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动力按摩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1638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7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零动力按摩椅结构,包括一基座框架、一椅背架、一椅座、一脚架、及一驱动单元;基座框架包括前椅腿、后椅腿和支承底座,前椅腿、后椅腿均安装于支承底座上;椅座的前端部架于前椅腿上,椅座的后端部与椅背架分别铰接于后椅腿,脚架铰接于椅座的前端部;驱动单元包括一安装于支承底座上的电动推杆、一脚架连动杆、一椅座连动件,电动推杆的推杆端部与椅背架的底端部连接,脚架连动杆的一端与椅背架的底端部铰接,脚架调节杆的另一端与脚架铰接,且椅座通过椅座连动件铰接于椅背架的底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降低按摩椅成本,而且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维护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按摩器行业的一种按摩椅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零动力按摩椅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在追求,按摩椅被越来越多在人所接受,目前按摩椅通常包括一基座框架、一椅背架、一椅座、一脚架、及一驱动单元;其中,基座框架包括前椅腿、后椅腿和支承底座,前椅腿、后椅腿均安装于支承底座上;椅座的前端部架于前椅腿上,椅座的后端部与椅背架分别铰接于后椅腿,脚架铰接于椅座的前端部;驱动单元由三个电推动杆组成,三个电推动杆用以分别推动调节椅背架、椅座及脚架,从而将整个按摩椅调节至舒适的角度按摩。上述由三个电动推杆组成的驱动单元,造成按摩椅成本增加,而且不利于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只需一个电动推杆的零动力按摩椅结构,不仅能够降低按摩椅成本,而且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维护的特点。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零动力按摩椅结构,包括一基座框架、一椅背架、一椅座、一脚架、及一驱动单元;所述基座框架包括前椅腿、后椅腿和支承底座,所述前椅腿、后椅腿均安装于支承底座上;所述椅座的前端部架于前椅腿上,所述椅座的后端部与椅背架分别铰接于后椅腿,所述脚架铰接于椅座的前端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一安装于支承底座上的电动推杆、一脚架连动杆、一椅座连动件,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端部与椅背架的底端部连接,所述脚架连动杆的一端与椅背架的底端部铰接,所述脚架连动杆的的另一端与脚架铰接,且所述椅座通过椅座连动件铰接于椅背架的底端部。进一步地,所述椅座连动件包括一第一调节杆、一第二调节杆和一第三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的首端与椅座铰接并与前椅腿紧邻,所述第二调节杆的首端铰接于支承底座并与前椅腿紧邻,所述第一调节杆的尾端、第二调节杆的尾端和第三调节杆的首端相互铰接,且该第三调节杆的尾端铰接于椅背架的底端部上。进一步地,所述椅背架的底端部上固定有一摆框,所述摆框铰接于后椅腿,且电动推杆的推杆端部与该摆框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前椅腿与后椅腿之间设有至少一加强杆。本技术一种零动力按摩椅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脚架连动杆、椅座连动件与电动推杆的相互配合,使得按摩椅只需一个电动推杆便可实现对整个按摩椅角度的调节,从而降低按摩椅成本,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维护的特点。【【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是本技术一种零动力按摩椅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零动力按摩椅结构处于按摩角度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结合参阅图1与图2,本技术一种零动力按摩椅结构,包括一基座框架1、一椅背架2、一椅座3、一脚架4、及一驱动单元5 ;所述基座框架I包括前椅腿11、后椅腿12和支承底座13,所述前椅腿11、后椅腿12均安装于支承底座13上;所述椅座3的前端部31架于前椅腿11上,所述椅座3的后端部32与椅背架I分别铰接于后椅腿12,所述脚架4铰接于椅座3的前端部31 ;所述驱动单元5包括一安装于支承底座13上的电动推杆51、一脚架连动杆52、一椅座连动件53,所述电动推杆51的推杆511端部与椅背架2的底端部21连接,所述脚架连动杆52的一端与椅背架2的底端部21铰接,所述脚架连动杆52的的另一端与脚架4铰接,且所述椅座3通过椅座连动件53铰接于椅背架2的底端部21,脚架连动杆52用以带动调整脚架4,椅座连动件53则是用以带动调整椅座3的。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椅座连动件53包括一第一调节杆531、一第二调节杆532和一第三调节杆533,所述第一调节杆531的首端与椅座3铰接并与前椅腿11紧邻,所述第二调节杆532的首端铰接于支承底座13并与前椅腿11紧邻,所述第一调节杆531的尾端、第二调节杆532的尾端和第三调节杆533的首端相互铰接,且该第三调节杆533的尾端铰接于椅背架2的底端部21上。当本技术处于未调整角度状态即如图1所示时,第一调节杆531、第二调节杆532和第三调节杆533中相邻二者之间的夹角相等;当启动电动推杆51并控制使得电动推杆51的推杆511作动,从而在推杆511的作用下将椅背架2的底端部21逐渐向电动推杆51所在方向拉动,则椅背架2逐渐向后仰,与此同时,第三调节杆533在椅背架2的底端部21的带动下向前椅腿11所在方向移动,第三调节杆533的移动连带着第一调节杆531、第二调节杆532向椅座3所在方向撑起,进而将椅座3的的前端部31向上顶起,即如图2中所示。为了方便椅背架2的安装,在椅背架2的底端部21上固定设置了一摆框(未图示),所述摆框铰接于后椅腿12,且电动推杆51的推杆端部511与该摆框连接,即椅背架2的底端部21通过该摆框与电动推杆51的推杆511端部连接。另外,在前椅腿11与后椅腿之12间设置了至少一加强杆6,能够使得整个基座框架I更为牢固、稳定。本技术新型的作动过程:启动电动推杆51并控制使得电动推杆51的推杆511作动,从而在推杆511的作用下将椅背架2的底端部21逐渐向电动推杆51所在方向拉动,则椅背架2逐渐向后仰,与此同时,椅座连动件53、脚架连动杆52分别在椅背架2的底端部21的带动下将椅座3的的前端部31、及脚架4向上顶起,进而实现了对整个按摩椅角度的调节。综上,通过脚架连动杆、椅座连动件与电动推杆的相互配合,使得按摩椅只需一个电动推杆便可实现对整个按摩椅角度的调节,从而降低按摩椅成本,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维护的特点。【主权项】1.一种零动力按摩椅结构,包括一基座框架、一椅背架、一椅座、一脚架、及一驱动单元;所述基座框架包括前椅腿、后椅腿和支承底座,所述前椅腿、后椅腿均安装于支承底座上;所述椅座的前端部架于前椅腿上,所述椅座的后端部与椅背架分别铰接于后椅腿,所述脚架铰接于椅座的前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一安装于支承底座上的电动推杆、一脚架连动杆、一椅座连动件,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端部与椅背架的底端部连接,所述脚架连动杆的一端与椅背架的底端部铰接,所述脚架连动杆的的另一端与脚架铰接,且所述椅座通过椅座连动件铰接于椅背架的底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动力按摩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连动件包括一第一调节杆、一第二调节杆和一第三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的首端与椅座铰接并与前椅腿紧邻,所述第二调节杆的首端铰接于支承底座并与前椅腿紧邻,所述第一调节杆的尾端、第二调节杆的尾端和第三调节杆的首端相互铰接,且该第三调节杆的尾端铰接于椅背架的底端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动力按摩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架的底端部上固定有一摆框,所述摆框铰接于后椅腿,且电动推杆的推杆端部与该摆框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动力按摩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椅腿与后椅腿之间设有至少一加强杆。【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零动力按摩椅结构,包括一基座框架、一椅背架、一椅座、一脚架、及一驱动单元;基座框架包括前椅腿、后椅腿和支承底座,前椅腿、后椅腿均安装于支承底座上;椅座的前端部架于前椅腿上,椅座的后端部与椅背架分别铰接于后椅腿,脚架铰接于椅座的前端部;驱动单元包括一安装于支承底座上的电动推杆、一脚架连动杆、一椅座连动件,电动推杆的推杆端部与椅背架的底端部连接,脚架连动杆的一端与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零动力按摩椅结构,包括一基座框架、一椅背架、一椅座、一脚架、及一驱动单元;所述基座框架包括前椅腿、后椅腿和支承底座,所述前椅腿、后椅腿均安装于支承底座上;所述椅座的前端部架于前椅腿上,所述椅座的后端部与椅背架分别铰接于后椅腿,所述脚架铰接于椅座的前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一安装于支承底座上的电动推杆、一脚架连动杆、一椅座连动件,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端部与椅背架的底端部连接,所述脚架连动杆的一端与椅背架的底端部铰接,所述脚架连动杆的的另一端与脚架铰接,且所述椅座通过椅座连动件铰接于椅背架的底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聚光
申请(专利权)人:福安市恒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