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益民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玩具变形飞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7533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0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玩具变形飞机,其包括一机身主体及一设置在该机身主体上的螺旋桨装置、控制螺旋桨装置工作状态的驱动装置、遥控接收和电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主体左右两侧设有能交替抬高和放下从而形成前进或后退动作的行走机构,所述机身内包括控制行走机构的运动状态的驱动件、传动转轴,所述传动转轴安装在驱动件上,且该传动转轴还与机身两侧的行走机构连接。本新型提供的变形飞机既可在空中遥控飞行,而且还可在地面爬行;同时在飞行状态下行走机构同时做出爬行动作,有效地解决了现在的遥控飞机只具有飞行功能而无变形功能、趣味性不强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轻巧、可靠、操作方便、趣味性强,同时又集娱乐和益智为一体,可满足广大儿童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玩具,具体涉及一种结构新颖、设计巧妙、趣味益智的新型玩具变形飞机
技术介绍
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推动下,促使人们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在势如波涛汹涌的技术创新角逐下,如今各种款式不同、功能各异的少儿玩具不断涌现,呈现出一片健康蓬勃发展的景象。玩耍的遥控直升飞机,不管是小朋友还是大人们都十分喜爱的这类玩具,这类玩具以经久不衰的销售旺势占领玩具市场的一席之地。现有的玩具遥控飞机,由于其可在空中实现遥控飞行,所以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然而由于遥控飞机在飞行的过程中只能控制其前后、上下的飞行方向,而其机身体的整体造型却是一成不变的,所以玩耍时缺乏新颖性,趣味性不够强,难以满足广大儿童的玩耍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在空中遥控飞行,而且还可在地面爬行,从而大大提高其玩耍的趣味性,并且其结构紧凑、可靠、操作方便、趣味益智的可变形遥控飞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玩具变形飞机,其包括一机身主体及一设置在该机身主体上的螺旋桨装置、控制螺旋桨装置工作状态的驱动装置、遥控接收和电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主体左右两侧设有能交替抬高和放下从而形成前进或后退动作的行走机构,所述机身内包括控制行走机构的运动状态的驱动件、传动转轴,所述传动转轴安装在驱动件上,且该传动转轴还与机身两侧的行走机构连接。所述驱动件包括安装在机身内的微型电机、与所述微型电机连接的齿轮传动组;所述传动转轴安装在齿轮传动组上,实现驱动传动转轴转动动作。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一后腿躯干和一前腿躯干,所述后腿躯干与传动转轴连接,所述后腿躯干包括与其一体成型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前部设有一卡套,所述卡套内设有通孔。所述前腿躯干包括与其一体成型的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内设有与卡套相配合的支杆,所述支杆从所述卡套口部连入到卡套的通孔内,实现后腿躯干带动前腿躯干转动动作。于所述支杆圆周面设置有卡紧块。所述机身主体的前部及底部设置有发光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新型提供的变形飞机既可在空中遥控飞行,而且还可在地面爬行;同时在飞行状态下行走机构同时做出爬行动作,有效地解决了现在的遥控飞机只具有飞行功能而无变形功能、趣味性不强等问题。本技术结构轻巧、可靠、操作方便、趣味性强,同时又集娱乐和益智为一体,可满足广大儿童的要求。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装配图之一;图3为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A ;图4为本技术的分解装配图之二 ;图5为本技术的行走机构3的结构图之一;图6为本技术的行走机构3的结构图之二。图中:1.机身主体 2.螺旋桨装置 3.行走机构4.前腿躯干 5.后腿躯干 6.驱动装置7.传动转轴 8.齿轮传动组 9.微型电机10.连接段 11.卡套12.凸起结构13.支杆14.卡紧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6,本实施例的新型玩具变形飞机,其包括一机身主体I及一设置在该机身主体I上的螺旋桨装置2、控制螺旋桨装置2工作状态的驱动装置6、遥控接收和电路控制装置,所述机身主体I左右两侧设有能交替抬高和放下从而形成前进或后退动作的行走机构3,所述机身I内包括控制行走机构3的运动状态的驱动件、传动转轴7,所述传动转轴7安装在驱动件上,且该传动转轴7还与机身I两侧的行走机构3连接。所述驱动件包括安装在机身I内的微型电机9、与所述微型电机9连接的齿轮传动组8 ;所述传动转轴7安装在齿轮传动组8上,实现驱动传动转轴8转动动作。所述行走机构3包括一后腿躯干5和一前腿躯干4,所述后腿躯干5与传动转轴7连接,所述后腿躯干5包括与其一体成型的连接段10,所述连接段10前部设有一卡套11,所述卡套11内设有通孔。所述前腿躯干4包括与其一体成型的凸起结构12,该凸起结构12内设有与卡套11相配合的支杆13,所述支杆13从所述卡套11 口部连入到卡套11的通孔内,实现后腿躯干5带动前腿躯干4转动动作。于所述支杆13圆周面设置有卡紧块14。实现稳固固设在卡套11通孔内。所述机身主体I的前部及底部设置有发光体。本新型提供的变形飞机既可在空中遥控飞行,而且还可在地面爬行;同时在飞行状态下行走机构同时做出爬行动作,有效地解决了现在的遥控飞机只具有飞行功能而无变形功能、趣味性不强等问题。本技术结构轻巧、可靠、操作方便、趣味性强,同时又集娱乐和益智为一体,可满足广大儿童的要求。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新型玩具变形飞机,其包括一机身主体及一设置在该机身主体上的螺旋桨装置、控制螺旋桨装置工作状态的驱动装置、遥控接收和电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主体左右两侧设有,能交替抬高和放下从而形成前进或后退动作的行走机构,所述机身内包括控制行走机构的运动状态的驱动件、传动转轴,所述传动转轴安装在驱动件上,且该传动转轴还与机身两侧的行走机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玩具变形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安装在机身内的微型电机、与所述微型电机连接的齿轮传动组;所述传动转轴安装在齿轮传动组上,实现驱动传动转轴转动动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玩具变形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一后腿躯干和一前腿躯干,所述后腿躯干与传动转轴连接,所述后腿躯干包括与其一体成型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前部设有一卡套,所述卡套内设有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玩具变形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腿躯干包括与其一体成型的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内设有与卡套相配合的支杆,所述支杆从所述卡套口部连入到卡套的通孔内,实现后腿躯干带动前腿躯干转动动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玩具变形飞机,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支杆圆周面设置有卡紧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玩具变形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主体的前部及底部设置有发光体。【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玩具变形飞机,其包括一机身主体及一设置在该机身主体上的螺旋桨装置、控制螺旋桨装置工作状态的驱动装置、遥控接收和电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主体左右两侧设有能交替抬高和放下从而形成前进或后退动作的行走机构,所述机身内包括控制行走机构的运动状态的驱动件、传动转轴,所述传动转轴安装在驱动件上,且该传动转轴还与机身两侧的行走机构连接。本新型提供的变形飞机既可在空中遥控飞行,而且还可在地面爬行;同时在飞行状态下行走机构同时做出爬行动作,有效地解决了现在的遥控飞机只具有飞行功能而无变形功能、趣味性不强等问题。本技术结构轻巧、可靠、操作方便、趣味性强,同时又集娱乐和益智为一体,可满足广大儿童的要求。【IPC分类】A63H27-00, A63H27-18, A63H27-20【公开号】CN20438026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玩具变形飞机,其包括一机身主体及一设置在该机身主体上的螺旋桨装置、控制螺旋桨装置工作状态的驱动装置、遥控接收和电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主体左右两侧设有,能交替抬高和放下从而形成前进或后退动作的行走机构,所述机身内包括控制行走机构的运动状态的驱动件、传动转轴,所述传动转轴安装在驱动件上,且该传动转轴还与机身两侧的行走机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益民
申请(专利权)人:陈益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