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间距的植栽组合床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89497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间距的植栽组合床板结构,其在一植栽槽上架设一中空的植栽床板框体,再于植栽床板框体的边框上架设可任意平移位置的组合式床板,植株间距小的组合式床板由一个或复数个植栽片组成,植株间距较大的组合式床板则由植栽片与固定或可变动长度的遮光片组成,每一植栽片上设有一穴孔,穴孔可固定植株生长及供应植株的根部贯穿植栽片;植栽床板框体及组合式床板安置于植栽槽上,且植栽片可在组合式床板上平移位置,因此可随着植株的生长而逐渐拉大组合式床板与组合式床板之间、或植栽片与植栽片之间的间距,给予植栽足够的生长利用空间,充分利用植栽槽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栽床的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移动间距的植栽组合床板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人对生活的要求渐高,精致农业也愈发蓬勃,为了能一年四季都吃到各种蔬菜水果,温室种植已是一项成熟的技术,但因为虫害的问题,还是必须施洒农药,对于重视养生的人而言,若有时间能自己种植不洒农药的有机蔬菜是一种健康、养生又有趣的休闲娱乐。目前有在室内植栽的设备,其为一植栽槽,在植栽槽上固定复数的圆孔放置植株的幼苗,由于植物的生长周期有一定的规律,在幼苗期可能会维持半个月的时间,但半个月后进入生长期,植物便会快速长大,此时便需要更大的空间让植物的根、茎、叶顺利发展,而植栽槽上的圆孔位置是固定的,不能移动,因此一开始便必须为了一个多月后植株收成时的大小而预留空间,例如种萝蔓莴苣,若最终萝蔓莴苣收成时的大小为1/3个植栽槽,即使植栽槽可以能植入超过10颗的幼苗,但未避免过多的幼苗在成长期互相排挤生存空间,则一开始仍只植入3左右的幼苗。但如此一来一个偌大的植栽槽在一个多月的时间中只能种植3颗幼苗,相当浪费空间。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提出一种可移动间距的植栽组合床板结构,以有效克服上述的所述的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可移动间距的植栽组合床板结构,其利用不同大小框架的植栽片定位出植株的位置及彼此之间的间距,且组合式床板及植栽片更可随意平移,在植株幼苗期缩小间距,成长阶段则渐渐扩大距离、增加生长空间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可移动间距的植栽组合床板结构,其中组合式床板可直接拿起,连同其上的植栽片与植株一同放到其他植栽槽,便于移栽,并留给原植栽槽的植株更大的成长空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可移动间距的植栽组合床板结构,其中更利用遮光片将组合式床板之间及植栽片之间的空间盖住,让植株的根部如同在土壤中一般不会照射到阳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间距的植栽组合床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植栽槽,其上架设一植栽床板框体,该植栽床板框体设于该植栽槽的边缘;至少一组合式床板,其外缘为一中空框体,该组合式床板的边框架设于该植栽床板框体的边框上,能够任意平移架设的位置;以及复数植栽片,架设于该组合式床板或该植栽床板框体上,该复数植栽片上分别设有一穴孔,供一植株的根部贯穿该植栽片、该组合式床板及该植栽床板框体安置于该植栽槽上,且该复数植栽片能够在该组合式床板上或该植栽床板框体上平移位置。所述的可移动间距的植栽组合床板结构,其中:还包括至少一遮光片,设置于该组合式床板上,覆盖在两个该植栽片之间、或该植栽床板框体上会透光的空间。所述的可移动间距的植栽组合床板结构,其中:该组合式床板的长度小于或等于该植栽槽的边宽。所述的可移动间距的植栽组合床板结构,其中:该复数植栽片的长度大于或等于该组合式床板的宽度。所述的可移动间距的植栽组合床板结构,其中:该遮光片能够折叠或伸缩。所述的可移动间距的植栽组合床板结构,其中:该组合式床板的中空部位为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所述的可移动间距的植栽组合床板结构,其中:该复数植栽片的中空部位为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移动间距的植栽组合床板结构利用活动式的组合式床板及植栽片使种植更加具有弹性,可依植株不同生长阶段需要的生存空间调整植栽片的数量及间距,且移栽时直接将组合式床板拿起放到其他植栽槽即可,便于移栽。本专利技术更提供遮光片将植栽床板框体上会透光的区块覆盖,此遮光片可为固定大小、折叠式或伸缩式,使植株的根部不会照射到光线,模拟植物根部在土壤中的环境。本专利技术仅需一个不大的植栽槽及数片组合式床板、植栽片、遮光片等便可进行种植,相当适用于在家中种菜,可利用光照或冷气调整温度,不分季节的蔬菜都可种植,极具便利性,此外,更可应用于大面积的植栽设备,将同一植株成长区段的植栽槽放在同一区,例如幼苗放在同一区的植栽槽,14~30天的植株放在同一区的植栽槽,31~45天的植株放在同一区的植栽槽,当某一区的植株生长到下一成长阶段时,直接移动组合式床板便可将一整排植株都移入置换到下一成长区段的植栽槽中,并调整植栽片之间的间距,将原本同一排较密集的植株分散到适当的距离,不需要一株一株的移动,节省人力资源及时间消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可移动间距的植栽组合床板结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可移动间距的植栽组合床板结构图1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可移动间距的植栽组合床板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可移动间距的植栽组合床板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可移动间距的植栽组合床板结构;12植栽槽;14植栽床板框体;16组合式床板;18植栽片;182穴孔;20遮光片。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间距的植栽组合床板结构,其可因应植株的不同生长阶段而移动植株之间的间距,不浪费任何一丝空间。且便于在植株长大后,可方便地移栽到其他植栽槽中。本专利技术可适用于家庭栽种及规划大型植物工厂。请参考图1及图2,其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可移动间距的植栽组合床板结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及分解图,此可移动间距的植栽组合床板结构10包括一植栽槽12、一植栽床板框体14、至少一组合式床板16及复数植栽片18,在此实施例中,植栽槽12、植栽床板框体14都为方形,但其也可为其他大小相符的形状,植栽槽12中可装水种植水栽植物,或不装水,以气雾式种植,植栽床板框体14为一中空框体,其边框架设在植栽槽12的边缘上;组合式床板16也为中空,其边框架设于植栽床板框体14的边框上,可任意平移架设的位置,例如图1中组合式床板16有三边架在植栽床板框体14上,但也可仅两个边架在植栽床板框体14上;植栽片18架设于组合式床板16上或植栽床板框体14上,植栽片18上设有一穴孔182,供一植株的根部贯穿植栽片18、组合式床板16及植栽床板框体14而安置于植栽槽12上,且植栽片18可在组合式床板16上或植栽床板框体14上平移位置。组合式床板16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植栽槽12的边宽,故可架设在植栽槽12的边缘上,组合式床板16的中空部位为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植栽片18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组合式床板16的宽度,因此可如图1所示架设在组合式床板16上,而植栽片18的中空部位也可为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组合式床板16上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移动间距的植栽组合床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植栽槽,其上架设一植栽床板框体,该植栽床板框体设于该植栽槽的边缘;至少一组合式床板,其外缘为一中空框体,该组合式床板的边框架设于该植栽床板框体的边框上,能够任意平移架设的位置;以及复数植栽片,架设于该组合式床板或该植栽床板框体上,该复数植栽片上分别设有一穴孔,供一植株的根部贯穿该植栽片、该组合式床板及该植栽床板框体安置于该植栽槽上,且该复数植栽片能够在该组合式床板上或该植栽床板框体上平移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8.15 TW 1031280761.一种可移动间距的植栽组合床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植栽槽,其上架设一植栽床板框体,该植栽床板框体设于该植栽槽的边
缘;
至少一组合式床板,其外缘为一中空框体,该组合式床板的边框架设于该
植栽床板框体的边框上,能够任意平移架设的位置;以及
复数植栽片,架设于该组合式床板或该植栽床板框体上,该复数植栽片上
分别设有一穴孔,供一植株的根部贯穿该植栽片、该组合式床板及该植栽床板
框体安置于该植栽槽上,且该复数植栽片能够在该组合式床板上或该植栽床板
框体上平移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间距的植栽组合床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至少一遮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惠亲吴佳蓉
申请(专利权)人:吾邦土智慧生活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