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光隆专利>正文

筷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49218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5 12:55
一种筷子结构,包括一握持部以及一挟持部。该握持部设置于该筷子结构本体的一第一端。该挟持部设置于该筷子结构本体的一第二端,该挟持部包括复数凹部以及三凸部。该等凹部以三个为一组互相呈等角度分布,形成于该挟持部的周围,并从该挟持部前端开始向该挟持部后端依序排列,该等凹部各自向该挟持部内部陷落,形成一凹弧面。该等凸部各自形成该挟持部的周围以及同组且相邻的二凹部之间,且该等凸部从该挟持部前端开始各自设有复数凹槽。透过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增加食物被挟取后与筷子的摩擦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筷子结构,特别是一种可增加食物被挟取后与筷子的摩擦力的筷子结构。
技术介绍
筷子为一种发源自中国的餐具,古汉语称为箸或挟提,其使用方法为将食物夹起,并送入口中。对于一般人来说,尽管使用筷子挟取食物可说是轻而易举,但是遇到要挟取颗粒状的食物的情况时,例如坚果、豆类或花生,常常因为食物质地较坚硬,且体积过小而不易挟取,或在挟取后掉落。因此,如何设计出一可增加食物被挟取后与筷子的摩擦力的筷子结构,便成为相关厂商以及相关研发人员所共同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案专利技术人有鉴于现有的筷子挟取颗粒状食物容易掉落的缺失,乃积极着手进行开发,以期可以改进上述既有的缺点,经过不断地试验及努力,终于开发出本技术专利。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可增加食物被挟取后与筷子的摩擦力的筷子结构。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筷子结构,包括一握持部以及一挟持部。该握持部设置于该筷子结构本体的一第一端。该挟持部设置于该筷子结构本体的一第二端,该挟持部包括复数凹部以及三凸部。该等凹部以三个为一组互相呈等角度分布,形成于该挟持部的周围,并从该挟持部前端开始向该挟持部后端依序排列,该等凹部各自向该挟持部内部陷落,形成一凹弧面。该等凸部各自形成该挟持部的周围以及同组且相邻的二凹部之间,且该等凸部从该挟持部前端开始各自设有复数凹槽。透过上述的结构,本技术可增加食物被挟取后与筷子的摩擦力,而更顺利地挟取颗粒状食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筷子结构的示意图;图2a为图1的A-A剖面图;图2b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筷子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容槽表面设有螺纹面以及插杆表面设有复数螺牙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 筷子结构(10) 握持部(100) 容槽(1000) 螺纹面(11) 挟持部(110) 凹部(111) 凸部(1110) 凹槽(112) 插杆(1120) 螺牙(12) 第一端(13) 第二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熟悉该项技艺人士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兹配合附图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的筷子结构(1) ,包括一握持部(10)以及一挟持部(11)。该握持部(10)供一使用者的手握持,该挟持部(11)供该使用者挟持食物。该握持部(10)设置于该筷子结构(1)本体的一第一端(12)。该挟持部(11)设置于该筷子结构(1)本体的一第二端(13),该挟持部(11)包括复数凹部(110)以及三凸部(111)。请参考图1至图2b所示,该等凹部(110)以三个为一组互相呈等角度分布,形成于该挟持部(11)的周围,并从该挟持部(11)前端开始向该挟持部(11)后端依序排列,该等凹部(110)各自向该挟持部(11)内部陷落,形成一凹弧面,使该挟持部(11)的径向剖面(A-A剖面)近似三角形。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同组且相邻的二凹部(110)之间呈120°夹角。当该使用者藉由该挟持部(11)挟取小颗粒状的食物(例如花生或豆类)时,小颗粒状的食物将被导入该等凹部(110)中而获得稳定的挟取。该等凸部(111)各自形成该挟持部(11)的周围以及同组且相邻的二凹部(110)之间,且该等凸部(111)从该挟持部(11)前端开始各自设有复数凹槽(1110)。当该使用者藉由该挟持部(11)挟取面条时,面条将被导入该等凹槽(1110)中而获得稳定的挟取。请参考图3所示,其中该挟持部(11)的后端可分离地结合在该握持部的前端。该握持部(10)前端设有一容槽(100),该挟持部(11)后端设有一插杆(112),该插杆(112)插入该容槽(100),以结合该握持部(10)以及该挟持部(11)。藉由上述结构使本技术的该筷子结构(1)可拆组成较小体积以方便随身携带使用。请参考图4所示,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容槽(100)的表面设有一螺纹面(1000),该插杆(112)的表面设有复数螺牙(1120),该插杆(112)在转入该容槽(100)内时,藉由该等螺牙(1120)与该螺纹面(1000)互相咬合,而使该插杆(112)固定于该容槽(100)内,以结合该握持部(10)以及该挟持部(11)。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该握持部(10)以及该挟持部(11)可另为设计成相互不同材质的结合设计。透过上述的结构,本技术可增加食物被挟取后与筷子的摩擦力,而更顺利地挟取颗粒状食物。再者,其结构型态并非所属
中的人士所能轻易思及而达成者,实具有新颖性以及进步性无疑。透过上述的详细说明,即可充分显示本技术的目的及功效上均具有实施的进步性,极具产业的利用性价值,且为目前市面上前所未见的新技术,完全符合技术专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唯以上所述着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用以限定本技术所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技术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谨请 贵审查委员明鉴,并祈惠准,是所至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筷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握持部,设置于该筷子结构本体的一第一端;以及一挟持部,设置于该筷子结构本体的一第二端,该挟持部包括:复数凹部,以三个为一组互相呈等角度分布,形成于该挟持部的周围,并从该挟持部前端开始向该挟持部后端依序排列,该等凹部各自向该挟持部内部陷落,形成一凹弧面;以及三凸部,各自形成于该挟持部的周围以及同组且相邻的二凹部之间,且该等凸部从该挟持部前端开始各自设有复数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筷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握持部,设置于该筷子结构本体的一第一端;以及
一挟持部,设置于该筷子结构本体的一第二端,该挟持部包括:
复数凹部,以三个为一组互相呈等角度分布,形成于该挟持部的周围,并从该挟持部前端开始向该挟持部后端依序排列,该等凹部各自向该挟持部内部陷落,形成一凹弧面;以及
三凸部,各自形成于该挟持部的周围以及同组且相邻的二凹部之间,且该等凸部从该挟持部前端开始各自设有复数凹槽。
2. 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光隆施采君
申请(专利权)人:施光隆施采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