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事件顺序记录模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12039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7 12:24
电厂事件顺序记录模件,该模件包括16个型号为PS2501L的并列光电耦合器、型号为82C250的CAN总线收发器、型号为SJA1000的CAN总线控制器、型号为MC74HC245的地址寄存器、型号为MC74HC245的数据寄存器A、型号为MC74HC245的数据寄存器B、型号为P87C51的微控制单元、型号为HCPL0600的第一高速光耦隔离器和第二高速光耦隔离器、型号为XC9536的第一逻辑控制器、型号为XC9536的第二逻辑控制器、型号为X5045的EEPROM存储器、型号为FM1808的断电保护RAMD、GPS脉冲信号、底板插槽和电源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模件结构简单,抗干扰性高,该方法测量精确度高,能够准确分辨0.4ms以上的测量信号的发生顺序,工作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厂控制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电厂事件顺序记录模件
技术介绍
电厂发电机组是一个紧密耦合的系统,在生产过程中,某个设备发生故障将引发一系列设备的保护动作,形成一系列测量信号的状态变化,这些测量信号量多达百个。在数百个信号中,快速、正确判别初始事故、寻找第一故障源是事件顺序记录模件的主要作用。一个事故跳闸信号有时多达300到400个,而且各个信号之间的状态变化顺序非常快速,高分辨率的事件顺序记录模件可为机组事故原因分析、排除故障等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加快电厂的调试进度和故障情况下排除、恢复生产的进度,为电厂稳定生产提供重要保障。现有技术的主要局限:1、现有的事件顺序记录装置的记录精度分辨率多为I毫秒,对于小于I毫秒内同时发生变化的信号不能够区分信号状态变化的先后次序,满足不了高精度、高分辨率的要求和故障排除的需要。2、现有的事件顺序记录装置复杂,现场工程实施和应用难度较大,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比较高。3、现有的事件顺序记录硬件结构复杂,抗干扰性差,信号隔离效果差,对电厂带来了高成本的硬件,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容易损坏,电厂需要准备大量的备用硬件。4、有时需要对多达500个信号状态变化的先后次序进行分辨和记录。现有事件顺序记录不能满足大量事件信号的记录和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厂事件顺序记录模件,该模件结构简单,抗干扰性高,其方法测量精确度高,能够准确分辨0.4ms以上的测量信号的发生顺序,工作稳定可靠。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厂事件顺序记录模件,包括16个型号为PS2501L的并列光电耦合器、型号为82C250的CAN总线收发器D15、型号为SJA1000的CAN总线控制器D14、型号为MC74HC245的地址寄存器D12、型号为MC74HC245的数据寄存器AD10、型号为MC74HC245的数据寄存器BD11、型号为P87C51的微控制单元D8、型号为HCPL0600的第一高速光耦隔离器E20和第二高速光耦隔离器E21、型号为XC9536的第一逻辑控制器D5、型号为XC9536的第二逻辑控制器D6、型号为X5045的EEPROM存储器D7、型号为FM1808的断电保护RAMD13、GPS脉冲信号、底板插槽GB和电源模块E ;所述16个并列光电親合器分别为第一光电親合器E1、第二光电耦合器E2直至第十六光电耦合器E16 ;所述第一逻辑控制器D5为SOE通道中断逻辑;所述底板插槽GB提供的输入输出信号线包括:CAN+、CAN-、16路输入信号线INO到 INl5、GPS 时钟 GPSSYN、+5V 系统电源、STO, STl, ST2, ST3, BDO, BDl, BD2 ;所述16路输入信号线INO到IN15依次分别接入第一光电耦合器El到第十六光电親合器E16输入引脚,第一光电親合器El到第十六光电親合器E16输出引脚依次分别为 D1 到 DI15 ;CAN总线收发器D15的引脚7和引脚6分别连接底板插槽GB的CAN+和CAN-,CAN总线收发器D15的引脚I连接第二高速光耦隔离器E21的引脚6,CAN总线收发器D15的引脚4连接第一高速光耦隔离器E20的引脚3,CAN总线收发器D15的引脚3连接电源模块E的+5V引脚;第一高速光耦隔离器E20的引脚8连接电源模块E的+5V引脚,第二高速光耦隔离器E21的引脚2连接电源模块E的+5V引脚;CAN总线控制器D14的引脚19连接第一高速光耦隔离器E20的引脚6,CAN总线控制器D14的引脚13连接第二高速光耦隔离器E21的引脚3,CAN总线控制器D14的引脚22连接电源模块E的+5V引脚,CAN总线控制器D14的引脚23到29连接微控制单元D8的引脚43到36,其中:引脚23连接引脚43,引脚24连接引脚42,依次引脚29连接引脚36,CAN总线控制器D14的引脚4连接第二逻辑控制器D6的引脚20 ;数据寄存器ADlO的引脚2到9依次连接微控制单元D8的引脚43到36,其中:弓丨脚2连接引脚43,引脚3连接引脚42,依次引脚9连接引脚36,数据寄存器ADlO的引脚18到11依次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El到第六光电耦合器El的输出引脚D1到DI7,其中引脚18连接引脚D10,引脚17连接引脚DII,依次引脚11连接引脚DI7,数据寄存器ADlO的引脚19连接第二逻辑控制器D6的引脚27 ;数据寄存器BDll的引脚2到9依次连接微控制单元D8的引脚43到36,其中引脚2连接引脚43,引脚3连接引脚42,依次引脚9连接引脚36,数据寄存器BDll的引脚18到11依次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El到第六光电耦合器El的输出引脚D1到DI7,其中引脚18连接引脚D10,引脚17连接引脚DII,依次引脚11连接引脚DI7,数据寄存器BDll的引脚19连接第二逻辑控制器D6的引脚23 ;地址寄存器D12的引脚2到9依次连接微控制单元D8的引脚43到36,其中引脚2连接引脚43,引脚3连接引脚42,依次引脚9连接引脚36,地址寄存器D12的引脚18连接ST0,引脚17连接ST1,引脚16连接ST2,引脚15连接ST3,引脚14连接BD0,引脚13连接BDl,引脚12连接BD2 ;引脚19连接D6引脚22 ;第二逻辑控制器D6的引脚2连接GPS脉冲信号线GPSSYN,引脚5连接CAN总线控制器D14的引脚5,引脚6连接微控制单元D8的引脚15 ;第一逻辑控制器D5的引脚I连接微控制单元D8的引脚14,引脚2连接D10,引脚3连接DI1,引脚5连接DI2,引脚6连接DI3,引脚7连接DI4,引脚8连接DI5,引脚12连接DI6,引脚13连接D107,引脚14连接DI8,引脚16连接DI9,引脚18连接DI10,引脚40连接Dill,引脚41连接DI12,引脚42连接DI13,引脚39连接DI14,引脚38连接DI15 ;EEPROM存储器D7的SO、S1、SCK、/CS四个引脚分别连接微控制单元D8的P13、P11、P12、P10四个引脚,EEPROM存储器D7的RESET引脚连接微控制单元D8的RESET引脚;断电保护RAMD13的引脚11到19分别连接微控制单元D8的引脚43到36,其中引脚11连接引脚43,引脚12连接引脚42,依次引脚19连接引脚36,断电保护RAMD13的引脚20连接第二逻辑控制器D6的引脚21。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具有16路测量通道,能够精确测量和记录16路信号状态发生变化时刻的时间值,精度达到0.4毫秒,能够准确反映出某个通道信号状态变化的时间值。2、事件顺序记录模件精度达到0.4,能够精确的反映出不同测量通道的信号状态发生变化的先后次序,帮助在事故工况下分析故障的原因,找出首出的故障信号及信号变化的顺序,确立一系列事件的先后关系。3、事件顺序记录模件硬件结构简单、稳定性和抗干扰性高,事件顺序记录方法可靠,能够记录一系列顺序事件发生的时间戳和先后顺序,分辨率可达到0.4毫秒,高于一般的系统的分辨率(I晕秒)。4、事件顺序记录模件支持多个模件一起工作,满足电厂对大量的顺序信号的测量和记录。【附图说明】图1是电厂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厂事件顺序记录模件,其特征在于:包括16个型号为PS2501L的并列光电耦合器、型号为82C250的CAN总线收发器(D15)、型号为SJA1000的CAN总线控制器(D14)、型号为MC74HC245的地址寄存器(D12)、型号为MC74HC245的数据寄存器A(D10)、型号为MC74HC245的数据寄存器B(D11)、型号为P87C51的微控制单元(D8)、型号为HCPL0600的第一高速光耦隔离器(E20)和第二高速光耦隔离器(E21)、型号为XC9536的第一逻辑控制器(D5)、型号为XC9536的第二逻辑控制器(D6)、型号为X5045的EEPROM存储器(D7)、型号为FM1808的断电保护RAM(D13)、GPS脉冲信号、底板插槽(GB)和电源模块(E);所述16个并列光电耦合器分别为第一光电耦合器(E1)、第二光电耦合器(E2)直至第十六光电耦合器(E16);所述第一逻辑控制器(D5)为SOE通道中断逻辑;所述底板插槽(GB)提供的输入输出信号线包括:CAN+、CAN‑、16路输入信号线IN0到IN15、GPS时钟GPSSYN、+5V系统电源、ST0,ST1,ST2,ST3,BD0,BD1,BD2;所述16路输入信号线IN0到IN15依次分别接入第一光电耦合器(E1)到第十六光电耦合器(E16)输入引脚,第一光电耦合器(E1)到第十六光电耦合器(E16)输出引脚依次分别为DI0到DI15;CAN总线收发器(D15)的引脚7和引脚6分别连接底板插槽(GB)的CAN+和CAN‑,CAN总线收发器(D15)的引脚1连接第二高速光耦隔离器(E21)的引脚6,CAN总线收发器(D15)的引脚4连接第一高速光耦隔离器(E20)的引脚3,CAN总线收发器(D15)的引脚3连接电源模块(E)的+5V引脚;第一高速光耦隔离器(E20)的引脚8连接电源模块(E)的+5V引脚,第二高速光耦隔离器(E21)的引脚2连接电源模块(E)的+5V引脚;CAN总线控制器(D14)的引脚19连接第一高速光耦隔离器(E20)的引脚6,CAN总线控制器(D14)的引脚13连接第二高速光耦隔离器(E21)的引脚3,CAN总线控制器(D14)的引脚22连接电源模块(E)的+5V引脚,CAN总线控制器(D14)的引脚23到29连接微控制单元(D8)的引脚43到36,其中:引脚23连接引脚43,引脚24连接引脚42,依次引脚29连接引脚36,CAN总线控制器(D14)的引脚4连接第二逻辑控制器(D6)的引脚20;数据寄存器A(D10)的引脚2到9依次连接微控制单元(D8)的引脚43到36,其中:引脚2连接引脚43,引脚3连接引脚42,依次引脚9连接引脚36,数据寄存器A(D10)的引脚18到11依次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E1)到第六光电耦合器(E1)的输出引脚DI0到DI7,其中引脚18连接引脚DI0,引脚17连接引脚DI1,依次引脚11连接引脚DI7,数据寄存器A(D10)的引脚19连接第二逻辑控制器(D6)的引脚27;数据寄存器B(D11)的引脚2到9依次连接微控制单元(D8)的引脚43到36,其中引脚2连接引脚43,引脚3连接引脚42,依次引脚9连接引脚36,数据寄存器B(D11)的引脚18到11依次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E1)到第六光电耦合器(E1)的输出引脚DI0到DI7,其中引脚18连接引脚DI0,引脚17连接引脚DI1,依次引脚11连接引脚DI7,数据寄存器B(D11)的引脚19连接第二逻辑控制器(D6)的引脚23;地址寄存器(D12)的引脚2到9依次连接微控制单元(D8)的引脚43到36,其中引脚2连接引脚43,引脚3连接引脚42,依次引脚9连接引脚36,地址寄存器(D12)的引脚18连接ST0,引脚17连接ST1,引脚16连接ST2,引脚15连接ST3,引脚14连接BD0,引脚13连接BD1,引脚12连接BD2;引脚19连接D6引脚22;第二逻辑控制器(D6)的引脚2连接GPS脉冲信号线GPSSYN,引脚5连接CAN总线控制器(D14)的引脚5,引脚6连接微控制单元(D8)的引脚15;第一逻辑控制器(D5)的引脚1连接微控制单元(D8)的引脚14,引脚2连接DI0,引脚3连接DI1,引脚5连接DI2,引脚6连接DI3,引脚7连接DI4,引脚8连接DI5,引脚12连接DI6,引脚13连接DI07,引脚14连接DI8,引脚16连接DI9,引脚18连接DI10,引脚40连接DI11,引脚41连接DI12,引脚42连接DI13,引脚39连接DI14,引脚38连接DI15;EEPROM存储器(D7)的SO、SI、SCK、/CS四个引脚分别连接微控制单元(D8)的P13、P11、P12、P10四个引脚,EEPROM存储器(D7)的RESET引脚连接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博高海东王春利胡博马乐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