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古正专利>正文

婴儿手推车的改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8040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婴儿手推车的改进,其是于婴儿车底架后端设有一后轴套,后轴套二侧设置二后轮,底架前端则衔接一前结轴结构,该前结轴结构上枢设二呈180度对向延伸拖曳杆与前轮,由前结轴结构松脱后可改变前轮或拖曳杆前伸的状态,再使前结轴结构的抵紧结构卡固于定位,使婴儿车得以保持前轮或拖曳杆于前伸的定位,使适用于手推或拖曳的不同使用场合。(*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婴儿手推车的改进,特别是指一种具变化性功能、易于伸展组装收合及整体结构定位稳固的婴儿车结构,通过其多变化性的功能可使其适用于多种不同需求场合。市面上常见的婴儿车种类繁多,其结构也各有不同,由于其结构是分别针对各种不同需求(如手推、拖拉、海滩慢跑)而设置,故很少兼具其它不同主要功能的设计,至多只是于婴儿车上设置有置物篮架、遮阳盖布……等附属结构的变化,使主要功能兼具多种附属功能,然而前述各种附属功能的增加,虽能提供使用者一定程度上的便利,但在各种主要不同使用场合上,仍无法兼顾,因此使用者仍然必须依不同需求而更换、购置不同婴儿车,造成难以避免的浪费。又,一般常见婴儿车的车架体,其枢接部位大多是以螺栓、螺帽加以接合,故其本身仅具枢转而不具定位效果,故整体婴儿车的车架体必须有至少一卡抵定位的结构,方能使车架体整体成型定位,而一般人基于成本的考虑与设计简化,大多婴儿车只有一前述卡抵定位结构,一旦该卡抵结构发生故障滑脱,则不但婴儿车无法定位成型或松脱收合,甚至容易发生意外。鉴于常见的婴儿车结构有上述缺点,专利技术人针对该缺点研究改进,终有本技术的产生。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婴儿手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手推车的改进,其至少包括:底架(1)、后轴套(2)、前结轴结构(3)、主撑杆(4)、上结轴结构(5)及承置架等部;其特征在于:其中底架(1)是由多个并列且中段呈对应扩张弯曲的杆体组成,其二端分别衔接后轴套(2)与前结轴结构(3);后轴套(2)的二端部设有二后轮(21),二后轮(21)内侧后轴套(2)上凸设二枢座(22),枢座(22)顶侧凸伸一凸杆(23);前结轴结构(3)旁侧设有一承置架座(31),该承置架座(31)上设有多个插孔(32);主撑杆(4)的一端侧枢设于前述枢座(22)上,其另一端设有一主撑杆结合座(41)衔接至上结轴结构(5)的二端;上结轴结构(5)是设置于二主撑杆(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正
申请(专利权)人:古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