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回填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3432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4 0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据回填方法及装置,该数据回填方法包括:从数据采集端获取包括丢失数据在内的数据文件;通过比较数据接收端与数据采集端的数据的采集时刻及数据的值来在获取的数据文件中查找数据丢失的结束点和起始点,从而将获取的数据文件中的数据丢失的起始点与结束点之间的数据确定为数据接收端的丢失数据的范围;提取所确定的丢失数据的范围内的数据;将所提取的数据填补到数据接收端的数据丢失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通信
,具体地,涉及数据回填技术。
技术介绍
本文中的数据回填具体是指,在数据采集端记录所采集的数据并将所采集的数据发送给数据接收端的情况下,当数据接收端与数据采集端之间的数据通信因某种原因而中断时,数据接收端可能会出现数据丢失的现象,因此,在数据接收端与数据采集端之间的数据通信恢复后,需要根据数据采集端所记录的数据获取数据通信中断期间没有被数据接收端接收到的数据,来进行数据回填,从而在数据接收端呈现完整的接收数据。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进行数据回填,即,在数据接收端与数据采集端之间的数据通信恢复后,当数据接收端发现数据丢失时,从数据采集端获取包括丢失数据在内的数据文件,然后,将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中断之前最后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亥IJ(下文中将称其为数据丢失的起始点)与获取的数据文件中的各数据的采集时刻进行比较,以及将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恢复后最先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下文中将称其为数据丢失的结束点)与获取的数据文件中的各数据的采集时刻进行比较,从而将获取的数据文件中的采集时刻在数据丢失的起始点与数据丢失的结束点之间的数据确定为丢失数据的范围,并将该范围内的数据提取出来,填补到接收数据的丢失部分,从而在数据接收端呈现完整的接收数据。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在上述现有技术的数据回填方法中,仅通过比较数据的采集时刻来确定丢失数据的范围并不可靠,例如,当数据采集端的时钟在数据丢失的起始点与数据丢失的结束点之间被校准或调整(即,变更)时,则在数据采集端所记录的数据文件中,可能存在相同采集时刻的数据,该情况下,如果只比较数据的采集时刻,则可能无法确定丢失数据的范围,或者所确定的丢失数据的范围可能不正确。图1示出了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中断前后接收到的数据的示例。其中,第一行表示数据的采集时刻,第二行至第五行表示在相应的数据采集时刻数据采集端分别在信道CHl至CH4采集到的数据。如图1所示,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中断之前最后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为,在数据通信恢复后最先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为。图2示出了数据采集端所记录的包含丢失数据的数据文件的一个示例。如图2所示,该数据文件中记录了采集时刻为-的数据。该情况下,利用现有技术的数据回填方法,当数据接收端发现数据丢失时,获取数据采集端所记录的包含丢失数据的数据文件,然后将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中断之前最后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与该数据文件中的数据采集时刻进行比较,以及将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恢复后最先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与该数据文件中的数据采集时刻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数据接收端在通信中断期间的丢失数据的范围。图3示出了利用现有技术的数据回填方法根据图2所示的数据文件确定的丢失数据的范围。如图3所示,所确定的丢失数据的范围为采集时刻为-的数据。图4示出了数据采集端所记录的包含丢失数据的数据文件的另一个示例。如图4所示,该数据文件中,由于数据采集端进行了时钟校准,因此,存在相同的数据采集时刻-。该情况下,利用现有技术的数据回填方法,当将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中断之前最后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与该数据文件中的数据采集时刻进行比较时,由于数据文件中存在两个采集时刻,因此,无法确定数据丢失的起始点,或者所确定的数据丢失的起始点可能不正确。图5示出了利用现有技术的数据回填方法根据图4所示的数据文件确定的丢失数据的范围的一个示例。如图5所示,该所确定的丢失数据的范围显然是不正确的。由此,需要提供一种更可靠、准确的数据回填方法及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回填方法及装置,即使在数据采集端在通信中断期间对时钟进行了校准或调整的情况下,利用该数据回填方法也能可靠、准确地确定丢失数据的范围。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回填方法,用于在数据采集端记录所采集的数据并将所采集的数据发送给数据接收端的情况下,在数据接收端与数据采集端之间的数据通信中断且在一段时间后恢复之后,在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中断期间丢失数据的情况下,根据数据采集端所记录的数据获取数据通信中断期间没有被数据接收端接收到的数据,来进行数据回填,从而在数据接收端呈现完整的接收数据,该方法包括:从数据采集端获取包括丢失数据在内的数据文件;将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中断之前最后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与获取的数据文件中的各数据的采集时刻进行比较,以及将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恢复后最先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与获取的数据文件中的各数据的采集时刻进行比较;将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中断之前最后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下的至少一个信道的数据与获取的数据文件中的采集时刻与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中断之前最后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相同的对应信道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将获取的数据文件中的与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中断之前最后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下的所述至少一个信道的数据相同的对应信道的数据的采集时刻确定为数据丢失的起始点;将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恢复后最先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下的至少一个信道的数据与获取的数据文件中的采集时刻与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恢复后最先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相同的对应信道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将获取的数据文件中的与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恢复后最先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下的所述至少一个信道的数据相同的对应信道的数据的采集时刻确定为数据丢失的结束点;将获取的数据文件中的采集时刻在数据丢失的起始点与数据丢失的结束点之间的数据确定为丢失数据的范围;将所确定的丢失数据的范围内的数据提取出来,填补到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中断之前最后接收到的数据与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恢复后最先接收到的数据之间,从而在数据接收端呈现完整的接收数据。优选地,当获取的数据文件中的多个数据的采集时刻与数据接收端在通信中断之前最后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相同时,将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中断之前最后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下的至少一个信道的数据与获取的数据文件中的采集时刻与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中断之前最后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相同的对应信道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将获取的数据文件中的与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中断之前最后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下的所述至少一个信道的数据相同的对应信道的数据的采集时刻确定为数据丢失的起始点。优选地,当获取的数据文件中的多个数据的采集时刻与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恢复后最先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相同时,将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恢复后最先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下的至少一个信道的数据与获取的数据文件中的采集时刻与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恢复后最先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相同的对应信道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将获取的数据文件中的与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恢复后最先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下的所述至少一个信道的数据相同的对应信道的数据的采集时刻确定为数据丢失的结束点。优选地,当获取的数据文件中只有一个数据的采集时刻与数据接收端在通信中断之前最后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相同时,将获取的数据文件中的与数据接收端在通信中断之前最后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相同的采集时刻确定为数据丢失的起始点。优选地,当获取的数据文件中只有一个数据的采集时刻与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恢复后最先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相同时,将获取的数据文件中的与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回填方法,用于在数据采集端记录所采集的数据并将所采集的数据发送给数据接收端的情况下,在数据接收端与数据采集端之间的数据通信中断且在一段时间后恢复之后,在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中断期间丢失数据的情况下,根据数据采集端所记录的数据获取数据通信中断期间没有被数据接收端接收到的数据,来进行数据回填,从而在数据接收端呈现完整的接收数据,该方法包括:从数据采集端获取包括丢失数据在内的数据文件;将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中断之前最后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与获取的数据文件中的各数据的采集时刻进行比较,以及将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恢复后最先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与获取的数据文件中的各数据的采集时刻进行比较;将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中断之前最后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下的至少一个信道的数据与获取的数据文件中的采集时刻与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中断之前最后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相同的对应信道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将获取的数据文件中的与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中断之前最后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下的所述至少一个信道的数据相同的对应信道的数据的采集时刻确定为数据丢失的起始点;将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恢复后最先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下的至少一个信道的数据与获取的数据文件中的采集时刻与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恢复后最先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相同的对应信道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将获取的数据文件中的与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恢复后最先接收到的数据的采集时刻下的所述至少一个信道的数据相同的对应信道的数据的采集时刻确定为数据丢失的结束点;将获取的数据文件中的采集时刻在数据丢失的起始点与数据丢失的结束点之间的数据确定为丢失数据的范围;将所确定的丢失数据的范围内的数据提取出来,填补到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中断之前最后接收到的数据与数据接收端在数据通信恢复后最先接收到的数据之间,从而在数据接收端呈现完整的接收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靳利强
申请(专利权)人: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