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瓣结鱼和黄颡鱼混合养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646505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5 0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瓣结鱼和黄颡鱼混合养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鱼塘选择与修整;B、清塘消毒:将鱼塘进行干塘,平整,暴晒后,生石灰消毒;C、注水肥水:均匀泼洒腐熟后的有机肥到鱼塘中;D、鱼苗放养:4月份底时,当水温≥10℃,放养黄颡鱼苗;6月初时,放养瓣结鱼苗;放养前,鱼苗浸浴浓度为18-22mg/L的高锰酸钾溶液10-15min;E、投喂管理:4-6月时,日投喂量占鱼体体重的3-4%;6-10月时,日投喂量占鱼体体重的6-10%;而当水温≥30℃或气温≤10℃时,不进行投喂;F、日常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既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又合理利用水域和饲料,提高瓣结鱼和黄颡鱼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瓣结鱼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把亚科,结鱼属,瓣结鱼亚属。俗称:哈司,重口,马嘴,腊巨。瓣结鱼为生活于清澈流水中的中下层鱼类,体型为流线型,头尖,鳍健,为善泳的鱼类之一。它经常在水底乱石间穿越,用喇叭形伸缩自如的大口向江底和石面上吸食,以底栖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及其幼虫、植物的碎片和丝状藻类为食。一般3冬龄鱼始达性成熟,产卵期估计在6-7月间,成熟亲鱼要求在急流条件下进行繁殖。瓣结鱼是一种中型淡水经济鱼类,分布于长江水系以南、珠江水系,为产区常见的经济鱼类,其肉质鲜嫩,为人们所喜食,而含脂量高,生长较快,有较高的渔业价值。而黄颡鱼食性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觅食活动一般在夜间进行,食物包括鱼、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特别是摇蚊幼虫)、小型软体动物和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有时也捕食小型鱼类。其食性随环境和季节变化而有所差异。在春夏季节常吞食其它鱼的鱼卵,到了寒冷季节,食物中小鱼较多,而底栖动物渐渐减少。规格不同的黄颡鱼食性也有所不同,体长2-4cm,主要摄食桡足类和枝角类。体长5-8cm的个体,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以及水生昆虫;超过8cm以上个体,摄食软体动物(特别喜食蚯蚓)和小型鱼类等。黄颡鱼多在静水或江河缓流中活动,营底栖生活。白天栖息于湖水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所以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也能生活。幼鱼多在江湖的沿岸觅食。该鱼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0-38°C,最佳生长温度25-28°C,pH值范围6.0-9.0,最适pH值为7.0-8.4。耐低氧能力一般,水中溶氧在3mg/L以上时生长正常,低于2mg/L时出现浮头,低于lmg/L时会窒息死亡。但是现在人们分别养殖瓣结鱼和黄颡鱼,不仅不能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又浪费水域和饲料。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既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又合理利用水域和饲料,提高瓣结鱼和黄颡鱼的产量。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包括如下步骤:A、鱼塘选择与修整:鱼塘面积为3335-5336m2,鱼塘池底淤泥深15cm,水深1.5-2m,鱼塘埂高2.5m,埂面宽3m,四周开阔,无大树遮挡,通风条件良好;鱼塘呈东西走向的长方形,其中进水口用55-65目网布过滤进水,排水口设拦逃网,防治鱼群逃逸;下风处架设密眼网围成的近圆形的饵料台,每667m2搭设3个饵料台;鱼塘配备增氧机;B、清塘消毒:将鱼塘进行干塘处理,然后将鱼塘底部进行平整,需无明显大沟,暴晒I周后,向鱼塘中注水至水深18_22cm,每600_700m2用110_130kg生石灰化水均勾泼洒,应当满池泼洒,没有遗漏点;C、注水肥水:在鱼塘周边挖出深度为75-85cm,直径为0.8-1.2m的坑,将有机肥倒入坑中,接着盖上泥土进行腐熟,在泥土上泼洒生石灰;I周后,向鱼塘中注水至水深75-85cm,再将腐熟后的有机肥均匀泼洒到鱼塘中,每600-700m2泼洒110_130kg腐熟后的有机肥;I周后,接着向鱼塘中泼洒生石灰至PH为7-7.3,然后继续向鱼塘中注水至水深1.4-1.6m ;D、鱼苗放养:4月份底时,当水温多10°C,放养平均体长为5-7cm的黄颡鱼苗,黄颡鱼苗的放养密度为2.8-3.2尾/m2;6月初时,放养平均体长为3_5cm的瓣结鱼苗,瓣结鱼苗的放养密度为3.5-4尾/m2;所放鱼苗应光泽鲜艳、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害、无寄生虫附着;放养前,鱼苗浸浴浓度为18-22mg/L的高锰酸钾溶液10_15min ;放养过程中,鱼苗带水温度与鱼塘水温相差< 2°C ;E、投喂管理:投喂坚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原则;驯食前,在饵料台上投喂混合饲料;驯食后,即待鱼集群到饵料台摄食后,在饵料台上投喂人工颗粒饲料;4-6月时,日投喂量占鱼体体重的3-4%;6-10月时,日投喂量占鱼体体重的6-10%;而当水温彡30°C或气温< 10°C时,不进行投喂;F、日常管理:4-6月时,水深为1.5±0.1m ;6_10月时,水深为2±0.1m;而当或气温多28°C时,换水频率为3d/次,每次换水为排放鱼塘中1/3的水,并注入新水;定时开机增氧,保持鱼塘中水体溶氧为4.5-5.5mg/L ?’每15d向鱼塘中均匀泼洒生石灰,其中每600-700m2用14-16kg生石灰使鱼塘的pH值为7-7.8 ;每半月向鱼塘中加入微生物制剂,并清理消毒饵料台。优选地,有机肥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高粱秸杆15-18份,玉米秸杆14-17份,豆柏20-25份,花生柏25-28份,花生壳粉8_11份,鸡粪16-20份,马粪18-21份,兔粪5_8份,蚕沙3-6份,酒糟25-30份,木薯渣15-18份,糖渣5_8份,蘑菇菌渣20-23份,草木灰10-15份。优选地,混合饲料按重量份包括:翘嘴鱼肉15-25份,麦穗鱼肉10-15份,虾虎鱼肉10-20份,油餐条肉10-15份,白条鱼肉10-20份,青虾5-10份,毛虫下10-15份,水蚤12-15份,蛆虫10-15份,膨化大豆30-40份,豆腐渣10-15份,发酵花生柏20-25份,玉米蛋白粉10-20份,大豆蛋白5-10份,玉米油5-8份,维生素A 1.5-1.8份,维生素D3 0.21-0.25份,维生素E 2-3份,维生素K3 0.05-0.1份,维生素B1 1.5-2.5份,维生素B2 0.6-1份,维生素B3 1.5-1.8份,维生素B12 0.5-0.8份,叶酸0.5-1份,维生素C 1.5-3份,五水硫酸铜0.2-0.4份,一水硫酸亚铁0.4-0.8份,一水硫酸锌0.4-0.6份,亚砸酸钠0.06-0.2份,碘化钙0.3-0.8份,硫酸锰0.04-0.15份。优选地,混合饲料的制备方法为:将翘嘴鱼肉、麦穗鱼肉、虾虎鱼肉、油餐条肉、白条鱼肉、青虾、毛虾、水蚤和蛆虫混合后,干燥至水分为10-15wt%得到第一物料,将第一物料和膨化大豆、豆腐渣、发酵花生柏、玉米蛋白粉、大豆蛋白混合后,粉碎,过50-60目筛得到第二物料;将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E、维生素K3加入玉米油中,完全溶解后得到第三物料;将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C、五水硫酸铜、一水硫酸亚铁、一水硫酸锌、亚砸酸钠、碘化钙、硫酸锰加入清水中,完全溶解后得到第四物料;将第三物料和第四物料加入第二物料中搅拌均匀后,造粒,冷风干燥得到混合饲料。优选地,人工颗粒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为36_42wt%。优选地,人工颗粒饲料按重量份包括:膨化玉米20-30份,豆柏30-40份,发酵花生柏40-50份,玉米蛋白粉10-20份,脱脂奶粉20-30份,鸡蛋清5_15份,苹果酸5_10份,葡萄籽油5-8份,维生素A 1.5-1.8份,维生素D3 0.21-0.25份,维生素E 2_3份,维生素1(3 0.05-0.1份,维生素B1 1.5-2.5份,维生素B20.6-1份,维生素B3 1.5-1.8份,维生素B12 0.5-0.8份,叶酸0.5-1份,维生素C 1.5-3份,五水硫酸铜0.2-0.4份,一水硫酸亚铁0.4-0.8份,一水硫酸锌0.4-0.6份,亚砸酸钠0.06-0.2份,碘化钙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瓣结鱼和黄颡鱼混合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鱼塘选择与修整:鱼塘面积为3335‑5336m2,鱼塘池底淤泥深15cm,水深1.5‑2m,鱼塘埂高2.5m,埂面宽3m,四周开阔,无大树遮挡,通风条件良好;鱼塘呈东西走向的长方形,其中进水口用55‑65目网布过滤进水,排水口设拦逃网,下风处架设密眼网围成的近圆形的饵料台,每667m2搭设3个饵料台;鱼塘配备增氧机;B、清塘消毒:将鱼塘进行干塘处理,然后将鱼塘底部进行平整,暴晒1周后,向鱼塘中注水至水深18‑22cm,每600‑700m2用110‑130kg生石灰化水均匀泼洒;C、注水肥水:在鱼塘周边挖出深度为75‑85cm,直径为0.8‑1.2m的坑,将有机肥倒入坑中,接着盖上泥土进行腐熟,在泥土上泼洒生石灰;1周后,向鱼塘中注水至水深75‑85cm,再将腐熟后的有机肥均匀泼洒到鱼塘中,每600‑700m2泼洒110‑130kg腐熟后的有机肥;1周后,接着向鱼塘中泼洒生石灰至pH为7‑7.3,然后继续向鱼塘中注水至水深1.4‑1.6m;D、鱼苗放养:4月份底时,当水温≥10℃,放养平均体长为5‑7cm的黄颡鱼苗,黄颡鱼苗的放养密度为2.8‑3.2尾/m2;6月初时,放养平均体长为3‑5cm的瓣结鱼苗,瓣结鱼苗的放养密度为3.5‑4尾/m2;所放鱼苗应光泽鲜艳、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害、无寄生虫附着;放养前,鱼苗浸浴浓度为18‑22mg/L的高锰酸钾溶液10‑15min;放养过程中,鱼苗带水温度与鱼塘水温相差≤2℃;E、投喂管理:投喂坚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原则;驯食前,在饵料台上投喂混合饲料;驯食后,即待鱼集群到饵料台摄食后,在饵料台上投喂人工颗粒饲料;4‑6月时,日投喂量占鱼体体重的3‑4%;6‑10月时,日投喂量占鱼体体重的6‑10%;而当水温≥30℃或气温≤10℃时,不进行投喂;F、日常管理:4‑6月时,水深为1.5±0.1m;6‑10月时,水深为2±0.1m;而当或气温≥28℃时,换水频率为3d/次,每次换水为排放鱼塘中1/3的水,并注入新水;定时开机增氧,保持鱼塘中水体溶氧为4.5‑5.5mg/L;每15d向鱼塘中均匀泼洒生石灰,其中每600‑700m2用14‑16kg生石灰使鱼塘的pH值为7‑7.8;每半月向鱼塘中加入微生物制剂,并清理消毒饵料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洵章星明李正荣俞爱萍凌跃进陈冬林沈蓓杰魏泽能柴继芳胡伟周自年杨丽丽汪端慧张艳王骏俊周春芳王盛王建飞
申请(专利权)人:宁国市金东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