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底原位热流探测
,特别涉及一种海底原位热导率的解算方 法及其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地热学作为地球物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基础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 科,而大地热流测量是获取地球热状态参数的最基本手段,也是地热学研宄中最关键的环 节。海底热流参数的主要来源是钻孔测温数据(如石油和大洋钻探钻孔)和海底热流探 针测量。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不少学者利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揭示的似海底反射面 (BSR)来估算海底热流。由于石油钻孔主要位于浅水区(如我国南海石油钻孔主要位于水 深不超过200m的大陆架上),大洋钻探钻孔虽然处于深水区域,但是站位数量很少,且由 BSR估算的海底热流数据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由此可知,探针式海底热流探测成为深 水区和洋盆区海底热流调查的主要手段,且探针式探测技术也将是海底热流探测技术的发 展方向。 早在20世纪50年代,研宄学者利用设计的Bullard型地热探针在北大西洋海域 成功地进行了地热探测,开辟了海底热流调查的时代。随着热工测量理论的完善及其技术 方法的进步,以及计算机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底原位热导率的解算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姿态监测模块监测探针在海底的姿态和运动情况,当判断探针插入并静止于海底沉积物中7‑10分钟后,主控模块控制热脉冲控制模块激发热脉冲对测量单元前端探头中的加热丝进行电加热;(2)通过主控模块控制与测量单元连接的温度采集模块进行海底沉积物温度数据采集;(3)主控模块对温度数据进行自容处理;(4)自容的数据通过测量单元与参数设置与数据读取器之间的通讯连接而输出到PC机;(5)通过PC机建立的有限元TC_FE数值模型,采用网格加密搜索法进行参数反演,步骤如下:1)设海底沉积物视热导率λ21和海底沉积物视体积热容C21,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秋,施小斌,孙兆华,许鹤华,曾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