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雪飞专利>正文

用于近海养殖池的虾蟹混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580969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用于近海养殖池的虾蟹混养系统,它解决了现有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存在的养殖效率低、集约化程度低等技术问题。本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包括海水净化装置、海水加温装置、污水处理装置、养殖池、暂养池、蟹装置。养殖方法步骤如下:A、净化海水,加温净化后海水;B、加温后海水输送至暂养池、养殖池和养殖箱;C、转移虾苗到养殖池,养虾苗为成虾,养蟹苗为成蟹;D、捕起成虾,消毒肥水,重复养虾,捕起成蟹,重复养蟹。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养殖效率好、集约化程度高、成活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尤其是用于近海养殖池的虾蟹混养系统
技术介绍
在海水养殖业中,目前大部分采用露天池塘生态养殖和健康养殖的方法,大多采用虾、蟹、贝混养的方式,以至于池塘长年不得空闲,没有时间清理和消毒,造成池塘污染、病菌容易爆发,养殖效益连年下降,为了使海水养殖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创立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和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全自动、节能、环保、高效的工厂化设施养殖方法,符合我国渔业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十分有效和科学的方法。目前,只有采用海水单独养殖虾的专利如(CN201557452U)所公开的对虾养殖高位池,它是由半埋式虾苗养殖池和成虾养殖池构成,虾苗养殖池的底面高于成虾养殖池的底面0.9m?1.0m,虾苗养殖池与成虾养殖池相通并且其间设有闸门:成虾养殖池的底面是一个中心部低,边缘高的有一定坡度的面,成虾养殖池内设有隔板,隔板位于池内中央垂直放置且与较长的池壁面平行。该养殖高位池提高了虾苗成活率,但这种养虾的装置均没有能够将养虾和养蟹等其他养殖工程有机的结合起来,所以导致集约化程度并不够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提供用于近海养殖池的虾蟹混养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用于近海养殖池的虾蟹混养系统,包括海水净化装置、海水加温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本系统还包括一养虾装置和一养蟹装置,所述的海水净化装置和海水加温装置相连,所述的养虾装置和养蟹装置均与海水加温装置及污水处理装置相连;所述的养虾装置包括用于养殖虾的养殖池,该养殖池的侧边设有用于养殖虾苗的暂养池,所述的养殖池和暂养池均与海水加温装置及污水处理装置相连。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先将自然界的海水引入到海水净化装置中净化,然后将净化后的海水输送至海水加温装置中加温至预设的温度,然后将加温过的海水灌入暂养池、养殖池和养蟹装置中供养殖所用,养殖中产生的污水又通过污水处理装置去污。本装置的将养蟹和养虾放置在一起联合养殖,使得两者可以共用一个海水净化装置、海水加温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提高了养殖的效率和集约化程度。在上述的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中,所述的养殖池至少有两个,所述的两个养殖池之间设有走廊,所述的走廊下方开设有地下通道,所述的养蟹装置位于该地下通道内。在养殖池之间的走廊下方设置地下通道,且将养蟹装置设置在该地下通道内,能够提高养殖的土地利用率,多层次的利用土地。在上述的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中,所述的养蟹装置包括设置在地下通道内的若干个至少能够容纳一只蟹的养殖箱,所述的养殖箱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道和海水加温装置相连,所述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和污水处理装置相连,所述的养殖箱上还设有取蟹口,所述的进水管道和海水加温装置之间串联有一个微生物培养池。海水加温装置输送出的恒温海水灌入微生物培养池内培养后灌入养殖箱内,然后将青蟹苗放入在该养殖箱内,等养殖成体后,通过取蟹口将其取出。在上述的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中,所述的进水管道包括总进水管和支进水管,所述的养殖箱的进水口和支进水管相连,所述的支进水管均和总进水管相连。通过总进水管和支进水管能够将多个养殖箱并联一起供水和排水,方便管理。在上述的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中,所述的养殖箱上还开设有观察口,所述的养殖箱内设有水压感应器和监控探头一,所述的出水口处设有泄压阀,所述的水压感应器和泄压阀相连。观察口主要用于平时养殖时人工观察所用,监控探头一主要用于在监控室内大面积监控所用,泄压阀用于调整养殖箱内的水压。在上述的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中,所述的地下通道内设有箱体支架,所述的养殖箱放置在箱体支架上,该养殖箱在箱体支架上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均整齐排列。养殖箱整齐排列的好处在于能够提高单位面积的密度,方便管理。在上述的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中,所述的暂养池的水位高度大于养殖池,且暂养池和养殖池之间设有连通两者的连接管路,该连接管路上设有阀门。在暂养池内养殖一段时间后的虾苗可以通过连接管路利用高度差游到养殖池中。在上述的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中,所述的养殖池上方设有伞状大棚,该伞状大棚的顶端设有自动通风装置和自动投饵装置,所述的养殖池的水底设有监控探头二。伞状大棚搭建方便,在顶部设置自动通风装置和自动投饵装置后能够提高养殖的自动化程度。在上述的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中,所述的伞状大棚包括一根立柱,所述的立柱的上端固设有向四周辐射的拉索,所述的拉索的下端固定在养殖池的边缘,所述的自动通风装置和自动投饵装置设置在立柱的顶部。在上述的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中,所述的自动通风装置包括若干个鼓风机,所述的自动投饵装置包括周向滑动连接在立柱上的投饵机,所述的投饵机采用电动机驱动。在上述的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中,所述的拉索的优选方案为单条钢丝,直径在2.0mm到3.0mm之间。在上述的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中,所述的养殖池采用混凝土结构,该养殖池的池底为锅底形且中央连接有排污管,所述的排污管和污水处理装置相连。在上述的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中,所述的海水净化装置包括依次相连接的沉淀池、一级砂滤池、蓄水池和二级砂滤池,所述的沉淀池和海水连通,所述的二级砂滤池和海水加温装置相连通。海水先经沉淀池作沉淀处理,然后经过一级砂滤池作初步的过滤处理,然后在蓄水池中储蓄,然后经过二级砂滤池作进一步的过滤处理。在上述的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中,所述的二级砂滤池的底部设有微生物网和活性炭层。微生物网和活性炭层能够过滤掉海水中的多余有机物和其他有害物质。在上述的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中,所述的海水加温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淡水供给机构、热泵机组、热能交换器和预热池,所述的预热池和二级砂滤池、热能交换器相连通,所述的热泵机组还连接有一个淡水回收机构。淡水供给机构给热泵机组提供淡水,热泵机组给淡水加热后输送至热能交换器中和海水进行热交换,使经过热能交换器的海水水温增高。在上述的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中,所述的淡水供给机构包括至少一口淡水井,所述的淡水回收机构包括至少一口回水井。在上述的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中,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收集管和污水处理池,所述的污水收集管和上述的排污管、养殖箱的出水管相连通。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专利技术目的可以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利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自然界的海水引入海水净化装置中净化,然后将净化后的海水输送至海水加温装置中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近海养殖池的虾蟹混养系统,包括海水净化装置、海水加温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一养虾装置和一养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水净化装置和海水加温装置相连,所述的养虾装置和养蟹装置均与海水加温装置及污水处理装置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雪飞
申请(专利权)人:夏雪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