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高透气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85316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增高透气鞋底,包括鞋底上层和鞋底下层,所述鞋底上层和所述鞋底下层通过一定数量的增高柱连接,所述鞋底上层包括上层面和下层面,所述上层面与所述下层面之间设有一定数量的上层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增高透气鞋底透气效果好、防汗、防臭、防脚气病,地面污水不易渗入脚底,地面硬物不会扎伤脚底;同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增高透气鞋底还具备美观实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增高透气鞋底
技术介绍
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须的生活用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鞋子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在满足舒适度的情况下同时追求时尚的都市男女们还注重鞋子的美观等。人的脚部,尤其是趾部部分,湿气很难散发出来,鞋里面经常是湿漉漉的,为霉菌的活动和繁殖创造了的有利条件,所以穿不透气的鞋容易生“脚气”,这严重影响了鞋子穿着的舒适度。现有技术中的透气鞋不仅舒适度差,而且一般的透气鞋设计并不美观,一般的透气鞋以凉鞋为主,我们平时穿着的高跟鞋透气效果极差。现有技术用鞋底的竖直方向上下穿孔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1、穿鞋时鞋底压住地面,挡住穿孔口,不容易排出水,不方便透气;2、鞋底直接上下穿孔后,地面的污水会从孔口渗入脚底,弄脏脚底,感染细菌;3、地面的硬物会从孔口直接插入脚底,走路的时候要非常小心,以免被硬物扎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透气鞋透气效果差,美观性低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增高透气鞋底,包括鞋底上层和鞋底下层,所述鞋底上层和所述鞋底下层通过一定数量的增高柱连接,所述鞋底上层包括上层面和下层面,所述上层面与所述下层面之间设有一定数量的上层通孔。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增高透气鞋底的某个部位设计成鞋底上层和鞋底下层一体成型,鞋底上层开设竖直方向的通孔,鞋底下层开设水平方向的侧面通孔,竖直方向的通孔与侧面通孔相互连通。优选的,所述鞋底下层位于鞋后跟的一端设有增高鞋跟。优选的,所述增尚柱的尚度相等。优选的,所述增高柱的高度沿鞋后跟至鞋头的方向依次递减。优选的,所述鞋底上层位于鞋头的端部与相对应的所述鞋底下层的端部相互接触且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上层通孔在所述鞋底上层上均匀分布,所述上层通孔为圆形开孔或者椭圆形开孔或者方形开孔或者三角形开孔。优选的,所述上层通孔的孔径为2-8毫米,相邻两个上层通孔之间的距离为5-18毫米。优选的,所述增高柱的高度为10-80毫米。优选的,所述鞋底上层的厚度为10-20毫米,所述鞋底下层的厚度为10-40毫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增高透气鞋底透气效果好、防汗、防臭、防脚气病,地面污水不易渗入脚底,地面硬物不会扎伤脚底;同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本技术的增高透气鞋底还具备美观实用的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增高透气鞋底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增高透气鞋底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增高透气鞋底的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鞋底上层;11-上层通孔;12_上层面;13_下层面;2_鞋底下层;3_增高柱;4_增高鞋跟;5_鞋后跟;6_鞋头。【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增高透气鞋底,包括鞋底上层I和鞋底下层2,所述鞋底上层I和所述鞋底下层2通过一定数量的增高柱连接,所述鞋底上层I包括上层面12和下层面13,所述上层面12与所述下层面13之间设有一定数量的上层通孔11。所述鞋底下层2位于鞋后跟5的一端设有增高鞋跟4。所述增尚柱3的尚度相等。所述增高柱3的高度沿鞋后跟5至鞋头6的方向依次递减。所述上层通孔11在所述鞋底上层I上均匀分布,所述上层通孔11为椭圆形开孔,也可以根据需要做成椭圆形开孔或者方形开孔或者三角形开孔。所述上层通孔的孔径为2毫米,相邻两个上层通孔之间的距离为5毫米。所述增高柱的高度为40毫米。所述鞋底上层的厚度为15毫米,所述鞋底下层的厚度为20毫米。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一种增高透气鞋底,包括鞋底上层I和鞋底下层2,所述鞋底上层I和所述鞋底下层2通过一定数量的增高柱连接,所述鞋底上层I包括上层面12和下层面13,所述上层面12与所述下层面13之间设有一定数量的上层通孔11。所述鞋底下层2位于鞋后跟5的一端设有增高鞋跟4。所述增高柱3的高度沿鞋后跟5至鞋头6的方向依次递减。所述鞋底上层I位于鞋头6的端部与相对应的所述鞋底下层2的端部相互接触且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部位可以设计成竖直方向开设半孔与水平方向的开设通孔,竖直方向的半孔与水平方向的通孔相互连通。所述上层通孔11在所述鞋底上层I上均匀分布,所述上层通孔11为椭圆形开孔。所述上层通孔的孔径为8毫米,相邻两个上层通孔之间的距离为18毫米。位于鞋后跟位置的增高柱的高度为50毫米。所述鞋底上层I的厚度为20毫米,所述鞋底下层2的厚度为30毫米。本技术的增高透气鞋底特别适用于多种类型的鞋的鞋底,作为凉鞋鞋底时,鞋里的水从上层通孔流下,鞋底下层和增高柱可以有效的防止地面的水渗入脚底,达到快速干脚的目的。本技术的增高透气鞋底作为运动鞋鞋底或者高跟皮鞋鞋底也可起到很好的透气效果,防臭、防脚气效果也相当显著。同时本技术的增高透气鞋底美观实用,能够完美的体现脚的修长,同时增加人体的形象气质美。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增高透气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上层和鞋底下层,所述鞋底上层和所述鞋底下层通过一定数量的增高柱连接,所述鞋底上层包括上层面和下层面,所述上层面与所述下层面之间设有一定数量的上层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高透气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下层位于鞋后跟的一端设有增高鞋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高透气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高柱的高度相等。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高透气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高柱的高度沿鞋后跟至鞋头的方向依次递减。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高透气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上层位于鞋头的端部与相对应的所述鞋底下层的端部相互接触且一体成型。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高透气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通孔在所述鞋底上层上均匀分布,所述上层通孔为圆形开孔或者椭圆形开孔或者方形开孔或者三角形开孔。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高透气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通孔的孔径为2-8毫米,相邻两个上层通孔之间的距离为5-18毫米。8.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增高透气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高柱的高度为10-80晕米。9.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增高透气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上层的厚度为10-20毫米,所述鞋底下层的厚度为10-40毫米。【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增高透气鞋底,包括鞋底上层和鞋底下层,所述鞋底上层和所述鞋底下层通过一定数量的增高柱连接,所述鞋底上层包括上层面和下层面,所述上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高透气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上层和鞋底下层,所述鞋底上层和所述鞋底下层通过一定数量的增高柱连接,所述鞋底上层包括上层面和下层面,所述上层面与所述下层面之间设有一定数量的上层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锋陈俊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朝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