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椅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08550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7 0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椅子,包括椅子框架,所述椅子框架由靠背框架、座位框架和对称安装在座位框架左右两侧的扶手组成,座位框架包括相连接的坐面框架、前支撑框和后支撑框;扶手为框架结构,包括上档边、底边、前挡边和后挡边,在扶手的前挡边和后挡边上分别设有多个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的侧壁上设有卡孔,在靠背框架的左右侧边、前支撑框和后支撑框的左右侧边上分别固定有多个连接件,连接件与所述固定装置相匹配,通过连接件与固定装置配合将扶手固定到座位框架上,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快速拆装、节省成本、结构牢固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椅子,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塑料扶手的椅子。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椅子的强度,现在的椅子的各部件一般采用金属框架结构,对称安装于椅子两侧的扶手是椅子的重要部件之一,为了节约椅子的生产成本,也有使用塑料扶手的椅子,但是这种结构的椅子,由于塑料扶手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变形而使椅子及强度及稳固性方面受到影响,同时,扶手一般通过螺栓固定在椅子的其他部位,螺栓连接处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松动,影响椅子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快速拆装、节省成本、结构牢固的具有塑料扶手的椅子。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椅子,包括椅子框架,所述椅子框架由靠背框架、座位框架和对称安装在座位框架左右两侧的扶手组成,座位框架包括坐面框架、前支撑框和后支撑框,在坐面框架的内侧设有用于固定编织坐面的支架,前支撑框固定在坐面框架的前侧,后支撑框固定在坐面框架的后侧,前支撑框和后支撑框支撑坐面框架,靠背框架位于后支撑框的上方,靠背框架的底边固定在后支撑框的上边;扶手为框架结构,包括上档边、底边、前挡边和后挡边,在前挡边和后挡边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一支撑件,在上挡边和第一支撑件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二支撑件,在上档边和前挡边之间设有倾斜支撑上档边和前挡边的第三支撑件,在上档边和后挡边之间设有倾斜支撑上档边和后挡边的第四支撑件;扶手的前挡边和后挡边上分别设有多个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的侧壁上设有卡孔,所述卡孔包括上下两部分,卡孔的上部的内径大于卡孔下部的内径,在卡孔上下部交接处设有卡凸;在靠背框架的左右侧边、前支撑框和后支撑框的左右侧边上分别固定有多个连接件,连接件与所述固定装置卡扣连接,连接件包括左右端部和中段,连接件中段的尺寸与卡孔下部的尺寸相匹配,连接件左右端部的尺寸大于连接件中段的尺寸;通过连接件和固定装置配合将左右两侧的扶手固定在座位框架上后,扶手的底边与地面接触,前支撑框的底边和后支撑框的底边高于左右两侧扶手的底边。作为优选,所述扶手一体注塑成型。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装置中部设有隔断板,两个卡孔沿隔断板对称分别设置在固定装置的左右侧壁上。作为优选,所述卡孔上部边沿向内侧凹陷,卡孔下部边沿向外突出。作为优选,扶手的前挡边上设有两个固定装置,其中一个固定装置设置在第一支撑件下方靠近第一支撑件和前挡边的相交处,另一个固定装置设置在靠近前挡边和底边的相交处;在扶手的后挡边上设有三个固定装置,其中两个固定装置的安装位置与前挡边上的两个固定装置的安装位置相对应,另一个固定装置设置在靠近上档边和后挡边的相交处。以上结构的一种椅子,扶手通过连接件与固定装置配合固定在座位框架上,且座位框架的前支撑框和后支撑框的底边略高于扶手的底边,使用时,人体使座位框架下压,座位框架受到的向下的压力传递到椅子扶手上,使连接件和固定装置更加紧密的连接在一起,连接处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松动,且扶手采用框架结构并且在扶手上设置支撑件,使扶手能承受较大的压力而不变形从而保证了椅子整体的稳固性。根据以上,本专利技术具有能快速拆装、节省成本、结构牢固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椅子框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扶手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图4所不的一种椅子,包括椅子框架,椅子框架由靠背框架1、座位框架2和对称安装在座位框架2左右两侧的扶手4组成,其中靠背框架I和座位框架2是金属框架结构,座位框架2包括坐面框架21、前支撑框22和后支撑框23,在坐面框架21的内侧设有一对用于固定编织坐面的支架,前支撑框21通过销轴垂直固定在坐面框架2的前侧,后支撑框22通过销轴固定在坐面框架21的后侧,前支撑框21和后支撑框22共同支撑坐面框架2,靠背框架I位于后支撑框23的上方,靠背框架I的底边通过插销与后支撑框22固定连接。扶手4呈框型,扶手4为塑料材质由注塑机一体注塑成型,减少产品的生产成本。扶手(4)包括上档边41、底边42、前挡边43和后挡边44,在前挡边43和后挡边44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一支撑件45,在上挡边41和第一支撑件45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二支撑件46,在上档边41和前挡边43之间设有倾斜支撑上档边41和前挡边43的第三支撑件47,在上档边41和后挡边44之间设有倾斜支撑上档边41和后挡边44的第四支撑件48,各支撑件位于扶手4的上半部分,加强扶手4的强度,使扶手4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不会发生变形。扶手4的上档边41整体为H型,在上档边41的两侧的凹槽内设有多个加强筋;扶手4的底边42包括左右侧板,在底边42的左右侧板之间设有若干竖向加强筋和多个横向加强筋。扶手4的前挡边43和后挡边44上分别设有多个固定装置5,固定装置5的侧壁上设有卡孔51,所述卡孔51包括上下两部分,卡孔上部511的内径大于卡孔下部512的内径,在卡孔51上下部交接处设有卡凸513 ;在靠背框架I的左右侧边、前支撑框22和后支撑框23的左右侧边上分别固定有多个连接件6,连接件6与所述固定装置5卡扣连接,连接件6包括左右端部和中段,连接件6中段的尺寸与卡孔下部512的尺寸相匹配,连接件6左右端部的尺寸大于连接件6中段的尺寸。使用时通过连接件6和固定装置5配合将扶手4固定在座位框架2上,连接件6的一端从卡孔上部511伸入固定装置5,然后将连接件6向下压使连接件6的中段陷入卡孔下部512,设置在卡孔51上下部交接处的卡凸513阻止连接件6在上下方向上发生滑动,连接件6中段的长度也与卡孔下部512的厚度相匹配,防止卡扣6在左右方向上的滑动。扶手4固定到座位框架2上后,扶手4的底边42与地面接触,前支撑框22的底边和后支撑框23的底边高于扶手4的底边42,使用时,人体使座位框架2下压,座位框架2受到的向下的压力传递到椅子扶手4上,使连接件6和固定装置5的连接更加紧密,连接处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松动。卡孔上部511边沿向内侧凹陷,卡孔下部512边沿向外突出,使连接件6与卡孔下部512连接紧密。扶手4的前挡边43上设有两个固定装置5,其中一个固定装置5设置在第一支撑件45下方靠近第一支撑件45和前挡边43的相交处,另一个固定装置5设置在靠近前挡边43和底边42的相交处;在扶手4的后挡边44上设有三个固定装置5,其中两个固定装置5的安装位置与前挡边43上的两个固定装置5的安装位置相对应,另一个固定装置5设置在靠近上档边41和后挡边44的相交处。固定装置5中部设有隔断板52,在固定装置5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有卡孔51,且两个卡孔51沿隔断板52对称。通过这种结构实现多个椅子的并排连接,且相邻的椅子共用同一个扶手4,安装方便且节约生产成本。【主权项】1.一种椅子,包括椅子框架,所述椅子框架由靠背框架(I)、座位框架(2)和对称安装在座位框架(2)左右两侧的扶手(4)组成,其特征在于,座位框架(2)包括坐面框架(21)、前支撑框(22)和后支撑框(23),在坐面框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椅子,包括椅子框架,所述椅子框架由靠背框架(1)、座位框架(2)和对称安装在座位框架(2)左右两侧的扶手(4)组成,其特征在于,座位框架(2)包括坐面框架(21)、前支撑框(22)和后支撑框(23),在坐面框架(21)的内侧设有用于固定编织坐面的支架,前支撑框(21)固定在坐面框架(2)的前侧,后支撑框(22)固定在坐面框架(21)的后侧,前支撑框(21)和后支撑框(22)支撑坐面框架(2),靠背框架(1)位于后支撑框(23)的上方,靠背框架(1)的底边固定在后支撑框(22)上;扶手(4)为框架结构,包括上档边(41)、底边(42)、前挡边(43)和后挡边(44),在前挡边(43)和后挡边(44)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一支撑件(45),在上挡边(41)和第一支撑件(45)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二支撑件(46),在上档边(41)和前挡边(43)之间设有倾斜支撑上档边(41)和前挡边(43)的第三支撑件(47),在上档边(41)和后挡边(44)之间设有倾斜支撑上档边(41)和后挡边(44)的第四支撑件(48);扶手(4)的前挡边(43)和后挡边(44)上分别设有多个固定装置(5),固定装置(5)的侧壁上设有卡孔(51),所述卡孔(51)包括上下两部分,卡孔上部(511)的内径大于卡孔下部(512)的内径,在卡孔(51)上下部交接处设有卡凸(513);在靠背框架(1)的左右侧边、前支撑框(22)和后支撑框(23)的左右侧边上分别固定有若干连接件(6),连接件(6)与所述固定装置(5)卡扣连接,连接件(6)包括左右端部和中段,连接件(6)中段的尺寸与卡孔下部(512)的尺寸相匹配,连接件(6)左右端部的尺寸大于连接件(6)中段的尺寸;通过连接件(6)和固定装置(5)配合将左右两侧的扶手(4)固定在座位框架(2)上后,扶手(4)的底边(42)与地面接触,前支撑框(22)的底边和后支撑框(23)的底边高于左右两侧的扶手(4)的底边(4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韧邢恩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乐居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