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世铨专利>正文

充电腰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82979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1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涉及一充电腰带。它包括本体、充电组件和扣头,本体内设有内腔体,充电组件设置在内腔体中,用于为移动设备提供电力,扣头安装在本体的端部上,扣头上设有自动调节本体松紧度的调节装置,以自动调节本体的松紧度。它采用在本体上设置充电组件,将充电组件设为多块片装电池组成,用防护层保护充电组件,且将扣头设置为可自动调整本体长度的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腰带不能当移动电源使用,也不能随意调整腰带松紧度缺陷。(*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充电腰带
技术介绍
现有的移动电源容量越大体积也大,成本高且不易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便于携带且时尚的充电腰带。一种充电腰带,它包括本体、充电组件和扣头,本体内设有内腔体,充电组件设置在内腔体中,用于为移动设备提供电力,扣头安装在本体的端部上,扣头上设有自动调节本体松紧度的调节装置,以自动调节本体的松紧度。为了实现结构优化,其进一步措施是:本体为条状带体形状,充电组件设置在内腔体中,充电组件包括电连接的电池组件和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上设充放电母接头、充电模组和放电模组,电池组件与充电模组和放电模组电性连接,充电模组设有充电保护电路,放电模组设有放电控制电路,充放电母接头通过充电模组和放电模组与充电保护电路和放电控制电路电连接。内腔体沿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本体的一端上设有充电母接头,本体的另一端上设有放电母接头,充电组件设置在内腔体中,充电组件包括电池组件、充电模组和放电模组,充电组件放于本体的内腔体中,电池组件的一端与充电模组电连接,电池组件的另一端与放电模组电连接,充电模组上设有充电保护电路,充电保护电路与本体上的充电母接头及电池组件电连接,充电母接头与充电保护电路置放于本体的一端,放电模组具有放电控制电路,放电控制电路与本体上的放电母接头及电池组件电连接,放电母接头与放电控制电路放置于本体另一端。内腔体内设置有数条纵向和横向设置的定位松紧带,电池组件外包设有保护套,定位松紧带将包设有保护套的电池组件定位在内腔体中,本体的外表面上对应于内腔体的位置处设有一开口,开口沿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该开口上安装有拉链,通过拉开拉链来实现内腔体与外界的连通,以便于电池组件出现故障时的维修和更换。内腔体由数个间隔分布的凹槽组成,凹槽与片状电池尺寸一致,数个凹槽沿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凹槽之间通过电线安装通道连通,当片状电池设置在内腔体中时,每一片状电池安装在每一凹槽中,在电线安装通道中设置软质电线从而将片状电池电性连接在一起,数片片状电池电连接而组成电池组件,充电保护电路和放电控制电路也设置在凹槽中,内腔体内表面上设有防护层,防护层包括防水层和耐高温层,耐高温层为与内腔体的贴合层,防水层设置在耐高温层上。防水层为采用防水橡胶层制作。耐高温层为采用铝箔制作。扣头上设置有自动调节本体松紧度的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包括卡盒、滑块和弹簧,卡盒用于固定本体,卡盒具有一盒状空腔,该盒状空腔内表面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沿空腔的长度方向上设有滑槽,滑块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设有与滑槽尺寸相匹配的凸起,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滑块的右端面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盒状空腔的左端面上,使弹簧设置在滑块和卡盒之间,通过弹簧的牵引拉扯以及滑块的凸起和滑槽的插接配合,使滑块在卡盒内顺畅地往复运动,以自动调整本体松紧度。电池组件采用柔性电池制作。本技术采用在本体上设置充电组件,将充电组件设为多块片装电池组成,用防护层保护充电组件,且将扣头设置为可自动调整本体长度的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腰带不能当移动电源使用,也不能随意调整腰带松紧度缺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采用在本体上设置充电组件,使得普通的腰带能同时具备充电的功能,它方便携带,不占空间,集充电器和束腰功能于一体,让使用者容易记住产品的存放位置,不容易发生忘记携带,忘记存放位置,或是遗失等问题;2)采用将保护层材料为防水橡胶层和铝箔的复合材质,防水橡胶层的柔软性使得腰带本体上位于电池组件的位置处柔软,并将腰带本体受到的外力吸收,起到保护电池组件的作用,同时也为电池的以外安全事故形成保护,起到安全作用,同时能起到隔离水分的作用,而铝箔能防止充电时散发的热量破坏防水橡胶层的性能,延长防水橡胶层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减少电池组件的发热对使用者的影响;3)采用可自动调节松紧度的扣头连接本体,使本体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节约了生产成本和解扣时间,提高了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电池组件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电池组件另一安装方式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截面图;图7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扣头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扣头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本体,11、内腔体,12、充电母接头,13、放电母接头,14、防护层,15、防水层,16、耐高温层,17、拉链,18、定位松紧带,19、充放电母接头,2、充电组件,21、电池组件,22、控制电路板,23、充电模组,24、放电模组,25、充电保护电路,26、放电控制电路,27、保护套,28、凹槽,29、电线安装通道,3、扣头,31、调节装置,32、卡盒,33、滑块,34、弹簧,35、盒状空腔,36、卡接部,37、圆头销,38、滑槽,39、凸起,40、插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阐述,其中,本技术的方向以图2为标准。参照图1至3,本技术的充电腰带,它包括本体1、充电组件2和扣头3,本体I内设有内腔体11,充电组件2设置在内腔体11中,用于为移动设备提供电力,扣头3安装在本体I的端部上,且设有自动调节本体I松紧度的调节装置31,以自动调节本体I的松紧度。实施例一,本体I为条状的皮革或布料制作而成的长条带体形状,本体I用于容纳本技术的其它结构,本体I的内部设有内腔体11,内腔体11沿本体I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充电组件2设置在内腔体11中,充电组件2包括电连接的电池组件21和控制电路板22,电池组件21由数片并联的片状电池组成,且片状电池采用的是软质的电线进行连接,每个片状电池之间预留有间隙,便于本体I弯折的时候数片片状电池也能随着弯折,且互不影响,为了避免电池组件21在本体I使用的时候脱落,电池组件21外包设有保护套27,该保护套27采用布片制作,保护套27粘贴在电池组件21上,使数片片状电池形成条状的电池组件21而不会散落,控制电路板22上设充放电母接头19、充电模组23和放电模组24,电池组件21与充电模组23和放电模组24电性连接,充电模组23设有充电保护电路25,充电保护电路25用于保护电池组件21以防片状电池过充和过放,放电模组24设有放电控制电路26,放电控制电路26用于保护电池组件21以防片状电池过充和过放,充放电母接头19通过充电模组23和放电模组24与充电保护电路25和放电控制电路26电连接,在充电时,充电保护电路25检测到电流,切换到充电模式对电池组件21进行充电;在放电时,通过放电控制电路26端口检测,切换到放电模式对电子产品放电,充放电母接头19伸出本体I之外,以便于3C产品充电,为了方便电池组件21显示是否充满电,在控制电路板22上电连接有显示灯,并且为了方便控制充电组件2的电路开闭,在控制电路板22上电连接有开关,通过开关控制充电组件2的充电或放电。为了方便安装电池组件21,内腔体11内设置有数条纵向和横向设置的定位松紧带18,定位松紧带18将包设有保护套27的电池组件21定位在内腔体11中,为了方便在当电池组件21出现故障时的维修和更换,在本体I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腰带,它包括本体(1)、充电组件(2)和扣头(3),其特征在于,本体(1)内设有内腔体(11),充电组件(2)设置在内腔体(11)中,用于为移动设备提供电力,扣头(3)安装在本体(1)的端部上,扣头(3)上设有自动调节本体(1)松紧度的调节装置(31),以自动调节本体(1)的松紧度,本体(1)为条状带体形状,充电组件(2)设置在内腔体(11)中,充电组件(2)包括电连接的电池组件(21)和控制电路板(22),控制电路板(22)上设充放电母接头(19)、充电模组(23)和放电模组(24),电池组件(21)与充电模组(23)和放电模组(24)电性连接,充电模组(23)设有充电保护电路(25),放电模组(24)设有放电控制电路(26),充放电母接头(19)通过充电模组(23)和放电模组(24)与充电保护电路(25)和放电控制电路(26)电连接,内腔体(11)内设置有数条纵向和横向设置的定位松紧带(18),电池组件(21)外包设有保护套(27),定位松紧带(18)将包设有保护套(27)的电池组件(21)定位在内腔体(11)中,本体(1)的外表面上对应于内腔体(11)的位置处设有一开口,开口沿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该开口上安装有拉链(17),通过拉开拉链(17)来实现内腔体(11)与外界的连通,以便于电池组件(21)出现故障时的维修和更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铨
申请(专利权)人:李世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