具体地讲,防漏片20的图案或者颜色可隔着配置在防漏片20的非皮肤相对面侧的外封片材21视觉识别。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吸收体;一对粘扣带,其设置在后腰区域;目标部,其设置在前腰区域,而且供所述粘扣带固定;以及不透液性的防漏片,其设置在所述吸收体的非皮肤相对面,且跨所述前腰区域和所述后腰区域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片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位于比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靠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所述目标部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位于比所述防漏片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靠宽度方向外侧、且比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靠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桥竜吾湊大尚
申请(专利权)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