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新建专利>正文

推、带、坐、骑四用童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8993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儿童用品类器具,可以组合为自行车前杠椅、手推童车、日常小椅子、脚踏三轮童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根据上述四种功能、用颜色鲜艳的塑料及金属管、杆制成所需的各种部件,需要实现其中一项功能时,通过简单的方式拆装即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周期长(1—8岁),顺应儿童生长需要(童车一自行车椅一脚踏三轮童车一日常小坐椅)。(*该技术在199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用儿童生活用具。儿童用品,如童车、三轮童车、小椅子、还有装置在自行车前杠上的车椅,几乎是每个儿童成长期中必不可少的用具。但现有这类器具,均以单一形式出现,容易造成浪费,同时也降低儿童使用这类用具的趣味性。为解决这个问题,1983年第5期科学画报提出一种以管件为主体拆装变换这类器具用途的方法,因构件过于零散,组装反而不便。本技术目的是提出一种改进的多用儿童生活用具,其不但变换用途容易,而且可以有四种用途,还解决了使用者对不同用途范围的选择问题。它是这样实现的根据确定的自行车前杠椅、小椅子、手推童车、三轮童车四种用途,将实现其中任何一种用途所必需的部件椅身为主体,再将椅腿、车轮及转向器作为辅助器件,通过通常的紧固件附着在椅身上,变换用途时拆去椅身上的一些部件再装上另一些部件卽可。另外,分为自行车前杠椅、小椅子两用套件或者童车、三轮童车两用套件销售使用,可以使离散零件降至最少。本技术因为将各部份零件分为主体部件和辅助器件按各自功能成为一整体制造,所以,组合过程简单,又不局限于配齐全部功能,所以从一种复杂状态组合为简单状态时离散件少,便于保管。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图1 组合为自行车前杠椅时主视、俯视图图2 组合为手推童车主视图图3 组合为小椅子主视图图4 组合为三轮童车主视图下面结合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构成情况。自行车前杠椅(图1)包括椅身1和利用罗栓固定在椅身1上的连接板8,可以夹持在自行车下杠上的稳定器2及踏脚板3,通过罗栓连接在连接板8上。装上自行车时,将稳定器2连同踏脚板3、连接板8卡在自行车前杠下,再在杠上装上椅身1卽可。手推童车(图2)包括椅身1、踏脚板3、连接板8、拆去图1中的稳定器2,用罗栓将椅腿4装在连接板8上,再在椅腿4上装上车轮组件5,然后将装上扶手7和扶手板6的椅身1装在连接板8上卽成。小椅子(图3)包括椅身1、连接板8、椅腿4。三轮童车(图4),在小椅子(图3)装上车轮组件5,再装上转向器车轮组件9卽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以在儿童用自行车前杠椅、小椅子、三轮童车、手推童车几种用途间变换的装置,该装置由椅身1、椅腿4、连接板8、稳定器2、脚踏板3、车轮组件5、转向器车轮组件9、扶手板6、扶手7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椅身1与扶手板6、扶手7、连接板8为易 拆卸联接,b连接板8与其余部件为易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可以在儿童用自行车前杠椅、小椅子、三轮童车、手推童车几种用途间变换的装置,该装置由椅身1、椅腿4、连接板8、稳定器2、脚踏板3、车轮组件5、转向器车轮组件9、扶手板6、扶手7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椅身1与扶手板6、扶手7、连接板8为易拆卸联接,b连接板8与其余部件为易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建
申请(专利权)人:李新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